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观察

2015-03-09 11:28吴凤嘉孙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天麻白术

吴凤嘉 孙科

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观察

吴凤嘉 孙科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3.33%、5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府逐瘀汤;夏白术天麻汤;紧张型头痛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92

紧张型头痛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1]。单纯西药治疗疗效一般,并且长时间口服西药(地西泮片等)会发生一定的依赖性,同时药物的副作用(恶心呕吐、烦躁等)也较多。作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予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60例患者为本院2010~2013年神经内科及中医科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年龄18~60岁,其中男13例,女17例,病程3个月~13年;对照组年龄17~61岁,其中男14例,女16例,病程4个月~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1998)的诊断标准[1]。

1.2.1 发作性紧张性头痛 ①至少有10次发作,头痛时间<180 d/年(<15 d/月);②头痛持续30 min~7 h;③头痛至少有以下两项特点∶a.压迫和(或)紧束感(非搏动性);b.轻度或中度;c.双侧性;d.行走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头痛不加重;e.无恶心、呕吐,有畏光或畏声,但不并存。

1.2.2 慢性紧张性头痛 ①6个月内平均头痛时间≥180 d/年(≥15 d/月);②头痛至少有以下两项特点∶a.压迫和(或)紧束感(非搏动性);b.轻度或中度;c.双侧性;d.行走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头痛不加重;e.无恶心,可有畏光或畏声。须排除外颈椎病、占位性病变和炎症性疾病等。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头风的诊断标准。证候分类兼见痰浊上扰及瘀阻脑络型,证见∶头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痛有定处,其痛如刺,或头痛昏蒙、胀重、伴有胸闷脘胀、纳差、睡眠不安、舌体胖大或舌质暗边有瘀斑(点)、舌苔腻、脉弦滑或沉弦。

1.3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阿米替林片,25 mg,2次/d,口服;阿司匹林片,0.5 g,口服2次/d; 发作期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必要时口服。2周为1个疗程。②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剂,具体药物及用量如下∶桃仁20 g,半夏15 g,红花15 g,当归15 g,生地15 g,牛膝15 g,茯苓10 g,陈皮10 g,赤芍10 g,枳壳10 g,天麻10 g,白术10 g,川芎10 g,桔梗8 g,柴胡8 g,甘草5 g。水煎服,1剂/d,加水煎煮2次,煮沸20 min/次,过滤取汁,混合后共400 ml,早晚各服200 ml。15 d为1个疗程。另外予针刺治疗,选穴如下∶太阳、头维、颈夹脊、风池、率谷、太冲、阿是穴。操作方法∶患者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快速进针,捻转得气后留针20 min。留针过程中每10分钟捻转行针1次,10 s/次。出针后按压止血。1次/d,2周为1个疗程(每周治疗5 d,停2 d)。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头风的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6个月~1年无复发。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并随访1年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3.33%、5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对比(n,%)

3 讨论

紧张型头痛以往称紧张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是双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属中医“头痛”、“头风”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工作紧张、精神压力、眼过度疲劳及姿势不正确等,可导致头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气血瘀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说明若瘀血内存,气机受阻,升降失调,必然影响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痰浊内生,痰瘀互结,形成痰瘀同病。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与其致病特点密切相关[3]。紧张型头痛表现的头周缩箍感、压迫感、沉重感也是痰和瘀致病的表现。治疗予血府逐瘀汤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功效。方中川芎、柴胡为少阳经的引经药;川芎行气活血、天麻平肝熄风为治疗头痛之要药;半夏为治痰之要药,善治肺胃痰湿以及经络之痰浊;茯苓健脾利水,治痰之根本[4]。针刺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阴等经的穴位以疏经通络,辅以颈夹脊穴及阿是穴可提高痛阈。

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3.33%、5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

[3]赵步长,赵涛,伍海勤,等.中医脑心同治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2.

[4]黄选华,窦维华,刁丽梅.董少龙治疗瘀血头痛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12,39(2):239.

2015-04-30]

∶1103004 辽宁省抚顺市第三医院中医科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天麻白术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10批不同来源白术中白术内酯的含量测定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