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住院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

2015-03-09 11:28翟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烟酒先兆循证

翟广

循证护理在住院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

翟广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住院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120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强化治疗后的满意度、平均咯血频次、平均咯血停止时间、病灶显效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平均咯血频次、平均咯血停止时间、病灶显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控制咯血发生率,缩短咯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循证护理;肺结核;大咯血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60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和明确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其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1次或24 h内咯血量<100 ml者为小量咯血;1次咯血量>100 ml或24 h内咯血量<300 ml者,反复、多次少量咯血,持续数日者为中等量咯血;1次咯血量>200 ml,或24 h内咯血量在>600 ml者为大咯血[2]。本研究就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4年8月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1.53±10.26)岁;其中有反复咯血史、有首次咯血史。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6例,浸润型肺结核46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58例。合并症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烟酒史。均接受至少2个月的住院强化治疗,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病情、烟酒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临床经验和观察访谈提出循证问题。①及时发现咯血先兆症状。咯血伴有呼吸困难、精神高度紧张、有先兆后出现大咯血,无先兆咯血者均为突然发生,时间短、速度快、无明显规律性。②可能引起咯血的因素。包括病情严重、肺部病变范围广,心肺功能较差者,精神紧张者,男性多于女性等[3]。③咯血并发症处理。大咯血患者的主要危险在于窒息,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大咯血的救治过程中,应时刻警惕窒息的发生。④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遵医行为包括服药依从性、卧床休息、饮食调整、配合治疗、戒除烟酒等。

1.2.2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利用网络资源,认真分析与评价可操作性强的实证支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案。

1.2.3 护理措施 ①对有大咯血先兆症状者,护理人员首先要学会观察患者咯血先兆症状,多数患者在咳血前有先兆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咽喉部发痒、咽喉部异物感或梗塞感、剧烈咳嗽、胸闷、胸内发热、呼吸困难;其次有情绪异常、烦躁、紧张感恐惧感、恶心、呕吐或呃逆、口干、口渴或者口中怪味、皮肤瘙痒、上腹部疼痛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感或咽喉不适为先兆表现者居多,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咸或甜者多在3~5 min内发生大咯血,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多在30 min内发生咯血,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 h内出现大咯血。个别患者长达12 h。发现患者有大咯血先兆应立即置患者于患侧卧位,头低脚高位,防止发生咯血时气道阻塞,通知医生,备好抢救物品及止血药物。②针对病情较重反复咯血患者首先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通过胸部CT了解原发病灶与出血部位的关系、肺叶内积血情况,护士要掌握患者近日发生咯血时间及频次,患者的情绪变化,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在经常发生咯血的时间段特别关注患者的情况。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舒适、安静、尽量减少人员走动,减少不必要的刺激。③一旦发现患者有明显胸闷、烦躁、喉部作响、呼吸浅快、大汗淋漓、一侧(或双侧)呼吸音消失,甚至神志不清等窒息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进行抢救∶尽快清除堵塞气道的积血,立即给予高流量的氧气吸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绝对卧床,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防止再度窒息发生。卧床期间要加强咯血患者皮肤及口腔护理。④嘱患者按时服药,有烟酒史的戒除烟酒,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饮食调整∶有咯血病史者应忌食一切辛辣、香燥、刺激动火之物,如洋葱、韭菜、辣椒、胡椒、腌制食物、海腥发物;容易动血,不宜进食油煎、熏制食物,以免生痰动火,咯血时不宜吃木耳,这由于木耳中有一种嘌呤核苷物质,且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告知患者坚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使其更好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个月强化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平均咯血频次、平均咯血停止时间、病灶显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个月强化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服药依从性、卧床休息、饮食调整、配合治疗、戒除烟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平均咯血频次、平均咯血停止时间、病灶显效率的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平均咯血频次、平均咯血停止时间、病灶显效率的比较[n(%),±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患者满意度 平均咯血频次 平均咯血停止时间(min/次) 病灶显效观察组 60 60(100.00) 5(8.33) 10.0±1.3 53(88.33)对照组 60 46(76.67) 15(25.00) 25.6±3.5 40(66.67)

表2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比较 [n(%)]

3 小结

咯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喉部痒感、胸闷、咳嗽、咯鲜红色血液,呈泡沫状,常混有痰液。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严重者出现大量失血,甚至休克或窒息死亡。循证护理是以护理知识为后盾,同时与科学的医疗方式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医疗管理中的护理方法,该护理方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临床经验为基础的专业技能,其可有效的避免医护人员在实际医护护理中所具有的主观性及盲目性,使护理工作有据可查得到有效的落实[4]。本研究显示,循证护理在住院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中获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1]韩艳艳,李春燕,丁雅芳.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5,20(6):36-38.

[2]王丽娟.实用结核病护理学.北京:科技出版社,2009:84.

[3]李娟,张永利.循证护理在防治肺结核患者咯血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 6-7.

[4]李源.循证护理在早期预警肺结核咯血病人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3,11(20):1832-1833.

2015-06-02]

∶130500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

猜你喜欢
烟酒先兆循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先兆流产,别害怕
中秋的月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外烟酒茶杂志《问道·中国茶》专刊各地读者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