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倒曹吴的研究综述

2015-03-16 07:07王长坤
城市地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冯玉祥军阀学者

王长坤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引言

在中国的近现代上,冯玉祥应该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从推翻满清统治,到发动北京事变,从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应该说都有着他的重要的角色与历史地位。周恩来同志曾经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具有民主意识的新军人的代表。作为西北军阀代表的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拥军入关,并在1924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北京事变”,这也就是对冯玉祥本人与当时的政局造成重大转折的“倒曹吴”。在这次事变中,冯玉祥的倒戈对于整个军阀的统治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对当时的中国政局形成了新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冯玉祥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这一事变对当时的政局到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史学界对于冯玉祥倒曹吴的动机与性质是持怎样的观点?本文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冯玉祥倒曹吴的研究综述。民主革命的意识与孙中山影响下发生的。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也对这一观点持肯定的意见。在他的著作《追忆冯玉祥将军》中,对冯玉祥的这一历史运动进行了较高的评价,并指出冯玉祥在这一事件中逐步“从旧军阀向新军人演变。”当然这种对于冯玉祥完美描述的说法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根据台湾地区出版的关于冯玉祥的回忆文章,以及保存在欧美等国的相关文献记载指出,冯玉祥的倒曹吴,从本质上讲,或者从动机上来讲,就是旧军阀争夺地盘的一场混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有高德福、张洪祥等人。他们认为,冯玉祥倒曹吴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发展受到了吴佩孚与曹锟的压制,以及在后来几次摩擦让彼此的关系进一步的恶化,因此冯玉祥打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做着自己的小算盘”当然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冯玉祥倒曹吴的运动中日本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这一观点成立,那么关于冯玉祥的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需要重新加以界定,当然,这一观点在学术界还存在这很大的争议,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材料还不足以证实日本参与了此次事变学者简又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且指出:军阀之间的利益争夺与冯玉祥北京政府关系的恶化是主要的原因。

一、关于冯玉祥倒曹吴历史经过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政权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动荡时局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虽然让民主与共和的观念深入了人心。但是,最后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让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称帝以后,孙中山发起了护国运动。后来张勋率领辫子军攻进了北京城。黎元洪就任民国总统并组织成立了北京政府。后来直系军阀曹锟进行贿选,逼迫当时任大总统的黎元洪退位。1924年冯玉祥率部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返回了北京,迫使当时的北京政府解除吴佩孚的一切职务,将总统曹锟监禁。这次事变以后,冯玉祥下令组建“国民军”,并将以末代皇帝溥仪为代表的清朝皇室搬离紫禁城。将皇室对于当时政府的统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决了辛亥革命之后留下的关于满清皇室的遗留问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冯玉祥倒曹吴的运动,史称“北京事变”。北京事变后,冯玉祥电告至孙中山请求来京议事,但由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式依然比较严峻,这次倒曹吴的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冯玉祥本人的军旅生涯又一次经历的发展的低谷。但是,这次倒曹吴运动帮助冯玉祥更好的认知中国革命的意义以及自己的军队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冯玉祥倒曹吴的原因的研究综述

关于冯玉祥在民国时期的这段研究,从目前收集的历史材料来看还是比较少的,大多集中在台湾地区出版或保存的相关历史文献。由于历史记录的不完整,关于冯玉祥倒曹吴的原因,不同的历史学者从不同的研究维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有学者指出,冯玉祥倒曹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直接影响与指导,持这一观点的是学者简又文、陈森甫等,他们在当时保存的冯玉祥的电文中找到了冯玉祥在倒曹吴后,电告孙中山先生的具体内容,并引用了包括蔡和森发表的回忆“北京事变”的文章,在内的数十条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换句话说,冯玉祥的倒曹吴是在自己的

三、关于冯玉祥倒曹吴的性质研究综述

冯玉祥发动的倒曹吴的运动对当时的政局以及今后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民主革命运动。当然,也有学者,例如薛立顿等从冯玉祥的倒冯吴的动机及具体的过程出发,认为从倒曹吴的客观结果来看,确实对当时我国的社会进程的加快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运动的本质来看,这应该是旧军阀之间的一次夺权运动。因为冯玉祥发动倒曹吴的初衷是为了打到吴佩孚,为自己势力的发展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要结束军阀统治,因为他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就是大军阀的利益。现在随着各项研究的不断汇总,关于冯玉祥倒曹吴运动的性质开始趋于共识。著名学者王宗华认为:这次运动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军阀的统治基础,或者在发动之初就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包括冯玉祥在内的军阀统治,因此这不能算是一场革命,当然从其客观的影响与意义来看,这也不能单纯地将其划归为旧军阀的一次政权的抢夺战。综合来看,这应该是一次“政治的改良运动”,持这一观点的是学者赵晓天。这一运动最后的失败也可以佐证这一点。由于此时的冯玉祥并不是一个完全的革命主义者,对于军阀统治的性质缺乏足够的了解,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勇气来进行彻底的革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与共和,这也是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软弱性所决定的。

但是,从整个学者的研究思路来看,我们更倾向于把这次运动当作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也就是说通过包括冯玉祥在内的等具有民主意识的新军阀的一次尝试,来验证一个事实,这也就是现在比较为人所熟知的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不能真正的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最后的胜利的。在内忧外患的旧社会,冯玉祥作为一个有着民族忧患意识的地方将领,也在摸索中国革命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由于所处的时代以及自身的阶级的局限性等原因,对于革命的最终落脚点缺乏足够的清晰的把握,这也为最后自己运动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在一个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的革命中,是很难取得革命最后的胜利的,冯玉祥的倒曹吴运动可以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

