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早期关节置换与晚期关节置换疗效观察

2015-03-10 04:56张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股骨头

张超

股骨头坏死早期关节置换与晚期关节置换疗效观察

张超

目的对比观察股骨头坏死采用早期关节置换与晚期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 随机分为甲组65例与乙组67例。甲组患者接受早期关节置换, 乙组患者接受晚期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甲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乙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 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应该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及时进行早期关节置换, 从而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加良好的保障。

股骨头坏死;早期关节置换;晚期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在骨科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具有十分显著的难治性与长期发展性,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1]。本院对于6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 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为基本原则, 采用了早期关节置换措施, 让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32例, 随机分为甲组65例与乙组67例。甲组男34例, 女31例, 年龄42~68岁, 平均年龄(55.1±6.7)岁;乙组男35例, 女32例, 年龄41~68岁, 平均年龄(55.9±6.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患者接受早期关节置换, 置换时间主要在患者的股骨头坏死2期以及3期。乙组患者接受晚期关节置换, 置换时间为缓和的股骨头坏死4期。置换主要措施两组患者均一致,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根据患者自身状况, 让患者采取侧卧体位,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椎管内麻醉, 做好关节置换准备措施。在患者的髋关节后外侧部位入刀切口,并维持15 cm以内的切口, 之后对患者的外旋肌群进行切断,拉开外旋肌群。切开患者关节囊, 松解软组织并截断股骨颈,取出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在克氏钉固定周围软组织的条件下,替换人工股骨头假体, 并注意进行髋关节的复位与修复缝合。最后, 以大转子为核心, 对外旋肌群进行缝合, 进行抗感染处理, 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关节腔, 之后放置引流管进入术后康复治疗阶段。通常引流管可根据患者康复情况, 于术后3 d内进行拔除。

两组患者均通过相同的数名医师进行主刀, 手术期间以及术后康复的护理措施均相同。

1.3 评价指标 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2]。满分为100分, 分为4项, 其中疼痛感觉满分44分, 行走能力满分33分, 生活能力满分14分, 关节活动能力满分9分。通常在治疗后患者的Harris评分达到70分以上才可评价为有效, 得分越高, 则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良好。与此同时, 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关节积液、感染、骨溶解以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甲组髋关节评分为(92.6±5.2)分, 不良反应率为1.5%;乙组髋关节评分为(83.7±7.4)分, 不良反应率为11.9%,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s, n(%)]

表1 两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s, n(%)]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Harris评分(分) 不良反应率甲组 65 92.6±5.2 1(1.5)乙组 67 83.7±7.4 8(11.9) P<0.05 <0.05

3 讨论

作为当今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股骨头坏死对患者的关节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并最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对于患者来说, 是一种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目前, 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主要是骨组织缺血, 从而进一步产生后续一系列病变[3]。其病因较为多样, 目前尚未完全探明, 大致与骨内病变以及外界其他疾病影响有一定关系。股骨头坏死疾病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及时发现, 尽早治疗, 才能够尽量减轻患者的病痛。

通常, 临床治疗过程中, 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会采用关节置换措施, 对患者进行相对彻底的治疗。但目前基本上是在股骨头4期再进行关节置换治疗, 此时患者已经进入了疾病晚期, 所承受的病痛折磨较为严重。比如在杨惠强等[4]的研究中, 便采用了不同直径的股骨头假体进行关节置换治疗, 取得的近期疗效较为良好。与此同时, 为了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对关节置换的实施时间进行了较多的讨论。本研究中,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了早期关节置换的治疗方针,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研究数据中发现, 接受早期关节置换的患者, 治疗后的Harris评分达到了92.6分左右, 要比接受晚期关节置换的患者高出许多。并且在早期进行关节置换, 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更少, 康复非常好, 几乎所有的患者均能够平稳度过康复阶段, 从而在治疗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 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应该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及时进行早期关节置换, 从而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加良好的保障。

[1]田青松, 周游, 李新志, 等.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疗进展.实用医学杂志, 2014(18):2869-2871.

[2]刘晖, 张育民, 姚建锋, 等.两种评估方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比较研究.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 4(6):450-454.

[3]刘晓琳, 盛加根.股骨头坏死病因、分类及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1, 10(3):296-299.

[4]杨惠强, 韩晓锐, 王健, 等.应用不同直径股骨头假体行全髋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0(8):732-7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017

2015-05-21]

675602 云南大理解放军60医院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