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观察

2015-03-09 11:28靳四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降钙素感染性脓毒症

靳四海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观察

靳四海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照感染程度将其分为局部感染组(81例)、脓毒症组(73例)和重症感染组(48例),并选取同期住院的体温>38℃的非细菌性感染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患者的PCT、hs-CRP、WBC以及中性粒细胞(Neu)进行检测,将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局部感染组、脓毒症组、重症感染组以及对照组间的PCT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间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脓毒症组和重症感染组间的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u浓度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PCT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其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较强,可作为评估感染程度的参考依据。

细菌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15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如患者在发病后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死亡[1]。有关资料[2]表明,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较高,能够准确的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目前,降钙素原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选取20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感染程度的患者血清中的PCT含量、hs-CRP水平、WBC计数以及Neu浓度进行检测,探讨PCT含量、hs-CRP水平、WBC计数、Neu浓度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价值,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放射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被确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202例患者中,男105例,女97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0.17±17.92)岁。按照患者发生感染的程度,将其分为局部感染组(n=81)、脓毒症组(n=73)和重症感染组(n=48)。选取同期在本院住院的200例体温>38℃非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01例,女99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9.82±16.73)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并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血常规采血量为2 ml。PCT含量和hs-CRP水平检测需分别采集3 ml的血液。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使用Sysmex KX-21细胞计数器对白细胞的数量进行计数,WBC的正常水平为(3.69~9.16)×109/L,Neu浓度正常范围为50%~70%[3]。采用Centaur XP电化学发光对患者血清中的PCT含量进行检测,PCT含量的正常范围为0~0.046 ng/ml[4]。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并使用OLYMPUSAU2700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血清中的hs-CRP进行检测,hs-CRP正常水平<3 mg/L[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项指标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局部感染组、脓毒症组、重症感染组以及对照组间的PCT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间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脓毒症组和重症感染组间的WB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eu浓度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项指标的实验室检验结果(±s)

表1 各项指标的实验室检验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局部感染组比较,b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cP<0.05

组别 例数 PCT(ng/ml) hs-CRP(mg/L) WBC(×109/L) Neu(%)对照组 200 0.14±0.055 30.48±3.917 7.893±2.366 60.091±11.336局部感染组 81 0.64±0.147a 31.39±7.819 8.785±2.285 73.527±5.649a脓毒症组 73 4.55±1.110ab 108.60±10.826ab 10.324±2.644ab 74.926±5.503a重症感染组 48 18.55±3.464abc 172.53±29.575abc 13.394±3.041ab 77.289±5.586a

3 讨论

hs-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反应蛋白,在患者炎症反应时,hs-CRP的含量会出现剧增。有研究表明,hs-CRP对非特异性炎症的敏感性要高于WBS,被作为常用的细菌感染重要诊断指标之一。但其对炎症的原因却无法进行精确地区分,这主要是因为,hs-CRP不仅会在细菌感染发生时剧增,也会在非细菌感染类疾病发生时剧增。WBS的变化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饮食、温度变化等,因此,并不能很好地对细菌感染的程度进行反应。另外,在非细菌感染发生时,WBS也会出现剧增。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局部感染组hs-CRP、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重症感染组患者的hs-CRP、WBC与对照组、局部感染组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程度感染者之间有差异,但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WBS及分类、hs-CRP含量尽管能够随患者感染程度加重而变化,但对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确定是否是细菌感染不具有敏感性。

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生成的一种降钙素的前体,能够在甲状腺C细胞中发生裂解,并形成降钙素。有关研究表明,健康人体血清中的PCT的含量极低,并且难以检测。一旦机体受到细菌侵袭并发生感染后,PCT的含量会发生明显的升高,并且会随着炎症反应的程度而正向变化。但是,在患者的感染是由非细菌因素引起的情况下,患者机体血清中的PCT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因此,临床上,将PCT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各组患者的PCT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说明PCT不仅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患者机体内发生了细菌感染性病变,还能对细菌感染的程度加以区分。因此,PCT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其他三项指标。

综上所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PCT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其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较强,可作为评估细菌感染程度的参考依据。

[1]彭伟波,付林.降钙素原在感染中的研究进展.医学临床研究,2012,29(4):748-751.

[2]莫丽亚,张林,邓永超,等.不同类别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3):191-193.

[3]洪亮,何文斐,丁继光,等.常用炎性指标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28(8):488-491.

[4]秦东春,张钦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烧伤患者血清CRP和PCT水平比较.山东医药,2012,52(4):90-91.

[5]姚敏.超敏CRP检测在肺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分析.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3):47-48.

2015-05-22]

∶471003 东方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降钙素感染性脓毒症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降钙素原早期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
益生剂对脓毒症大鼠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