四、冯玉祥倒曹吴的意义研究综述

从目前收集的研究文献来看,如果抛开冯玉祥在倒曹吴的个人情感与利益因素不谈的话,在1924年发动的冯玉祥倒曹吴的运动在客观上是加速了中国军阀割据的结束。林贞惠在论文《冯玉祥与北伐前后的中国政局》中指出,在冯玉祥倒冯吴之初,中国的各派军阀在各自的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很多拥有军权的地方武装力量,拥兵一方与当时的北京政府呈对峙局势,各个派系之间也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与统治的影响力,纷纷加入争抢地盘的战争之中。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冯玉祥率部占领北京,并控制当时的政府,宣布成立国民军等一系列的举措,都为后来的国民第一次大革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冯玉祥发动的这次倒曹吴的军事行动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的。

也有学者刘敬忠发表《冯玉祥与南口大战》中强调,在冯玉祥倒曹吴以后,正式宣布与奉系军阀势力的决裂,在南口与奉军,晋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这些战争虽然是出于冯玉祥派系自身的自卫运动,但是这场在北方进行的大规模的战争,有效地牵制了大量的奉系兵力,为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时机,为北伐的顺利进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意义,在后续的历史文献中也都进行了相关的描述与介绍。

有学者撰文指出,这次倒曹吴运动,从冯玉祥的个人思想的发展角度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冯玉祥逐渐对军阀割据的本质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这次运动也对中国革命的未来产生了新的思考。这些思考帮助冯玉祥在今后的军旅生涯中重新明确革命的意义,以及中国革命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后来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冯玉祥在几次关键的人生选择中做出了比较正确的选择,虽然中间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从整体的走向来看还是进步的色彩更浓烈一些。

五、关于冯玉祥在倒曹吴运动中的角色评价的研究综述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于冯玉祥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不同的历史研究学者从不同的历史维度进行了不同的分析与评价。总体来看,关于冯玉祥在倒曹吴运动中的角色,目前史学界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对冯玉祥的倒曹吴乃至其军事作风持贬低的态度。另一派,则认为冯玉祥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香港台湾地区史学界的文献研究来看,冯玉祥是一个军阀投机主义者,他在不同的战争与革命形势中,会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来进行不同的战略调整。例如,在军阀割据的初期,冯玉祥与曹锟、吴佩孚的联合,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后来随着自己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曹锟、吴佩孚等军阀势力的存在已经严重地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壮大。所以冯玉祥最后发起了倒曹吴运动。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在今后的革命时间里,冯玉祥曾经多次进行过类似的倒戈运动,所以,在史学界冯玉祥被叫作“倒戈将军”。从这一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到冯玉祥对于革命的目的与本质并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他只是一个军阀在成长与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地为自己寻求“保护伞”。因此,基于这个原因,冯玉祥在倒曹吴运动中的角色,并不是具有很大的正面的历史意义。

与这一观点相反的是,大陆的一些历史学者,从冯玉祥的回忆录以及其部下关于冯玉祥的回忆文章中,对冯玉祥在倒曹吴运动中的角色进行了一些中肯的评价。根据文献记载,冯玉祥的思想觉悟是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与转变的,在发动倒曹吴运动之初,冯玉祥已经从一个旧式的军阀逐渐转化为一个具有进步思想性的新时代的军阀。因此,对于冯玉祥来说,发动倒曹吴运动,虽然从诱因来看是由于冯玉祥与吴佩孚军事势力摩擦与关系的破裂,但是,从此时的冯玉祥的思想进步的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对革命的本质意义进行了初显的了解,所以,在这次运动中冯玉祥应该是符合历史的趋势进行了一次正确的抉择。

需要补充的是,从最近出版的关于冯玉祥的回忆性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很对历史学者从冯玉祥的个人领导力与军事指挥才能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评论。作为一个旧式军阀起家的将领,冯玉祥身上带有很多进步的军事教育思想。例如,在西北驻防时,冯玉祥率领部队进行垦荒,解决了很大程度的后勤保障问题。另外,冯玉祥对于士卒的体贴入微与关怀备至,也让很多学者称其为“基督将军”。很多西方历史学者也对冯玉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现在依然在美国大使馆保存的美国学者薛立顿的《冯玉祥的一生》就是比较早的关于冯玉祥的研究专著。同样关于冯玉祥早期的研究资料在英国、日本等国都有比较丰富的记录。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关于冯玉祥的文献资料的研究一直比较匮乏,目前的国内的研究学者,大都通过国外的历史资料的记录来进行相关文献的收集与研究。

结语

冯玉祥在上个世纪20年代发起的倒曹吴运动,可以说是中国旧式军阀向新式军人过渡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从中外的历史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学者对于冯玉祥倒曹吴的历史动机,以及这次运动的性质与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无论史学研究的结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在军阀割据的旧时代,以冯玉祥为首的具有进步主义思想的新式军人所发动的倒曹吴运动,在历史的进程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冯玉祥本人也因为在这次运动中的关键作用而将被彪炳史册。当然历史还存在着争议,也应该存在着争议,只有在争议中寻求历史的真相,才能最终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相信随着相关历史文献的不断解密与公开,我们关于冯玉祥倒曹吴运动的研究将会获得更加深入的发展与进步。

[1]郁慕湛.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失败的政治因素 [J].河北学刊.1987(02)

[2]娄向哲.直系军阀政权与英美关系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6(01)

[3]来新夏.北洋时期的三次军阀战争[J].社会科学战线.2008(09)

[4]刘曼容.试论1925年国民军的反奉战争 [J].江汉论坛.1990(03)

[5]王贵安.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失败原因之管见[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1(01)

猜你喜欢
冯玉祥军阀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冯玉祥提倡俭朴
寄冯玉祥书
学者介绍
专治出墙杏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
联墨双馨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