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2015-03-09 11:28刘正杰王克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钢板

刘正杰 王克军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刘正杰 王克军

目的对比分析解剖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解剖锁定钢板,观察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预后相关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与解剖锁定钢板相比,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手术和预后效果更佳,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解剖锁定钢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38

在临床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1],手术疗法是常用方法,主要术式包括解剖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了进一步分析上述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解剖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2~89岁,平均年龄(73.3±4.5)岁,Evans 分型[2]情况:Ⅲ型和Ⅳ型患者分别为25例、15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3.6±4.3)岁,Evans 分型情况:Ⅲ型和Ⅳ型患者分别为18例、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取患者的仰卧位,对其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牵引并内旋患肢,然后复位患者的骨折;选取患者股骨大转子的下方部位行10 cm的切口,对患者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进行锐性分离,并直至患者的阔筋膜,然后对其股外侧肌进行分离,并直至患者的股骨外侧面,然后将钢板和3枚螺钉置入,确定无误后,可逐层关闭手术切口。

1.2.2 观察组 取患者的仰卧位,对其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牵引并内旋患肢,然后复位患者的骨折。准备30个髓内钉,40个钢板。选取患者的皮外触和其大转子顶点部位行5 cm的切口,然后使大转子顶点部位充分显露,并以该部位的中央位置为手术入口,直至患者的髓腔,然后将导针放入,在执行近端扩髓的同时将主钉打入,并进行螺旋刀片的装置,同时在骨折远端打入锁定螺钉;若患者的年龄≥75岁,术中则可不进行扩髓处理。

1.2.3 术后处理 术后使用适量抗生素对两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时长为3 d;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其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预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相关情况和Harris 评分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使用Harris 量表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满分共计100 分。优∶得分≥90分;良∶得分80~89分,中∶得分60~79 分,差∶得分<60分。总有效率=(优+良+中)/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和预后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Harris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优13例,良7例,中8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优14例,良8例,中10例,差8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和预后相关情况比较(±s)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周)观察组 30 62.8±7.8 67.3±25.3 17.5±3.5 9.4±2.4对照组 40 82.2±9.5 107.2±28.4 21.2±5.6 13.6±2.6

表2 两组Harris评分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解剖锁定钢板有助于减小骨面和接骨板间的压力,对骨膜血运情况的影响较小,因此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情况较少,治疗效果确切[4]。但是术中的创伤较大,患者的软组织被大面积地剥离,术中出血量大,且术中需要多次应用 C型臂 X 线机透视,手术过程比较繁琐,会消耗大量的时间[5]。

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中,其主钉为空心结构,且有6°的外偏角,其手术切口较小,对周围软组织不会造成严重损伤,因此术中出血较少,此外,在髓腔内插入导针后便可进行后续操作,手术操作简便,有助于节省时间[6]。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与解剖锁定钢板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1]邹明,柏广富,张焱,等.三种不同内植物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0):5696-5700.

[2]季烈峰,陈巨坤,徐丁,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8):727-730.

[3]邵云峰,张湘生.解剖型髋动力锁定钢板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6个月随访评价.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4(4):629-633.

[4]秦伟光,李忠华,张秀华,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临床骨科杂志,2014,11(3):324-326.

[5]吕俊生,李军,裴介成,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11):862-863.

[6]马大年,李健,时梦猇,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江苏医药,2011,37(24):2930-2932.

2015-05-11]

∶434020 荆州市中心医院骨2科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