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浅谈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浅谈

金桂春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总校 06650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的权力、“想”的时间和“做”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数学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进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的今天,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因为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学生的有效参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进而主动学习知识。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呢?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情境的创设进行了浅谈,希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初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或者实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时就要以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教学情境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游戏、生活、竞赛等情境,通过各种教具的充分利用和配合,使学生在情境中既可以动手又可以动脑,既实现亲身体验又发展思维。

一、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

小学生都好奇、求趣、喜新。而游戏作为小学生喜欢的一种娱乐形式,其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而且,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不但可以使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更为具体和直观,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巩固,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游戏活动来丰富情感、活跃思维、愉悦身心,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教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标价都是8元的两种商品,如童伞、文具盒、童鞋等,在上课时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开展买商品的游戏情境教学。上课时,教师首先要创设买商品的游戏情境,然后点名两位学生作顾客,并且分别发13元、11元钱给他们,让他们依次到柜台前买一件商品。同时,教师可以向其他学生提问:“顾客各拿出多少钱来买商品的?各自找回了多少钱呢?”此时,学生会回答:“两位顾客拿出的都是10元,各自找回2元。”之后,教师可以接着问:“两位顾客各剩下多少钱呢?”学生会回答:“第一位顾客有13元,用了8元,还剩5元;第二位顾客有11元,用了8元,还剩下3元。”依照此方法,教师可以多选择几组学生来参与游戏。通过切身参与,学生们会更深刻地认识十几减几的计算规律。可见,游戏情境教学的创设不但可以突破教学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必然联系,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结合,要重视课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结合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素材来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生活实践过程来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由来、本质及应用前景,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例如,在讲授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用生活性的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如果我们要以一面长80米的墙为一边,用100米长的铁栅栏围一个停车场,而且停车场的面积不能比800平方米小,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面对这个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很积极地开始进行讨论和研究。经过多次尝试,学生得到了多种答案。学生探究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生活性实际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过程,学生既会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会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还会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知识魅力无穷。

三、创设竞争情景,使学生提高兴趣

小学生不仅爱动、好奇,而且还非常好胜。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数学教师可以将竞争机制带入数学课堂,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创设竞争式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实践也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竞争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每节课开始之前,为了更好了保证课堂纪律,数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以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告诉学生,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会评出最优秀的小组,条件是该组成员上课遵守纪律、认证听讲、积极提问、配合教学。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每组成员都会为了得到优秀而努力,在课上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讨上,这会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并且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不够好的小组,教师也要进行鼓励并提出希望和要求。这样,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都会提高。可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效果也会很好,还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创设,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教学情境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的丰富内涵、体会数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数学知识实用性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

[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7(3).

[3]王文娟.郭彬等.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12).

[4]施福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8).

[5]林志成.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J].中学教研(数学),2005(5).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