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国内首个混合全媒体云:华为与索贝联手助深圳广电转型

2015-03-16 07:51黄海峰
通信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制播广电深圳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解密国内首个混合全媒体云:华为与索贝联手助深圳广电转型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传统媒体正在改变以往单一的采编、传播方式,加速向全媒体转型,一个基于混合云架构、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媒体云将是全媒体融合创新的关键。

华为企业业务MKT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何达炳

华为为融合媒体云现场体验

近日,国内首个混合全媒体云正式上线,这是由华为和索贝两家企业强强联手,为深圳广电打造。该媒体云的上线意义重大,其将成为广电行业引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样板工程,给国内其他省、市等各级电视台带来有益借鉴。

据了解,“全媒体云”带来的好处很多,个个切中广电媒体内容制作的要害。借此,广电媒体可以更加快捷地为观众提供想看的节目。但是,要实现这个“云”,实现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的转型,相当不易。

因为“混合全媒体云”的构建,涉及广电媒体、软件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等,需要各方紧密和深入的合作,也需要人员和资金的大力投入。最关键的是,业界目前尚没有端到端部署案例可供参考。

此次,三方共同发布首个混合云编辑的全媒体融合新闻中心,实属难能可贵,为行业摸索出以“云”构筑全媒体时代商业成功的道路。那么该“全媒体云”形成过程以及未来规划是什么?部署中面临哪些挑战?此次样板给广电媒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好处?

行业变革呼唤融合媒体云

众所周知,为用户提供最喜爱的节目、提高收视率等是电视台的主要需求点。但是,传统媒体以往的采编、传播方式十分单一;电视频道模式产生内容,时效性和互动性都满足不了观众需求。

全媒体融合创新可以让媒体行业更关注用户本身,感知用户的位置、喜好、使用的设备,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喜欢的节目。因此,当前传统媒体都在向融合媒体转型升级,进而加速向全媒体转型,一个基于混合云架构、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媒体云将是全媒体融合创新的关键。

深圳广电集团总工傅峰春表示,深圳广电希望通过云计算技术整合现有新闻资源,改变传统媒体“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运作模式,向“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新型制播方式转变。

这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科院总工程师盛志凡的认同,他认为向广电全媒体云制播平台技术体系转型升级是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广电全媒体制播云平台能力体系建设,要聚焦媒体汇聚、处理、生产、管理和发布等媒体处理能力,智能感知、调度、协同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全媒体一体化协同制播。”盛志凡指出。

但这样的技术转型实现并不容易。“过去十几年,传统广电一直在尝试,但是很少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傅峰春表示,一些传统广电企业进军新媒体,“做着做着就成了两张皮”,很难建立好的商业模式。

项目落地面临两大挑战

如此看来,华为能够聚集于融合媒体云平台技术创新,与合作伙伴联合打造首个混合云编辑的全媒体融合新闻中心,意义重大。

据悉,华为在深圳电视台内搭建高码流编辑的私有云系统,台外构建了具备云编辑、合成、渲染的视频公有云平台,记者可以随采随编随发,极大优化内容生产模式。

华为企业BG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何达炳介绍,此次项目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业务高效协同,并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内容资产进行深度发掘,实现精准传播,有效支撑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

那么,为广电行业用户提供的媒体云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本次项目在用户部署过程中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晋苏介绍,任何一个变革、技术都不应该是最难的一步。整个云技术演进的过程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方面是寻找到合适的基础架构平台,这一点上,索贝和华为公司的合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在广电行业耕耘20多年,以软件开发为核心业务,当遇到硬件性能或是硬件问题需要解决时,有时会较难去推动。基于云技术和云平台,这是一个转折点。”陈晋苏表示。

据介绍,在硬件底层,华为能够给索贝提供很好的帮助,在广电行业高要求的背景下,可以成功实现技术转型。“4K、虚拟框架基础的部署是难点,但是我们很高兴,可以与华为在进行战略合作,最短时间内共同解决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需要有眼光和魄力的合作伙伴愿意共同推进变革。如果客户未感受到业务发展痛点,不愿努力推动的话,仅靠厂商通过技术来引导变革,是没有意义的。

“华为提供的业务驱动,我们认为很有道理。用户如果没有真正强烈的需求,包括非常高瞻远瞩的洞察力、推动力以及执行力,企业的技术变革很难实现。”陈晋苏表示。

据悉,在深圳广电“融合新闻中心”的项目中,深圳广电提出媒体融合的需求,索贝负责应用层软件开发,华为则提供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包括服务器、存储等。三方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一步步推动将该云项目落地。

华为广电及媒资系统部部长张卫军强调,华为在合作中负责构建ICT基础设施,“华为坚持‘被集成’的战略,与业界专业的集成商合作,包括软件、硬件的相互配合,很好地解决了广电客户的需求。”

