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现状的思考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中职

对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现状的思考

石艳妮 (甘肃省庄浪县职教中心 744699)

目前,社会上对于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普遍不高。选择就读中职的学生,因为脱离了主流教学途径,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存在着一些迷茫和恐惧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论述了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对中职语文分层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对中职教学的整体评价,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更有学习和奋斗的动力。

中职语文 分层次教学对策

分层次教学的提出,源于“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思想。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无视学生的差异。每一个地区、学校、班级都会有优等生和落后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标准和作业布置,会导致学习落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使得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从而打击了落后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正视差异,承认差异,是教学改革对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文件中,明确指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

一、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分层次教学是指在了解学生层次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成果评价、课后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科学分层。首先,应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语文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来制定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层次选择。学生的层次划分并不是简单地以成绩为划分标准,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适当的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素质差异,制定适合学生学习进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再者,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一般而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课外扩展,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中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则要求学生要具备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以便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学得轻松,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然后,要建立起一个具有语文分层次教学特点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从多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最后,在课后作业布置上要体现语文分层次教学的特点。课后作业的布置关系到课上教学内容的巩固效果,而教学内容的分层次决定了课后作业布置也必须要进行分层。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计划进行完善。同时,教师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语文进行分层次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作为普通教育的基础科目,语文教育的实施在中职教学中主要是为了配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如果按照普通教育那样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则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对这门科目丧失兴趣。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推行分层次教学,进行因材施教,符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其次,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差距较大,采用分层次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存在较明显的层次区别。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一般,采用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优质的教育。最后,采用分层次教学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对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反思

从目前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仍然具有改进的空间。

第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态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情况。中职教育的生源素质较差,所以一部分教师不能端正对学生、教学的态度。实施分层次教学,首先要扭转教师的“差生”观念,让教师能够正确看待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只有教师承认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正视学生在学习进度上的不同,才能使得分层次教学落到实处。除了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不同班级的学生层次划分情况不一样,教师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分层次教育是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但也有弊端。其弊端之一,就是容易使学生产生“分等级”的误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减少分层次教学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分层次教学的层次划分并非固定不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划分情况和相对应的教学计划。

第二,要注意区分“分层次”与“分等级”。分层次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分等级”的误解,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分层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而分等级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的效率。虽然二者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前者是为了实现全部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后者仅仅提高了小部分人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端正自身的态度和思想,正确引导学生对分层次教学的理解,同时还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让学生家长理解学校采取分层次教育的用意,让外界更加了解分层次教育的内容和作用。

综上,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是利大于弊的,具有实施的必要性。而如何去实践,并避免与过去的“分等级教学”相混淆,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这一目标。三者中,教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需通过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分层次教学方案。

[1]叶永民.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教改聚焦,2009(10).

[2]程迎春.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J].读与写杂志,2012(10).

(责编 吴海婷)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为GS[2014]GHB1452

石艳妮(1984-),女,汉族,甘肃庄浪人,中学二级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主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中职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