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药理解析

2015-03-09 11:28陈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头孢类吸入性头孢

陈艳

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药理解析

陈艳

目的对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154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唑林,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美唑。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较对照组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4% VS 14.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头孢美唑,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头孢美唑;吸入性肺炎;疗效;药理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91

吸入性肺炎指的是吸入胃容物、酸性物质、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或者其他刺激性液体后,导致发生的化学性肺炎。如患者病情严重,则会导致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呼吸衰竭。以往临床治疗主要应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头孢美唑为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对厌氧菌、G+以及G-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作者对本院收治的7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头孢美唑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4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规定的诊断标准。运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6例)。其中,男82例,女72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6.2±9.5)岁;体重45~78 kg,平均体重(65.0±7.1)k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疗法治疗,主要包括促进排痰、吸氧、补液、清理呼吸道异物以及营养支持等疗法。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唑林[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765;规格∶1.0 g],将1.0 g头孢唑林钠加入到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隔12 h滴注1次;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美唑(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36;规格∶1.0 g),将1.0 g头孢美唑加入到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隔12 h滴注1次;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均为1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治疗5 d后,患者的体温恢复至正常,咳痰、咳嗽症状显著消失,且经X线片检查肺部阴影完全吸收,经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下降到正常范围;有效∶治疗1周后,患者的咳痰、咳嗽症状好转明显,体温恢复正常,经X线片检查肺部阴影吸收完全,经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也恢复正常范围;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5,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2例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低血压,不良反应率为6.4%;对照组患者发生4例皮疹,3例低血压,4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为14.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8,P>0.05)。

3 讨论

头孢美唑为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属于一种半合成头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能够杀灭或者抑制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厌氧菌的作用。药理作用如下∶和其他种类的头孢类抗生素相比,其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其抗菌作用发挥主要通过给致病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产生影响;其在头孢烯母核7位C原子的基础上增加反式α甲氧基,能够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灭活产生抵抗,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杀灭某些头孢菌素产生的耐药性菌株;不能口服吸收,经静脉进入到人体后,能够快速达到抑菌浓度,主要分布在肺、肾等部位;不会在体内发生代谢,给药1 d左右能够经尿液排出;如患者肾功能正常,那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导致发生药物蓄积中毒的情况;腹泻、恶心、呕吐等为头孢美唑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偶尔会出现发热、皮疹等过敏性反应,因此,在用药前要对患者进行皮试;如用药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发生菌群失调的情况,并出现二重感染;另外,其会和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出现交叉过敏的情况;如和利尿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则会增强肾脏毒性;此外,会对酒精的正常代谢产生影响,导致发生双硫仑反应,进而提高血液内乙醛浓度,提高不良反应率[3]。本组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唑林,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美唑,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张杏怡,李群,周新.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1522例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华内科杂志,2011,50(4):295-298.

[2]程真顺,杨炯,林宇辉,等.老年吸入性肺炎125例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11):95-96.

[3]米合热古丽· 吐尔逊.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健康之路,2013,12(8):88.

2015-03-03]

∶450000 郑州人民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头孢类吸入性头孢
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1)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盲目服抗生素 谨防延误治疗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白血病感染患者的疗效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急诊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