BDII助融合媒体云成功

上述提到的业务驱动,正是华为刚在 HNC2015大会向业界发布的行动纲领—— BDII(Business Driven ICT Infrastructure,业务驱动的ICT架构)。

此前面向广电行业特殊的业务需求,华为与索贝联合创新媒体云,在大容量高性能存储、专业级视频处理云计算平台、无丢包承载网络和分布式数据中心等方面长期投入研发力量。

据悉,本次深圳广电融合中心项目是华为践行BDII的典范。深圳广电、华为、索贝三方共同创新媒体云方案,构建基于ALL IP架构 、弹性计算资源池、媒资存储资源池混合云全媒体解决方案,实现电视台内私有云高清编辑、台外公有云低码编辑、公有云/私有云业务高效协同,极大优化了内容生产模式,有效支撑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

比如,基于该媒体云方案,深圳广电平均新闻节目制作时间由原先的120分钟大幅减少至72分钟。

“融合新闻中心媒体云的建设和启用,为未来深广电新闻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傅峰春对该项目表示了认可。

据悉,在新投入使用的融合新闻中心,云化的IT基础架构使IT系统能够根据业务属性灵活部署,提高了新频道、新节目上线的速度,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全媒体内容制播,让用户自在享受流畅、便捷的视听体验,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近日举行的“华为&索贝‘融合新闻中心’全媒体峰会”上,华为向业界演示了媒体云平台便捷、流畅的制播过程。作为本次全媒体峰会的又一大亮点,华为第一次将实时采、编、播媒体全业务流程环境搬至现场,再现云端随时随地的全媒体内容制播。

现场嘉宾们可通过手机、Pad将所拍摄的现场照片、视频片段上传到融合媒体云上,通过公有云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内容编辑,并可通过多种网络视频、门户网站、4K电视等多平台进行节目分发,感受融合媒体云带来的流畅、便捷的制播体验。

据悉,该项目初期阶段经过短短半年多时间就落地。整个项目分为一期、二期、三期,目前完成第一期,即给卫视频道的新闻中心量身制作了新闻平台。

未来5~10年,深圳广电也将基于该平台进入虚拟化时代。接下来的项目第二期,深圳广电将把业务逐渐搬到该平台上,包括其他8个频道的节目;进一步完善系统工程,如4K的推进;启动大数据发掘功能以及新媒体运营功能。

“未来我们的手机用户达到几百万,希望通过该云平台,实现媒体融合,使我们的影响力、品牌向移动端延伸,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傅峰春表示。“对云架构、虚拟架构的部署,本次项目只是开了个头,技术永远是螺旋上升。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深圳广电可以积累一些经验,给行业带来借鉴。”

群狼环伺,华为如何胜出?

事实上,广电行业的技术体系经过10多年的演进,涉及很多专有设备,行业门槛非常高,华为想进入该领域并不容易。此次项目的ICT基础设施,不但由华为承建,而且是端到端ICT网络建设。深圳广电为何在众多供应商中选择华为?

傅峰春介绍,这个项目具备划时代意义,一是纯IT设备的比例有巨大提升,尤其是通用IT设备。在这个项目上,深圳广电彻底将硬件和软件分离。二是项目的落地需要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作支撑,需要大量研发投入,需要长期紧密的合作和交流。

在深圳广电该项目硬件层面的几轮招标中,竞争非常激烈,最终华为脱颖而出。很多企业表示无法完全实现整个项目落地。傅峰春表示:“华为方案满足我们的需求,且华为选择应用层面行业排名第一的索贝合作,所以我们选择了华为。”

在华为企业BG大企业解决方案部长全一看来,该项目华为胜出,最重要的原因是华为拥有强大创新能力,比如方案包括服务器、网络以及存储设备,如果按照以前传统的方式,都是单产品普通特性应对广电的需求,在这个项目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据悉,针对于此次媒体云的视频处理虚拟化等需求,华为联合合作伙伴开展了大量创新性工作,这对整个行业的ICT标准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在媒资领域,华为融合媒体云解决方案已广泛与中国、法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的包括深圳广电、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英国娱乐公司IMG、Digital Domain、印度Tata Sky、约旦国家电视台、Rain Post、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英国制片公司Pinewood等众多知名传媒集团的1000多家影视传媒机构进行创新合作。

而深圳广电正在进行的全媒体转型是整个广电行业转型的缩影。融合媒体云建设已然成为全媒体变革的必然趋势,一直以来,华为把客户的应用需求视为业务的驱动力。“华为愿意与合作伙伴一道,潜心服务媒体行业,成就全媒体未来。”何达炳最后表示。

猜你喜欢
制播广电深圳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业务的安全防护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及借鉴意义
浅析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营销现状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