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脑卒中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2015-03-09 11:28郭秀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有效率研究组

郭秀枫

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脑卒中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郭秀枫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脑卒中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0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吞咽功能障碍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护理的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吞咽能力,为其预后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适于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脑卒中;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90

吞咽功能障碍属于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7%~78%,极易诱发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误吸误咽、营养不良、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老年人口数量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递增,而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脑卒中老年患者的吞咽功能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探寻的重点课题。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对5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确诊,并经MRI及头颅CT诊断证实;经吞咽功能评估表(SSA)确认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年龄≥60岁;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系统症状未进展。排除标准∶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吞咽;感觉性失语;咽喉病变及口腔黏膜病变;意识障碍。研究组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4.3±5.3)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5±5.2)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降颅压、脱水、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患者无神经系统症状进展,且神志清楚、体征平稳48 h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吞咽功能障碍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受疾病的影响,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语、肢体偏瘫等症状,加之吞咽功能障碍,极易使其出现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不利于疾病的转复。针对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安抚他们的情绪状态,并以鼓励性的语言使其树立起对治疗的信心。

1.2.2 康复护理 针对中度及重度吞咽功能障碍者先实施基础训练,帮助他们产生吞咽能力,之后再行进食训练;而针对轻度吞咽功能障碍者,直接采取进食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吞咽功能。①基础训练。主要包括面部肌肉训练及感官刺激。面部肌肉训练∶针对舌肌、喉肌、颊肌、咀嚼肌及吞咽相关辅助肌群等进行综合训练,包括∶舌部运动、发音、咽部冷刺激、喉抬高与空吞咽等训练,2次/d,10~15 min/次;感官刺激∶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刺激疗法对患者的空吞咽功能进行刺激,2~3次/d,30 min/次。②进食训练。首先应注意患者的进食体位,躯干应与平面保持45°,头颈部前屈,仰卧位,健侧肢在下。为避免食物反流,摄食后应取坐位30 min,且不可翻身。每次完成吞咽后,需要少量饮水或反复进行几次空吞咽动作,以此刺激吞咽反射,避免因残留的食物导致误吸误咽。同时应控制好患者的进食速度,通常以45 min为宜。

1.3 观察指标 根据吞咽能力评估标准[1]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变化。基本痊愈∶吞咽功能为9分或以上,正常经口摄食,或需要临床指导与观察;显效∶吞咽功能在6~8分,可经口进食3种食物,需要或不需要静脉营养;改善∶吞咽功能在3~5分,有摄食动作,可进食1~2种食物,需要部分静脉营养支持;无效∶吞咽功能在1~2分,上述指标均未达到,且无法经口进食。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改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7%,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多项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障碍是因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或延髓麻痹使吞咽中枢受损所致[2]。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咽、喉、口腔与食管等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加之神经末梢反射功能迟钝、黏膜变薄萎缩、肌肉变性等原因,更易诱发吞咽功能障碍。目前,吞咽功能障碍尚未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康复护理等措施改善其临床症状。

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功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及可逆性,脑卒中发病后脑皮质组织可通过重塑来代偿损伤部位的功能[3]。可见,对病变皮质进行早期干预措施十分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对5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其体质弱、反应慢、协调能力差的特点,循序渐进的采取了心理护理、基础训练及进食训练等干预措施,通过刺激与吞咽有关的肌群,使神经网络及神经系统重组,强化吞咽的灵活性,避免了咽部肌群出现废用性萎缩。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许多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吞咽能力,为其预后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适于临床应用。

[1]范凤媚,邝志强,陈卓铭,等.系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52.

[2]陈巧玲,卢爱金,杨伟英.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58-59.

[3]潘素兰.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102-104.

2015-05-26]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有效率研究组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很有效率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