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闪光点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艳茹 (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学区下平山小学 06630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注重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法国思想家卢梭也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语文课,充满激情地学习语文,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 教学 兴趣 学生

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等待着教师这个辛勤的园丁去浇灌,发掘它们的美。每个学生的花期不一样,教师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比如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聪明,是否有潜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慧眼,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加以肯定,让学生获得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在教学中,除了日常的考试、小测验外,我还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借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重点挖掘、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比如,有一名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通过写字比赛,我发现他字写得很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赛后,我表扬了他。从此,他字写得越来越好,对语文学习也越来越上心,语文成绩逐步提高了。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是他们的基本特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容易理解的、形象直观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工具,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若仅凭借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是很难想象出丹顶鹤美丽的样子的。所以,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根据课文在纸上画一只美丽的丹顶鹤,并利用投影将其中优秀的几幅作品展示出来。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手中的笔画出来,对丹顶鹤的印象自然就深了。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观看课件,观察仙鹤在空中展翅飞翔的样子,学生看得很认真,效果比单纯看课本上的插图好多了,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自身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提到诱发学习动机,很多教师会马上想到精致的课件或精彩的导入,认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要靠学生喜欢的内容去吸引他们。固然,这些都是可行的办法,但要激起学生真正的参与欲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有发自内心的调查、研究知识的动机和需求,而这种动机和需求多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此,教师要创设条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教师应该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了解到古今中外不少杰出人物都是靠“突发奇想”“异想天开”叩开成功大门的,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

四、讲究说话技巧

说话,是教师在课堂上最主要的传授知识的途径。说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若一调到底、平淡无奇,势必会使学生身陷枯燥乏味的苦海而怨声载道;反之,若说话抑扬顿挫,语音富于变化,那么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从教材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地调整自己说话的音量、音调、语速,做到时而浑厚有力,时而轻柔婉转,使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课文情境中,真切地感受文中的情感。例如,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喜欢上了汉字。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现实中应扮演好学生生活中的“知心人”、学习上的“合作者”、方向上的“导航员”。教师只有在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亲近教师,才能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最基本的信赖感,从而喜欢上语文课,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教师,表现得兴奋踊跃。同时,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摆到“合作者”的位置,才能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以平和的心态接纳学生的新奇想法,甚至是天马行空,从而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有时候会我行我素,这就需要教师做他们行为上的“导航员”。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一些典型的人或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

六、创设有趣的情境

小学生对新鲜、生动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内容编成了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为了表演好,事先反复地阅读课文,研究课文内容,将其中的精神、毅力和内涵领悟得十分到位。这样的情境创设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表演才能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表演,他们还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激趣方法,比如记叙文可以引入故事,说明文可以借助多媒体加以演示,古诗词可以融入情感以及创设情境,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多鼓励、肯定学生,从而使语文课堂氛围达到最佳,使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兴趣越来越浓。

[1]段海英.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2]李龙梅.小学语文兴趣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阅读,2012(19).

[3]章梅.浅谈小学语文兴趣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2(6).

[4]王立青.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

[5]杨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教育观察,2013(28).

[6]许秀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2(80).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闪光点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