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冲突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冲突师生课堂教学

也谈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冲突

赵桂兰 (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 734300)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课堂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演独角戏,而是有着某种程度的开放和学生的参与,其中有合作、竞争,也有冲突。如果教师事先没有对冲突的正确认识,只是回避冲突,那么合作依然难以实现。本文中笔者围绕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冲突,谈谈自己的看法。

合作 冲突 自我调控 教育效果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已不再由教师主导,而是有着某种程度的开放,学生开始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勇气越来越大,课堂充满了活力。这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种活跃的气氛也为课堂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个别学生太过自由,致使班级纪律混乱;突发事件频发,致使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如果教师不能冷静地处理问题,处理矛盾的方法选择不当,就会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冲突。

师生冲突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很大的影响:师生冲突会引起学生情绪紧张,注意力分散,更有甚者会引起学生群体的卷入,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无法进行;师生冲突会导致教师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甚至影响教学热情。因此,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要设法消除师生冲突的破坏作用,让教学在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而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不论是课上,还是课后,师生间时常会发生矛盾,所以寻求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是必要的。而要想解决冲突,消除师生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先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

1.教师方面

(1)备课不够充分,教学设计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使本应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时间一长,学生对课堂感到厌倦,问题行为就会不断发生。

(2)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中的烦恼,教师情绪易不稳定,将不满情绪迁移或发泄到学生身上,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怨愤。

(3)对学生缺乏关心和爱心,不愿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不闻不问。

(4)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只是指责学生不守规矩,却很少对自己的行为和解决方法进行反思,或者是对待学生不公平,厚此薄彼。

(5)教育方法不得当,动辄训斥学生,命令多于商议,常常以权威者的身份对学生发号施令。

(6)处理问题不当引起冲突,事后又顾及面子,未能及时矫正,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引起不满。

2.学生方面

(1)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理智的控制能力,一旦遇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就会和教师起冲突。

(2)由于家庭结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和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子女所特有的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娇气、骄横等行为,使得他们不合群、不善交际沟通,唯我独尊。

(3)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赞扬声中长大,自尊心过于强,抗挫折能力不够,受到批评时会因为一时无法接受而顶撞教师。

(4)学习任务的繁重和来自考试及家庭的压力,使得学生的承受力达到了一定的极限,只要稍有不顺,就可能会情绪爆发。

(5)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中与班主任意见不一致时也会发生冲突。

以上情况以及其他情况下发生的突发事件,都会使课堂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采取得当的措施,可能影响就会小一点或完全消除。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冲突的控制权有时可能不在教师手中,但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把握它。既然我们知道这种冲突不可避免,那么就必须要冷静对待,想方设法去解决。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一味地追求教学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因素,使得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缺乏生机,致使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感到厌倦,对教师心存不满,只要稍有摩擦,就会引起师生间的冲突。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创设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成为沟通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的桥梁。

2.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关心和热爱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对那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犯了错误,我们更应该给他们一个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宽容、爱护和人格的尊重,从而真正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冲突事件的发生就会减少。

3.提高自控能力,善于沟通、协调

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师生冲突是源于教师情绪的失控或处理问题的简单粗暴。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情绪,把握学生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课堂上个别学生开小差,轻生讲话,教师可以采用非语言控制法,轻轻地走到学生身边,摸摸他的头,摇摇手做示意,这既未中断教学,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信任。

当然,针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可以有许多种处理方法。尽管教学过程让教师时时充满危机,时常担心自己会无所适从,但教师只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成为学生学习与体验的伙伴和合作者,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有可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人,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当作灌输和接受知识的工具,那么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合作的课堂氛围,消除师生间的矛盾,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1]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2](美)F·戴维.当代教育理论译丛:课堂管理技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3](美)埃默.中学课堂管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0.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1.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冲突师生课堂教学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