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用于产后痔疮患者的护理

2015-03-10 04:57刘春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红外线痔疮硫酸镁

刘春艳

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用于产后痔疮患者的护理

刘春艳

目的对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治疗产后痔疮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102例产后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观察组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治疗, 对照组应用马应龙痔疮膏涂抹。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痔疮水肿疼痛评分、手术治疗率以及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痔疮患者进行护理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 能够有效缩短止痛起效时间, 降低手术率, 并提高母乳喂养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产后;痔疮;红外线照射;硫酸镁;护理

痔疮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 为生育期妇女常见并发症, 主要导致产妇出现疼痛、便血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进而给母乳喂养带来严重影响。如不给予有效治疗措施, 则可能加重病情, 使患者终身不愈。本组研究对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用于产后痔疮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2例产后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阴道分娩, 且符合产后痔疮诊断标准[1]。年龄24~32岁, 平均年龄(25.9±3.6)岁;75例初产妇, 27例经产妇, 新生儿体重2700~4100 g, 痔疮直径:34例患者痔疮直径<115 cm, 68例患者痔疮直径>115 cm;患者主要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产史、痔疮大小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马应龙痔疮膏涂抹, 首先应用0.5%碘伏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然后对其涂抹马应龙痔疮膏, 3次/d。观察组患者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 分娩结束后, 立即对患者肛门痔疮位置应用50℃的50%硫酸镁溶液无菌纱布进行覆盖, 15 min后更换1次热硫酸镁纱布, 30 min/次;待产妇返回病房后再次进行热敷;产后2 d对患者会阴肛门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在肛门痔疮位置应用50%硫酸镁溶液无菌纱布进行覆盖, 并应用红外线灯进行照射, 功率为280 W, 频率为50 Hz, 灯头和肛门之间距离控制为30 cm,照射30 min/次, 3次/d, 直到患者出院为止。另外, 要注意控制水温, 保护患者隐私。如患者子宫收缩不佳, 则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产后24、48、72 h的痔疮水肿疼痛评分[2]、产褥期痔疮手术治疗率及母乳喂养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其中, 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分值越低, 患者的水肿疼痛症状就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产后24、48、72 h的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产褥期痔疮手术治疗率与母乳喂养率对比观察组产褥期无一例行手术治疗, 46例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率为90.2%;对照组12例行手术治疗, 手术率为23.5%, 36例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率为70.6%。观察组手术治疗率和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1, P<0.05)。

3 讨论

妊娠期间产妇静脉回流阻力不断增加, 且子宫在不断胀大, 进而给下腔静脉产生压迫, 使大量血液经子宫静脉逐渐注入髂内静脉, 给盆腔静脉回流产生影响, 并使盆腔静脉压逐渐升至10 mm Hg(1 mm Hg=0.133 kPa);同时给血液正常回流产生影响, 并给髂内静脉瓣膜带来损害, 逐渐降低肛门直肠静脉丛血流速度、扩张静脉迂曲, 最终形成痔疮。在第二产程, 产妇屏气过程中, 腹部压力升高, 使腹肌收缩, 进而给门静脉和下腔静脉正常回流产生影响, 分娩胎儿时, 给肛管、直肠末端以及内外括约肌产生压迫, 使其朝下移动, 使肛管腔逐渐向横向裂隙状演变, 并进一步阻碍淋巴和局部静脉回流, 使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大量血液, 最终增加血管内血液量。产妇用力屏气, 压迫胎头, 升高直肠内压力, 给“痔”正常支持结构产生损伤, 最后在妊娠期与分娩期双重作用下导致发生痔疮。

有统计表明, 产妇痔疮发生率约为70%[3]。产后痔疮水肿疼痛, 增加产后出血量, 使产妇活动受限, 给母乳喂养产生影响。对痔疮部位应用热敷联合红外线照射, 能够起到改善血液循环、使痔疮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促进肿胀消退以及松弛肌肉的作用;另外, 运用浓度差能够将痔疮组织内水分完全吸收, 进而缓解或者消除产妇痔疮水肿疼痛。硫酸镁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 外敷能够给神经递质的传递产生抑制,并舒张平滑肌, 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微循环, 增强机体白细胞吞噬作用, 并使炎性渗出物快速吸出,具备较好的止痛、抗感染作用[4]。

表1 两组患者的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对比(±s,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产后24 h 产后48 h 产后72 h观察组 51 2.8±0.1 2.5±0.3 1.5±0.2对照组 51 5.6±0.8 5.2±1.2 4.8±2.5 t 4.3541 4.5720 5.2481 P 0.0025 0.0074 0.0004

实施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 能够使血液循环快速恢复正常, 并使痔疮局部血管出现扩张充血, 有效缓解肿胀, 松弛肌肉, 进而有效改善痔疮水肿导致出现的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 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对产后痔疮患者进行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痔疮水肿疼痛症状, 并降低痔疮手术治疗率, 提高母乳喂养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何小华.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用于产后痔疮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115.

[2]孙莉娟, 吕连玉.协同护理模式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3):294.

[3]苏淑芬, 王少娜, 杨绮芸. 太宁栓联合95%酒精治疗产后痔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10):25-27.

[4]彭妃.经临床护理路径的产后访视对产后痔疮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2):53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47

2015-06-12]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红外线痔疮硫酸镁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中西医护理技术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研究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