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2015-03-10 04:56张芳芳周俐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瑞克达拉脑梗死

张芳芳 周俐红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张芳芳 周俐红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 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 P<0.05)。治疗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食欲减退,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4, 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急性脑梗死发病快, 致残率及病死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1], 因此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 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尤瑞克林是一种由238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 具有扩张微小动脉、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的功能[2]。本文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颅脑CT等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性障碍的患者;慢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7例, 年龄20~75岁, 平均年龄(43.1±7.4)岁;治疗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21~74岁, 平均年龄(42.7±7.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 将30 mg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280)溶入适量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尤瑞克林治疗:将0.15 PNA单位尤瑞克林(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2065)溶于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1次/d。两组疗程均为3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①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为观察指标。②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及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断: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减少率>90%;显效: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率在50%~9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减少率在20%~50%;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减少率<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食欲减退,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4, 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脑动脉血液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和缺血性坏死引起的脑部病变[3]。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头晕、眩晕、耳鸣、吞咽困难、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该病发病突然, 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 起病在数小时或1~2 d内就能达到高峰,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 很容易发生脑出血, 导致患者死亡。

尤瑞克林是一种激肽原酶, 将其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 它能够通过选择性的扩张脑梗死缺血区域内的微小动脉, 控制血压, 增加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改善脑部缺血区的血液循环, 缩小脑梗死面积, 恢复脑部功能[4]。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 含有N-乙酰门冬氨酸(NAA), 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来抑制脂质过氧化, 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5]。联合采用尤瑞克林和依达拉奉共同治疗急性脑梗死, 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在本研究中, 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共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5.0%, 显著高于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对照组7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 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4, P>0.05)。

综上所述, 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刘旭.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6):329.

[2]任全维.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7):842.

[3]李滢滢.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62.

[4]成战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3):149.

[5]张金臣.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9):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064

2015-05-07]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

猜你喜欢
瑞克达拉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敌人派(上)
敌人派(下)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瑞克林有了一个家
沉潜迷醉达拉湾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