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对比研究

2015-03-11 08:36杨燕陈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丙组天数乙组

杨燕 陈勇

二种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对比研究

杨燕 陈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经济学评价的差异。方法90例住院患者, 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 各30例。甲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乙组采用重组人胰岛素30/70(甘舒霖30R)治疗, 丙组单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比较三组总住院天数﹑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成本-效果比。结果甲乙两组总住院天数﹑全天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均明显少于丙组, 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丙组, 成本-效果明显低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适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值得临床推广。

门冬胰岛素30;重组人胰岛素30/70;成本-效果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在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尽快使血糖恢复正常, 可以防止发生“葡萄糖毒性”的不可逆的β细胞功能改变, 使葡萄糖低感知现象得到逆转[1-3]。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的预混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病例总数为90例。随机分成三组, 甲乙二组为治疗组, 各30例,丙组为对照组, 30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 乙组患者采用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30/70 (甘舒霖30R), 注射部位随个人习惯(一般为腹部)。全日胰岛素起始总量均为0.4~0.6 U/(kg·d)。早﹑晚剂量大致相等。甲乙两组同时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江苏正大天晴药业) 0.5 g, 2次/d。丙组患者每日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 全日胰岛素起始总量均为0.3~1.0 U/(kg·d), 3次剂量大致相等。三组患者每日监测指尖血糖7次(三餐前及三餐后2 h﹑晚上23:00), 有低血糖症状者加测凌晨3:00血糖。若有低血糖症状, 按前1 d胰岛素量80%调整胰岛素用量。两组患者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FPG)<7 mmol/L, 2 h PG<10 mmol/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 达到稳态血糖时间, 并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每日治疗费用。至患者出院结束观察, 同时取患者治疗费用, 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总住院天数﹑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比较 甲乙两组总住院天数﹑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均明显少于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药物经济学分析 甲组血糖达标费用为(539.23±59.94)元, 乙组血糖达标费用为(500.23±44.69)元, 丙组血糖达标费用为(770.66± 115.99)元。甲乙两组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组血糖达标费用明显低于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成本-效果分析 运用成本-效果比(C/E)来表示产生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结果表明乙组低于甲组, 甲﹑乙均显著低于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三组总住院天数﹑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s)

表1 三组总住院天数﹑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s)

注:与丙组比较,aP<0.05

组别 总住院天数(d) 全天血糖达标天数(d) 达标时胰岛素用量(U)甲10.2±1.2a6.8±0.8a29.9±4.6a9.8±1.1a 6.6±0.6a 28.7±4.5a丙11.6±2.6 9.3±1.4 43.6±6.1乙

表2 三组全天血糖达标费用比较(±s)

表2 三组全天血糖达标费用比较(±s)

注:与丙组比较,aP<0.05;与乙组比较,bP>0.05

达标天数(d) 药物总量(U) 药品费用(元) 针尖费用(元) 血糖监测费(元) 护理及床位费(元) 合计(元)甲组 6.8±0.8 203.2±26.3 57.73±3.21 37.67±4.43 190.4±22.4 254.32±29.9 539.23±59.94ab乙组 6.6±0.6 189.0±24.3 33.02±2.53 36.96±3.36 184.2±16.4 246.84±22.4 500.13±44.69a丙组 9.3±1.4 405.5±61.0 85.16±12.8 77.28±11.63 260.4±39.2 347.82±52.36 770.66±115.99

表3 患者成本-效果比较(±s)

表3 患者成本-效果比较(±s)

注:与丙组比较,aP<0.05;与乙组比较,bP<0.05

疗效E(%) 成本-效果(C/E) FBG PBG 2 h FBG PBG 2 h甲组 539.23±59.94 48.23±13.23 53.27±15.34 11.18±3.31 10.12±3.17ab乙组 500.13±44.69 48.50±12.54 52.90±12.43 10.31±2.85 9.45±2.35a丙组 770.66±115.99 50.66±14.32 42.76±10.45 15.21±4.61 18.02±5.24成本C (元)

3 讨论

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使用预混胰岛素制剂甘舒霖30R和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都能达到满意效果, 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总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出现例次都无明显差异, 综合评价优于诺和灵R[4]。诺和锐30可在餐时立即注射, 优于甘舒霖30R需餐前30 min注射, 使用方便程度诺和锐30优于甘舒霖30R[5,6]。

经过药物经济学分析, 甘舒霖30R和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住院期间成本差别不大, 都低于诺和灵R。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表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每下降1%, 诺和锐30组所花费的成本明显低于诺和灵R, 稍高于甘舒霖30R组。

从患者依从性分析, 诺和锐30明显好于甘舒霖30R。因诺和锐30可以在餐时注射。甘舒霖30R需在餐前30 min注射,两者的差异决定患者的依从性的好差, 甘舒霖30R组在治疗初期时常有患者在饭前30 min忘记注射情况发生, 只能推迟就餐时间。而诺和锐30可以随打随吃, 简单方便。诺和灵R需3次/d在三餐前30 min注射, 使用最不方便。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尽早控制血糖值在正常范围, 可以改变糖尿病的进程, 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胰岛素强化治疗适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值得临床推广。

[1]纪立农.“β细胞休息”概念及其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 2003(3):180-181.

[2]Erol Cerasi. 胰岛素生成,胰岛素分泌及2型糖尿病:问题的核心在于β细胞.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21):194-198.

[3]唐建东,李清楚,康志强,等.诺和锐30强化治疗7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胰岛素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2(1):107-108.

[4]谢作玲.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观察.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7, 3(2):34.

[5]张丽, 侯庆宁, 谢晓敏.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宁夏医学杂志, 2006(28):928-929.

[6]李江菊,李华.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0):50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70

2015-08-20]

226001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丙组天数乙组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生日谜题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