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市古镇别样新

2015-03-09 15:46韦达韬
当代党员 2015年3期
关键词:市镇上街大林

韦达韬

涪陵城区往西20余公里,即是蔺市镇。

蔺市镇自古农业经济发达,村民生活富足,民风纯朴,曾被誉为“君子镇”。

成也农业,败也农业——因为一直“固执于”传统农业,这颗长江边上的“明珠”在竞争中逐渐黯淡下来。

而在2014年和2015年之交,这个小镇好消息不断——

2014年12月,蔺市镇凤阳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5年1月,蔺市镇入选重庆市最佳旅游休闲小城镇。

“君子镇”终于迎来了新生。

失落

1883年,英国人立德乘小帆船从汉口出发,溯江而上,直达重庆。

“蔺市以有三个巨拱的桥梁出名。”立德写了一本书《扁舟过三峡》,其中一篇这样写道。

这个蔺市,就是如今的蔺市镇。

而那座桥梁名叫龙门桥,至今已有140年历史。

140年来,龙门桥矗立在梨香溪口,默默守护着蔺市镇。

1942年、1981年,梨香溪两次发生特大洪水,大水封桥,但桥岿然不动。

“龙门桥就是蔺市镇的‘守护神。”村民郑大林说。

龙门桥不但发挥着交通作用,桥上精美石雕更被视作“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可进入新世纪后,每次望向龙门桥的时候,郑大林心中总有一种失落感。

彼时,三峡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

随着长江水位不断上升,郑大林担心“以后看不到它了”,他担心的还有建于1881年的蔺市文庙。

郑大林请人为他拍了一张在桥上的照片,试图在照片里留下蔺市镇仅存不多的昔日辉煌印迹。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冲击着村民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蔺市镇党委书记杨会说。

同其他乡镇一样,大量青壮年离开农村,前往城市,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

土地在荒芜,具有川东传统民居特色的老屋也由于没人居住,渐渐破败。

在这个激变的年代,蔺市镇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方向。

坚守

2004年底,一条消息传到蔺市镇——龙门桥将整体搬迁至距离原址300多米的周家沟。

同时,文庙也将被整体搬迁。

“太好了!”消息传来,郑大林兴奋不已。

可也有人对此很是质疑:“搞这些面子工程干嘛,费钱费力。”

这种故事并不少见。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往往把传统视作负担。”巴渝文化学者薛新力说。

“在发展中不能失去冷静,龙门桥等文物是蔺市镇绵延近千年的见证,坚守住他们,才有更踏实的未来。”面对质疑,蔺市镇党政领导班子很笃定。

2006年4月4日,天刚蒙蒙亮,还下着小雨,龙门桥前已聚起了不少村民。

早上7点左右,几名工人出现在村民面前。

“要帮忙就说一声。”村民们热情地向工人们打着招呼。

经过近两年精心准备,这天是龙门桥整体搬迁的日子。

工人们小心地撬开140年前用米汤和粘土粘连起来的条石,每取一块石头都细心地标记……

雨渐渐下大,不过村民们没有离开的意思。

“啊!”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惊呼声。

在装吊桥身上的龙头时,龙头一头向水中扎去,所幸被及时拉住。

“这个龙头由重达十来吨的石料整体雕刻而成。”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舒文说,“而它是如何被安上桥身的,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而在围观群众的心中,也有一个谜——

承载着蔺市镇辉煌记忆的龙门桥是守住了,但我们的未来呢?

那一天,烟雨濛濛中,梨香溪河口仿佛仙境一般,龙门桥静静地躺在那里,与前来送别的人们一一告别。

不过这个告别,是为了新生。

如旧

2009年12月,龙门桥重新矗立在人们的面前。

“还是这么漂亮。”郑大林来到桥前,不由慨叹。

但从桥上俯瞰原先的古镇,郑庆林的心却是一沉。

随着三峡大坝的蓄水,原先的古镇大部分都已沉入江底。

“大部分村民就地后靠搬到高处,旧场镇只留下一条上街。”舒文说。

其时的上街破破烂烂,与不远处崭新的美心红酒小镇形成鲜明对比。

2008年,具有欧美风情的美心红酒小镇落户蔺市镇。

夕阳之下,古桥之上,凭栏遥望红酒小镇,古典与现代的交汇,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此时,蔺市镇通过打造旅游业,经济开始回暖。

“可以翻盖新房了。”不少村民跃跃欲试。

但这种想法被蔺市镇政府果断叫停。

“我们要修旧如旧。”杨会说。

2010年11月,蔺市镇启动了川东民居风貌一条街改造工程——

对上街的10幢整齐连排居民楼的外立面,按照川东民居的格调和风貌进行改造。

“总投资27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60万元,本镇自筹110万元。”杨会说。

“没钱的时候修不起,有钱了又不让修。”有些村民很是不解。

在村民的质疑中,“修旧如旧”让上街再现往日风貌——

古香古色的楼阁、百年磨就的青石板以及整齐划一的桂花树相互映衬。

而“如旧”的上街,不但让村民们找回了昔日时光,还成为蔺市镇旅游的亮点。

新生

2015年1月27日,农历腊月初八。

“过了腊八就是年。”蔺市镇连二村党支部书记冉茂明忙碌起来。

“得赶紧组织村里的人扎龙,训练舞龙队。”冉茂明说。

连二村自古就有过年舞龙的习俗。

“但有一段时间,村里舞龙的人少了。”冉茂明说。

村里青壮年少,加之训练也没有场所,舞龙的习俗被逐渐淡忘。

不过现在,这个情况慢慢发生了改变。

随着蔺市镇乡镇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回到家乡。

“这让蔺市重新有了人气。”杨会说。

2012年2月24日,蔺市镇连二村公共服务中心落成。

“村民们有了公共文化活动的场所。”杨会说。

而这天,不仅仅是公共服务中心落成的日子,也是蔺市镇的首届庆龙节。

“恢复传统节日,不但保护了传统文化习俗,还打造出了一个旅游品牌。”杨会说。

此后,蔺市镇庆龙节不但成了当地人的节日,也吸引了重庆各区县的人前来感受古风。

尝到甜头的蔺市镇,继续挖掘本地特色文化——

依托千亩梨树,打造出梨花节。

依托冰雪盟心古道,打造古道登山节。

…………

“保护传统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在发展中可以更好地保护传统。”杨会说。

猜你喜欢
市镇上街大林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酉阳县涂市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ALittleBettyBlueR.L.Stevenson
成长的经历——《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读《大林和小林》
宋代草市镇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
从根本上治疗
Search Space Pruning Based on Image Tools for Preliminary Inrerplanerary Trajecrory Design
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