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识记常见的诗歌意象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柳色雨巷油纸伞

让学生识记常见的诗歌意象

段丽棉 (河北省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 055550)

本文从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谈起,就学生应该识记的几种意象进行分析,旨在让学生通过意象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好地理解诗歌。

初中语文 诗歌教学 诗歌意象

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文化日益显示其隐形影响力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道德和审美的学习与传承。在这一形势下,如何搞好诗歌教学,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欣赏到诗歌的内在魅力就成为了每个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认识意象来了解诗歌。

一、 意象在诗歌中的意义

什么是意象呢?意可以理解为作者意欲表达的情感,而象则指物象,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和手段。意象就是二者的结合,是带有抒情性的物象,或者说是作者借此抒情的物象。因为某些物象被反复使用,其有了相对固定的寓意,往往就成为常见的固定的意象。如《诗经》里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后来“杨柳”的意象就不断被用,成了送别和不舍的表征。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开头就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不是简单的写景,除了有实写的原因外,点出“柳”,其意则在“留”。之所以选定这个景物而不是别的景物作为抒情的载体是有原因的。杨柳在春天发芽,这个季节往往是一年中许多人踏上远途的时候,送人的人往往不舍,送行人到郊外,在杨柳下分手。所以,送别自然就和眼前常见的景物结合在了一起。况且,杨柳的柔韧、飘摇正像是送别人不停摆动的手。而柳和留谐音,更促成了这一意象的形成。

上文举例说明了意象形成的大概过程,那也是诗歌发展成熟的必然选择。使用意象可以增加诗歌的审美,避免浅显直白的抒情,使感情抒发得含蓄幽杳,寓意丰富,增加了诗歌欣赏的愉悦感。

二、 让学生识记常见的诗歌意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的意象就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学生如果懂得了某些意象所代表的涵义、传达的情感,那么就可以很快地抓住诗歌的情感,把握人物的形象,顺畅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了。所以,教师应该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住常见的意象。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意象。

(一)柳树

柳树象征着送别、留恋等。如上文提到的《送元二使安西》,作者先用小雨来渲染离别的抑郁心情,再用对于柳色的描写来点题,指出这是一首送别好友的诗。但作者不是简单的运用,他把柳的意象写进诗里面,写出了新意。他的送别不是常见的那种悲戚的送别,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分别。这也有两句写景暗示出来了。他写早晨的小雨把尘土打下去了,空气应该是清新的,所以写到柳的时候,他就写柳色新,因为小雨润湿了尘土,把柳叶上的土都冲洗掉了,所以柳色是新的。环境和景物的新反映的是作者诗歌创作的新意,所以,他虽然也在用柳这个意象,却并未呆板地使用,而是翻新出奇了,这样写后面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就显得顺理成章,极其自然了。

(二)丁香

这也是个很传统的意象,丁香的花蕾结而不绽,和发愁的心紧蹙不展的感觉非常接近,所以古人多用丁香来比喻愁心,又叫做丁香结。牛峤有诗曰“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代李商隐在《代赠》中写道:“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些都是用丁香的愁来写不可解脱的愁怨。这个意象让人印象深刻,有一种凄婉的美感,表达了一种难以解脱、不可说出的愁绪。

在现代诗歌中,有一首诗把丁香的意象用到了一个极致,那就是现代诗人戴望舒所作的《雨巷》。诗里面写寂寥而悠长的雨巷,还写一个有着丁香一样的气息、丁香一样的芬芳,还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之所以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很多人都被其中那个伤感、忧伤、幽怨的气氛所感染。这种氛围由两个意象传达出来,第一个意象就是那个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一般愁怨的姑娘。南唐中主李璟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之句。但戴望舒没有止步于丁香结的原有意象,而是做了进一步的发展,把那种雨中的寂寥与愁思做了更形象的表现。他写了一个女子:雨中、南方小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而且“凄清又惆怅”。想一想,在灰色的雨巷背景中,那个女子的色彩一定会被突出出来的吧。然而,却不是靓丽的色彩,虽然平添了美,却增强了那种女性柔美的幽怨。女子的色彩是愁怨的,宛如丁香结一般。因为有了雨巷、油纸伞、姑娘,又加上丁香结这个传统意象,戴望舒就创作了一个更加丰富、饱满的新意象。

(三)雨

古人有凄风苦雨之说,可见雨所代表的凄凉色彩。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用梧桐细雨来渲染愁苦不堪的氛围和心境;李商隐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写愁绪的来袭。可见,雨在诗歌中也往往是凄凉愁苦的象征。上文提到的《雨巷》只说了一个意象,它的第二意象就是雨巷。在江南,小巷子都铺满了青石板,两旁是高耸林立的房屋,下雨了,人们都很少外出,所以独自走在下雨的巷子里心情是宁静而略有些孤寂的,在细雨纷纷中,到处是湿漉漉的,其景之美,就给人一种莫名的伤感。但这伤感并不深,所以有些幽怨。如果是北方的雨巷就不行,北方少雨,所以建筑并不为雨而设计,巷子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难行,谁走过都会叫苦不迭,有的只会是恼怒和烦躁,哪里还能有宁静而幽怨的情感呢。这样的泥泞每每把人脚上的鞋子粘掉下来,更难以想象有个如此幽怨芬芳的姑娘独自撑着油纸伞缓步而行了。

上文只是举例说明了几种常见的意象。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识记其他常见的意象,如黄叶代表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等,绿叶则象征生命力和希望,秋天的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也被用来象征经历风雨后的成熟与稳重,竹则是气节的代名词,积极向上,花开代表希望、青春和人生的灿烂,花落则寓意着凋零、失意和人生事业的挫折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当然对于诗歌的意象不可做过于简单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景物和动物,还要根据上下文整首诗的氛围和意境,通过整体把握来认识意象的意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歌的主题。

[1]侯文芳.古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小议[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5).

[2]郭晓波.古代诗词鉴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5).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柳色雨巷油纸伞
鲁 兰
戴望舒《雨巷》(节选)
盛开在烟雨江南中的花——油纸伞
泸州油纸伞
奔跑的柳色
长安柳色
年年柳色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初恋是条幽深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