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出现的几个关系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评价课堂教学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出现的几个关系

丁在同 ( 甘肃省高台县教体局 734300)

课堂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关系,可以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课堂评价也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反馈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正确处理 教学评价 关系

课堂教学评价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评价,教学活动就无法有效地进行。良好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对教师来讲,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总结教学经验。那么,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如何实现教学评价目标呢?这就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评价中出现的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教学评价中及时反馈与课后反馈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这个活动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科要求、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在课堂中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在过去的教学中,之所以大多数学生不能有效完成学习目标,就是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是说没有正确处理好及时反馈与课后反馈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从教材内容的编写,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活动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放权于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反馈的信息,根据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对照教学目标再及时进行调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仅凭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去判断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不够的,还应通过课后作业、综合知识测验等方式再对学生进行考查,以获取更加全面的反馈信息。有时教师在课后获取的反馈信息会显得滞后,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反馈与课后反馈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及时调控,课后集中反馈,再次进行调控,这样反复调控多次,就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是要处理好课堂教学评价中反馈信息的准确性与反馈信息的模糊性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评价中,反馈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反馈信息的精细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要素——教师和学生。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一般是通过师生问答、观察、学生讨论、作业练习和测试等方式来捕捉获得的,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反馈信息,不一定准确,有时甚至可能是虚假的。因为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存在着好、中、差三类,对于教师的提问,有的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则明知而不发;有的学生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则人云亦云,这就存在着信息反馈的虚假性。因此,教学评价不能完全定量化,还需用模糊教学来评价学生、评价教学。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教学重点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以模糊的表达方式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是要处理好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客观公正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的评价必须要客观,实事求是,不受个人情感的支配。然而这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几乎无法做到,无论是评定学生的成绩,还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尽可能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在评价中教师应尽量全面看待反馈信息,既要了解事物的正面,也要了解事物的反面;既要了解优等生,也要了解差生;既要了解个别学生,也要了解少数学生;既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又要注意对他们能力培养情况的考察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力争使评价客观公正。

四是要处理好单项评价与全面评价之间的关系。单项评价是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的单项考评,如对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单元测试、学期考试等都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的单项评价。单项评价具有灵活、随意、及时的特点。而综合评价则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的评价,它是从整体出发,运用多项指标进行的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比较全面。根据新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中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益的综合评价要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多一些激励、反馈与调整;在评价内容方面,不能只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主要评价内容,而要更加关注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开发;在评价方法上,不能仅采取量化评价的形式,要更多的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既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方面的能力与潜力。根据这一评价要求,在教学评价中,只有将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有机结合,才能得到全面准确、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

五是要处理好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定量评价是利用数量分析的办法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定量评价比较客观、准确、简便,主要满足了以选拔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需求。这种评价从表面上看具有较高的客观性,也十分具体形象。但因教学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定量评价难以用数量化的方法进行定量描述,因而,对那些难以量化的方面就无法进行评价,如对学生的品质与行为、个性发展、特长与潜能的评价等。定性评价是从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做出的描述性分析评价,它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在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潜力等情况进行的观察和分析,是对评价对象做出的一种定性评价结论。如我们每学年对学生进行的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就是对学生进行的定性评价,它更加关注学生素质方面的发展,也能体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是一种比较全面且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评价手段。但是,定性评价有时不够具体,因此,要想使评价全面、合理、准确,在教学评价中还必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

六是要处理好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间的关系。教学评价具有多样性。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他评,而忽视了自评。但新课程改革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要逐步培养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自评在教学评价中比较灵活,但也会有评价不公或不全面的情况,而他评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因此,在教学评价中一定要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评价课堂教学
正确处理余数
正确处理余数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