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33例效果分析

2015-03-09 11:28徐继红吴绍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磷酸酯克林盆腔炎

徐继红 吴绍亮

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33例效果分析

徐继红 吴绍亮

目的分析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不良反应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1.8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急性盆腔炎;克林霉素磷酸酯;丁胺卡那霉素;临床效果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67

急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体温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等,部分患者伴有排尿障碍、尿频、大便坠感等症状。该疾病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若未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1]。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对33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65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2]中关于急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标准∶①中性细胞分类比率>80%,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109/L;②宫颈或宫体出现明显的摇摆痛,附件区压痛明显;③存在明显的下腹痛症状,在性交时与过度劳累时下腹痛加剧,并且伴有发热、寒战等各种症状。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0.15±8.10)岁。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0.20±8.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即选择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357,规格∶2 ml:0.3 g) 600 mg,将其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给予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每隔12 h静脉注射1次;同时选择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福建省泉州海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360,规格∶1 ml:0.1 g(10万U)]400 mg,溶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中,给予静脉滴注,1次/d,坚持应用1周[3]。

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即选择青霉素注射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020428,规格∶100万U)320万U,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给予静脉滴注,每隔12 h静脉滴注1次;选择丁胺卡那霉素,其药物生产厂家、剂量、使用方法等均与研究组丁胺卡那霉素相同;选择0.5%甲硝唑注射液100 ml,给予静脉滴注,每隔12 h静脉注射1次,坚持应用1周。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详细观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4]痊愈∶细菌学培养呈阴性,各项体征、症状完全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显示基本恢复正常;显效∶细菌学培养、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4项中,至少3项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细菌学培养、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4项中,至少有1项改善;无效∶细菌学培养、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4项中,无任何1项改善[4]。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33例急性盆腔炎中,恶心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32例急性盆腔炎中,恶心2例,呕吐2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150,P<0.05)。

3 讨论

急性盆腔炎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高,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下生殖道感染、感染性传播疾病、慢性盆腔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5]。近年来,急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出现逐年增高的现象,对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成为影响与降低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得到众多女性的高度重视。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必须尽早进行科学诊断,尽早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改善腹痛、发热、寒战等症状,降低疾病对女性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机体康复[6]。

在急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克林霉素磷酸酯与丁胺卡那霉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得到多位医学专家及患者的高度认可[7]。王彤英等[8]认为克林霉素磷酸酯具有显著的抗菌功效,对多种细菌均产生较强的抗菌作用(如厌氧菌、革兰阳性球菌等),其抗菌效果优于林可霉素,此外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少,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小,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侯敏芳等[9]认为,克林霉素磷酸酯可直接作用于多种病原菌,因此在敏感性病原菌所致的感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急性盆腔炎主要是厌氧菌、革兰阴性球菌及革兰阳性球菌等多种细菌感染所致,在该病治疗中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可对多种细菌产生较强的抗菌活性,抗菌效果较为明显。唐祥琴等[10]认为,丁胺卡那霉素对细菌核糖体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减少或防止细菌合成蛋白质,从而达到理想的抗菌与杀菌效果。克林霉素磷酸酯与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应用,可大大提升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克林霉素磷酸酯与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急性盆腔炎。

综上所述,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1]张红,姚巍,孙燕萍.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病原体检测分析.医学信息,2012,25(4):68-69.

[2]乐杰,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276.

[3]黄瑞梅,魏传珍.妇科千金片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60例临床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2):117-118.

[4]薛惠方.克林霉素与氨曲南联合方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417-418.

[5]孙新爱.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50例临床分析.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6):1912.

[6]高泉.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6):73-74.

[7]卢美云.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525.

[8]王彤英,裴利华.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8):4648-4649.

[9]侯敏芳,吴光亮.克林霉素磷酸酯序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成本-效果分析.药学进展,2010,34(4):178-180.

[10]唐祥琴,李小兰.克林霉素与丁胺卡那霉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180例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0,8(13):79.

2015-04-02]

∶276700 临沭县皮肤病防治站(徐继红);临沭县人民医院(吴绍亮)

猜你喜欢
磷酸酯克林盆腔炎
L-抗坏血酸-2-磷酸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磷酸酯键基智能响应体系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磷酸酯淀粉添加量对鸡肉丸品质的影响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烫不死的细菌
不同磷酸酯与酚醛树脂复配阻燃ABS的机理讨论
当归四逆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老鼠克林求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