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2015-03-09 11:28张侠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苯三酚绞痛有效率

张侠飞

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张侠飞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安全性。方法12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肌内注射+山莨菪碱静脉滴注,实验组给予氯诺昔康肌内注射+间苯三酚静脉滴注。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绞痛患者采用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不仅具有止痛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微,还能够很好的满足患者止痛生理及心理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氯诺昔康;间苯三酚;肾绞痛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73

肾绞痛属于临床上外科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结石所致,尤其是输尿管结石,该类疾病具有起病急、疼痛难忍的特点,传统的治疗方法不仅无法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存在一定的禁忌证。本文研究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4年1~10月在本院外科接受治疗的120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2 h内未使用任何镇痛药;②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出血倾向;③无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④非18岁以下或哺乳、妊娠期妇女患者;⑤无活动性溃疡病史;⑥无严重心、肝功能不全患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路感染、血白细胞升高、发热、恶心等。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2.5岁;实验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通过肌内注射8 mg氯诺昔康,然后给予间苯三酚治疗,主要是将80 mg间苯三酚与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混合,通过静脉进行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0.5 mg阿托品通过肌内注射治疗,然后将10 mg山莨菪碱与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混合,通过静脉进行滴注。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呕吐现象,还要给予10 mg胃复安通过肌内注射治疗,对于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还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1.3 疗效评价 治愈∶用药后30 min患者疼痛和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未见不良反应;有效∶用药后30 min患者疼痛和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出现了轻微不良反应;无效∶用药后30 min患者疼痛和临床症状未见好转,同时还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口干、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尿潴留、心动过速、视物模糊等。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治愈4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88.3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调查和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肾绞痛属于临床上的泌尿外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一旦发作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通常情况下肾绞痛一般分为急性期、持续期及缓解期三个阶段。急性期多发于每天的早、晚,并且疼痛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和缓慢性的特点;持续期一般在患者出现症状后1~2 h 内达到疼痛的最高峰,并且其疼痛会持续1~4 h,部分患者可能会持续12 h。缓解期患者的疼痛症状会逐渐减缓。

临床上,氯诺昔康注射液属于新研发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属于噻嗪类衍生物,具有很强的抗炎、镇痛效果。氯诺昔康一般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但是在肾绞痛的治疗上相关研究和报道比较少。氯诺昔康的镇痛机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来达到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的目的,进而降低肾盂输尿管内压、尿量和肾血流量。此外,氯诺昔康还能够有效激活神经肽系统,发挥镇痛效果。最近相关研究还表明,氯诺昔康还具有增加抗炎因子功能、减少促炎因子的作用[1]。氯诺昔康通过肌内注射后,会被机体迅速吸收,并且在0.4 h后在人体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其利用度可以达到97%,半衰期平均为3~4 h,且不良反应少。

间苯三酚属于亲肌性非罂粟碱类非阿托品平滑肌解痉药,与其他解痉药物相比,能够直接作用于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平滑肌,不具有抗胆碱作用。不会引起心率加快、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症状,不会产生抗胆碱副作用。间苯三酚还可以用于治疗妊娠期肾绞痛,并且目前为止还未发现致流产、致畸形现象,从而说明该类药物属于高效、安全的解痉剂[2]。本次研究将上述两类药物联合使用,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同时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肾绞痛患者采用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不仅具有止痛效果肯定,无成瘾性等特点,而且还具有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患者止痛生理及心理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张伟芬,徐雪华,雷文翠.氯诺昔康与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镇痛疗效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14,6(1):149-150.

[2]罗汕,沈波,黄亮.间苯三酚联合氯诺昔康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工程,2012,5(3):94-95.

2015-04-03]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西药房

猜你喜欢
苯三酚绞痛有效率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绞痛不是脚痛
天然间苯三酚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绞痛
很有效率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My Father
肾绞痛的按摩止痛法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