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观察

2015-03-09 11:28崔艳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母婴剖宫产孕妇

崔艳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观察

崔艳丽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分娩情况。方法随机选取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并选取9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B组,对A、B组孕妇加强健康宣教,A组患者同时予以饮食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母婴结局。结果A组体质量指数 (BMI)较B组低(P<0.05);剖宫产率较B组高,自然分娩率较B组低(P<0.01);A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了母婴健康,需加强产妇血糖控制,积极治疗干预,提高母婴安全。

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饮食干预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2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妊娠前未出现血糖异常,在妊娠时期首次出现血糖异常[1]。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本文就以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必要治疗干预措施,观察其母婴结局,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2013年6月~2014年月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经相关诊断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8.9±4.3)岁;孕周20~34周,平均孕周(28.6±1.4)周;初产妇48例,经产妇42例;B组90例正常孕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9.1±3.8)岁;孕周21~35周,平均孕周(28.7±2.0)周;初产妇50例,经产妇4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采取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筛查,空腹12 h,取75 g葡萄糖+300 ml水,于5 min内喝完,检测患者空腹及服用糖水后1、2 h静脉血血糖,空腹血糖5.1 mmol/L,服糖1 h血糖10.0 mmol/L,服糖2 h后血糖为8.5 mmol/L,若超过1项则为妊娠期糖尿病。

1.3 方法 对A、B孕妇加强健康宣教,讲解合理饮食及适宜运动的重要性,定期监测血糖变化,适当控制体重,定期产检。A组患者同时予以饮食干预,根据患者每日所需的营养,制定相应的饮食干预方案,以正确饮食方案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营养及能量,合理控制血糖。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产妇母婴结局,包括剖宫产、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症状,并对比两组产妇孕期BMI。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BMI对比 A组孕妇BMI(23.82±2.71)kg/m2,B组孕妇BMI(26.10±3.05)kg/m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对比 A组自然分娩率28.9%(26/90),剖宫产率71.1%(64/90);B组自然分娩率64.4%(58/90),剖宫产率35.6%(32/9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两组孕妇分娩结局情况对比 A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分娩结局情况对比[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糖代谢异常情况,临床尚无自觉症状,多是通过血糖筛查诊断。通常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多在分娩后,其血糖水平可逐渐恢复正常,但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以后发生糖尿病机率明显提高,且胎儿在处于高血糖状态下,极易发生糖尿病。通常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年龄、BMI、环境、遗传、血糖、家庭史等因素密切相关[3]。

结果可以看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较差,与健康妊娠产妇相比,新生儿结局较差,易发生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且母体易发生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症状,危害性大。同时在分娩方式中,A组自然分娩率28.9%,剖宫产率71.1%;B组自然分娩率64.4%,剖宫产率35.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孕妇BMI明显低于B组(P<0.05)。可见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自然分娩低,存在较高的剖宫产率,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BMI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孕妇。因此,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干预,保证母婴安全性。

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干预措施中,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及胰岛素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合理饮食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的主要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控制热量、营养摄入,可改善患者母婴结局。需先根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饮食,可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足够能量、营养,也利于胎儿生长。通过运动干预,孕期适当锻炼,利于预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运动干预可提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内脂肪分布、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4]。因此孕产妇需适当低强度运动,如慢步、五禽戏、太极、有氧健身操等,都利于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物对控制血糖起到显著效果,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宜选择药物治疗。

另外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措施中,需积极控制患者体重,通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期女性,因此需积极控制患者体重,适当降低体重。并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有效处理。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了母婴健康,需加强产妇血糖控制,积极治疗干预,提高母婴安全。

[1]迟晓艳,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现状及临床早期干预意义.生殖与避孕,2007,27(8)549.

[2]关莉.糖化血红蛋白与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3)355.

[3]黄玲玲.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策略.广西医学大学学报,2014,31(4)720.

[4]何新梅.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对照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14,26(2)184.

2015-05-15]

∶454750 河南省孟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母婴剖宫产孕妇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剖宫产之父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