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究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作业评价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究

李学敏 (河北省沙河市柴关学区 054104)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从“工匠型”转变为“专家型”,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要想做到这一点,广大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思想,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本文对小数学创新教育展开探究,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

小学数学 课程理念 教学模式 创新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一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呢?

一、课堂氛围的创新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创新,教师必须先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充满信任的课堂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一课时,我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与学生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比身高、量身高,然后将所有人的身高记录起来,指导学生进行比较,看看谁最高,高多少,很快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我抓住时机及时引入新课,学生的兴趣极高。结果表明,在这种新型的课堂氛围的带动下,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远比以往生硬的讲解好得多。

二、情境创设的创新

传统的数学课堂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鉴于此,教师有必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使它们能够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纷纷跃跃欲试,很快便开始谈论起来。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这时,我再一次提问: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以上各式表示出来呢?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很快得出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而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恰好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有一定的悬念,更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三、数学活动的创新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在创新型课堂上,教师同样需要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低年级刚接触应用题时,很多学生不了解应用题的含义。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些玩具或水果,并将这些东西带进课堂,让学生利用它们自己编创应用题,必要时还要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这样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当然,数学活动的形式还有很多,如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对象的某些特点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为学生提供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四、作业设计的创新

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作业一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在创新教育要求下,教师必须创新作业的形式,以丰富多变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那么,应该如何做呢?我在教学中主要设计了三种层次的作业,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这三个层次的练习侧重点各有不同:基本练习主要用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主要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发展练习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除了层次不同之外,我在设计时还十分注重形式上的不同,如口头作业、操作实践作业、综合型作业、开放性作业等.这些形式多样的作业并不限于一种形式和内容,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效果十分明显。

五、 评价体制的创新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公正、合理的评价不仅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还能关注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一单一,只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充分体现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必须在评价方式方法上下工夫,以多样、全面、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比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实行激励性评价。不论是课堂提问、做作业,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教师都要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只要学生的学习有所进步,即使很小,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告诉他:“你真棒,你还可以做得更好!”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和创新的欲望,有利于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鉴于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灵活选用,只要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要充分加以利用,将数学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参与的新型课堂。相信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必将得到明显提升。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新型的数学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1]关文信.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周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1(2).

[3]付士红.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8(35).

[4]朱云云.让花儿开放——小学数学创新无处不在[J].时代教育,2013(18).

[5]杨忠爱.引导质疑问难培养创新品质——谈小学数学创新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4(Z1).

[6]杨明泉,毛秀东.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Z1).

(责编 冯红伟)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作业评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