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几点尝试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个性化历史作业

初中历史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几点尝试

李雪莲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 734200)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受历史学科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当前学生的历史作业设计还不够科学,存在设计题型单一化(以填空、选择、连线、问答为主),完成方式模式化(以抄写、背诵、默写为主),学生选择狭窄化(以教师安排为主,学生自主选择性不够),传统色彩浓厚,作业的个性不足,致使学生对历史作业厌倦应付,历史作业的实效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校本着 “知识与理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同提高的理念,围绕历史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进行大胆的探索实践,努力完善历史作业的设计形式,不断拓展师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取得较好的效果。

初中历史作业 个性化 设计

一、口语类作业

首先,辩论式作业。教师结合所学内容,提出辨题,由学生组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教师可协助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论据。准备就绪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辩论,过程中,教师不评价双方对错,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认真聆听,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教师对双方的观点、活动参与表现等情况进行综述和评价。此类作业很好地解决了知识的学和用的关系,效果较好。

其次,故事类作业。教师安排学生结合已掌握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将历史知识改编成小故事,在上课时交流。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资料,上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讲述。学生由于对诸葛亮、曹操、关羽等历史名人都有所耳闻,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特高,在课上都争先恐后讲自己喜欢、崇拜的历史人物。这对学生起到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作用,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学习任务完成较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书面类作业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技能把历史作业转化为书面的作品,这是一种让学生张扬个性、表现特长的有益形式。这种方式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具体可尝试采取以下方式:

首先,写历史小论文。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大胆设疑,深入论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作业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思维方法以及对人、对事的客观评价能力。在实践中,我组织学生撰写《谈谈对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再认识》《浅议拿破仑文韬武略》《我最崇拜的历史人物》等小论文,然后分班级评选出优秀作品,分年级组织开展历史小论文比赛,在全校对优秀作品进行通报表扬,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得到调动,写作能力也明显提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请教教师、和同学合作交流,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室查阅资料确实撰写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有些还被推荐发表到《学生天地》等刊物。

其次,进行历史图文转换。学生在对某一历史知识或知识板块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图画和文字相互转化的方式,把历史图画整理成文字信息,给历史文字信息绘制插图、简图,起到梳理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的作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一课后,我没有布置以往的抄写或背诵性的作业,而是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即“三角贸易”,要求学生作一幅有关“三角贸易”的线索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清了知识线索,明白了三角贸易的路线、内容、实质,懂得了殖民贸易的罪恶。在学习《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一课后,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让学生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标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写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内容,整理出丝绸之路开辟的重大历史意义,这样就突出了作业的重点,促进了学生手脑结合。图文并茂、新颖灵活的作业强化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他们的画图、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再次,办历史手抄报。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作业,它融编排、书写、图画、选材于一体。教学中,我安排学生每月办一期历史手抄报,全班汇集成册,相互交流观摩,给学生开辟了历史第二课堂,搭建了展示其个人才华的平台。这项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还不熟练,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些完成作业的时间。到后期,学生熟练了利用周末时间就可以完成。前期学生可以手工完成,后期学生可以电脑制作完成,作业质量也会明显提高。完成任务时,可以每人完成一份,也可以分成小组合作完成。每次上交作业之后,教师都要组织评比,评出最佳书写、最美设计、最好内容,对获奖的作品在全班展示、交流,对优秀作品的作者在学期评价中加分。

最后,编写历史短剧。课本中的历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初中生表演非常适合。在充分理解课文、尊重历史史实、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本内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形象再现历史场景,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解感悟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如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时,我指导学生参考资料,分组编写剧本《秦始皇的烦恼》,选出最好的一份剧本组织学生排练,又在课堂上安排表演。学生在扮演秦始皇和众大臣的过程中,举手投足之间兴趣盎然,进一步明确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手段措施。此后,在学习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时,我又顺势要求学生照葫芦画瓢,分组编写了《汉武帝的烦恼》剧本,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剧本质量、表演的质量明显提高。学生既当编剧又当演员,台上台下情景交融,学习效果较好。

总之,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与补充。教师要以调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全面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设计和选择好的作业方式,真正变简单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的尝试,变单一的知识抄写为知、能、行的综合训练,让他们在完成开放性探究式的个性化作业中去学习历史,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去促进自己全面和持续发展。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个性化历史作业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新历史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