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认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阶段思维

加强认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姚书库 (河北省邢台县宋家庄中心小学 054011)

数学课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生活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的知识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旨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以此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动机。

小学数学 教学观念 教学策略

小学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其科目设置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我们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来设计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行为,为国家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性人才。小学数学作为引导学生入门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鉴于此,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也显得极其重要。

一、 小学数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立足长远,着眼于未来,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巧,更多的是对学生多种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小学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感性能力远远大于理智思维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冷静思考,增强他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比较,分析并综合数字和信息,利用抽象的想象力进行运算、构图及推理,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科学的逻辑方法,在语言上能够用有条理的话表达清晰的意图。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习数学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学习数学得到的能力锻炼,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思维基础。

从整体上来划分繁复的心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归纳为智力因素,如观察、记忆、想象等;另一类可以归纳为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以及意志、性格等。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主要由非智力因素构成和决定。他们由兴趣爱好决定行动的时候多,而分析决断的时候少。如果从心理情绪的稳定性出发来进行二者的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因素,而如果一个人由非智力因素主导的话,整个人就会表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学习也难以为继。鉴于以上原因,在小学教育阶段,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和发掘其中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小学数学具有审美特性,数学语言是最简洁的符号表达方式,也是思维的体操。那些布局匀称的几何图形和平衡统一的数字排列,都能够给人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能够在各种训练中获得脑力锻炼的乐趣,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

数学课充满了辩证法。在数学漫长的发展史中,人们不断地探索其规律,不断地进行纠正,推陈出新,兼容并蓄,积累了一套科学的具有辩证思维的数学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用生动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意义。另外,数学中还有许多相对的概念,如加减乘除、增多与减少,已知与未知、精确与近似,以及直与曲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相对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三、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首先,要以素质教育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追求。教师应该有长远的眼光,不能急功近利,斤斤计较于眼前的个人利益,要想到学生的未来,为他们更长久的学习铺垫良好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太深,太过于为了考试而教,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课堂形式上,我们也过多地依赖自身的讲解,使得学生很难在其中得到思维的锻炼。殊不知,这些传统的做法只会禁锢学生的思路,养成他们僵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扭曲教学活动,完全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而一旦没有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空间,就很难奢望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创造性的发挥。

其次,发掘学生内心动力。强迫式的学习永远都是消极的方法,无法让学生坚持长久。如果学生不能发自内心地对数学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仅仅依靠教师的催促和逼迫只能让他们在低年级按照要求去学,一旦等到四五年级的时候,那种强迫式教育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在小学阶段往往那些听话的学生更容易考取更好的成绩,原因也就在于此。所以,在小学阶段能够取得优秀成绩的往往是女生,因为她们更容易适应教师的强迫式教育,而男生却容易在这种模式下早早地产生厌学心理。从历史经验和科学研究来看,是小学的强迫式教学影响了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鉴于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改变观念,通过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的授课,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再次,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最后,要善于训练学生学习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聪明的教师总是能够用聪明的方法把自己从帮助学生学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往往能够独立的思考,有自信。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要抓好教学信息的反馈。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做得越多,学生就会越做得少;而如果教师做得越少,学生才可能做得越多,也才能学到的更多。当然,教师不做不是在偷懒,而是通过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综合信息、分析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比较和转化,并最终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他们的工具。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韩四清.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责编 冯红伟)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阶段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