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小学生游戏数学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李凤辰 (河北省宁晋县百尺口学区 055550)

小学生厌倦数学学习大多是从三四年级开始的。关于厌倦数学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是由于数学越来越难,学不会,有的说数学枯燥而没有兴趣学,有的则表示从来就不喜欢数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是导致数学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应摆在教学首位。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大纲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一半。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让学生喜欢上数学,那么他自会“潜心修行”。但如果教师不能从兴趣入手引领学生,数学就是枯燥无味的,就会以一个冷冰冰的面孔面对学生,让学生望而生畏。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对数学提起兴趣呢?

一、改变“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拉近师生的距离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教学过程,突出的是教师的讲,学生的思考和练习则放在其次,学生如果有听不懂的内容,那么下面的知识则自然不懂,而这种结果也只能在练习作业中反馈出来,导致课堂中的疑惑不能及时解决。长此以往,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低。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学环节:情境导入—学生探究—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小结。这个过程突出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目的是学生真正地由学会变成会学。掌握了方法和规律,难题自然迎刃而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穿插师生的共同探讨、共同讨论的活动。教师走进学生活动,自然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二、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就感

新课程改革提倡互动课堂教学,互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思维能力,具有创新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注重师生交流、合作,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互动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学习、互动学习的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展现了自我,体验到了成就感。

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式,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如有难处,可以请教老师,老师也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最后小组得出结论,推出代表展示答案,教师当堂点评。这种学习方式下,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受到点评和表扬的机会。因此这种模式给了学生展示机会,给了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如,学习“正方形的周长”一节时,我组织学生展开探讨,讨论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几种方法。有的小组说周长就是四个边长相加,有的说与长方形的计算方法一样,就是(长+宽)×2,有的说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点,周长就是边长×4。讨论结束后,我让大家对比这三种计算方法,找出最合适的一个,结果大家都倾向于第三种方法。最后我对这个小组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倡导其它小组向他们学习。后面的学习中,这个小组在数学课堂的表现更优秀了。

三、创设有趣的导入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

爱听故事,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如能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被紧紧地吸引住,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那么这节课的学习效果肯定很好。在课堂上,我有时会讲一些科学家用功读书学习的故事,学生都很爱听。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及数学表达,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世界。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数学游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够培养学生数学眼光。同时游戏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灵活有趣,学生喜欢,它又可以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课本上许多问题都可以编制成数学课堂游戏,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通过游戏,也就能逐渐地使小学生多用数学的角度去考虑周围的事物,从而培养自身的数学意识,形成自己的数学思想。

在学习方程式之前,我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猜你心中想的数”。我让学生心里想定一个数,然后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的计算,把运算的过程和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心里所想定的那个数。一个学生说乘以3,加上6,在减去5,等于19,我很快说是6。学生都很惊讶。我顺势讲了我怎样计算的,很自然把方程是什么说明白了,学生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为了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可以做个“指指点点”的游戏,即教师说到哪里学生的手就指到哪里,手指的位置以人的五官为主。教师说出一个位置,学生的手必须尽快地指向那个部位,随着教师速度的加快,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要不然就会出错闹笑话,把鼻子指作眼睛,把嘴巴指作耳朵等。这样,在不经意的欢声笑语中,学生被引进了课堂。

四、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实用性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实用性,自然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比如,课上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要求学生用数学知识来算:电影院在圣诞节这天有优惠活动,顾客一次性充值300元,影院再送200元,也就是300元能当500元用,如果电影票原价是20元,问现在看一次电影实际花多少钱?

学生都很喜欢看电影,一看有这样的优惠,肯定都想参与,所以非常热衷于这样的问题,结果很快就被算出来了,并且方法不只一种。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体,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探讨和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全面发展,真正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1]波利亚.数学与猜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郎正松.中学课程辅导[J].教育研究,2011(14).

(责编 齐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游戏数学
爆笑游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