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并购EMC:云计算冲击下传统IT企业的规模化生存与转型

2015-03-16 09:21右舍
通信世界 2015年28期
关键词:戴尔惠普巨头

本刊记者|右舍

戴尔并购EMC:云计算冲击下传统IT企业的规模化生存与转型

本刊记者|右舍

日前,传统IT企业戴尔公司以670亿美元收购数据存储厂商EMC,在创造了全球科技市场最大规模并购的同时,也引发了业内对于此次并购价值的争议。在以亚马逊、谷歌、Facebook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IT企业将何以应对?

近些年,随着云计算的迅速崛起,虚拟化计算资源和按需付费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引领着信息化技术设施的变革。与此相关的是,传统IT厂商也在积极寻求内在的转型,因为靠旧有的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而此次戴尔并购EMC背后所反映的就是传统IT企业在旧有模式压力之下向云计算转型的举措。

云计算大行其道 传统IT企业承压

众所周知,以IBM、戴尔、EMC、甲骨文、微软等为代表的传统IT企业的业务模式,正在遭受以亚马逊、Facebook、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开启的云计算应用模式的冲击。一种表现是这些企业自身在组建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和其上的服务时,将不再依赖诸如IBM、惠普、戴尔、EMC、甲骨文等传统IT企业提供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及软件等。

大约在4年前,Facebook这家坐拥全球10亿用户的企业史无前例地针对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推出了一个名为“开源计算”(Open Compute Project,简称OCP)的全开源项目。该项目旨在为面向运行互联网服务的高效节能计算机提供技术参数和设计信息,并将其进行共享,从而通过共享设计参数来促进专业服务器的有效性和需求。这也就意味着,此前几乎掌管了全球1500亿数据中心市场的戴尔、惠普和思科等服务器厂商,将无法再继续完全掌控服务器产品的设计流程,而是将这一决定权交到了诸如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等互联网企业的手中。

现如今,Facebook硬件团队成员已从2010年的7人,发展到170人。该团队的工作,便是设计、制造并提供处理巨大互联网流量的功能强劲服务器。这一团队已经交付了成百上千台服务器,与之呼应的是,Facebook去年用于数据中心建设支出已达到13.6亿美元。据称,通过使用Open Compute为基础的设备(主要是服务器),而不再采用现有服务器厂商的服务器产品,Facebook已经节省了12亿美元开支。与之相比,同样采用自制数据中心的亚马逊,其AWS副总裁詹姆斯·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称,公司对自主打造服务器和硬件基础设施的思路可以节省30%的成本。而谷歌自己设计服务器,采用定制化托盘,内建电池做备用电源,相比传统服务器成本和耗电都要低得多。

据相关统计,在今年第一季度,谷歌、亚马逊和微软共计资本支出(如建造数据中心的服务器)46亿美元,同比上涨约65%。相比之下,3家公司的合计营收同比仅增长12%。其中亚马逊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1%,而这些增长主要因为包括AWS云服务、加大支持仓储运营在内的技术基础设施投资;谷歌成本的增长主要源于数据中心的建设;微软则为了支持云和设备战略(与亚马逊AWS竞争的Azure云服务增设数据中心),预计未来几年资本开支将会呈现增长;Facebook预计今年资本支出将在20亿美元~25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47%~84%,而资本支出的增长主要针对服务器、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由此可见,采用自制服务器(包括存储、网络、软件)构建云计算服务除了上述的降低成本外,也是互联网巨头云计算扩张的必然选择。

另外一种是亚马逊、Facebook、谷歌等互联网巨头所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将吸引和取代之前那些传统科技巨头服务的企业,进而让传统科技巨头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软件的销售模式(例如企业通过购买硬件和软件授权等来组建、支撑和运营自己的业务系统)受到冲击。因为以往企业会购买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软件等产品,自己搭建IT数据中心,但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很多企业转向亚马逊、谷歌等提供云计算的厂商,开始转而租用计算能力、存储资源和其他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传统软硬件市场的萎缩,进而影响到IBM、甲骨文、惠普、戴尔、EMC等这些传统IT企业。

以亚马逊的云服务AWS为例,其目前以幕后合作伙伴的身份为100多万客户提供网上基础设施服务,从小型的夫妻店到《财富》美国500强中的大型企业,AWS为它们的网站、应用、库存管理和数据库提供支持。另据统计,AWS 今年的收入在企业数据中心支出上的比重仅占 5%,在企业整个IT支出上所占的比重更是不到1%。换言之,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抱云技术,AWS业务还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用户采用亚马逊的AWS服务,进而对传统IT企业造成更大的压力。

戴尔并购求规模 立足生存面向未来

也许正是由于上述以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为代表的云计算的兴起,让传统IT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业务模式并谋划转型,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对于传统IT企业这需要时间,而在过渡期的现阶段无疑生存是第一位的,而决定生存惟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规模。

提及规模,就涉及到了近期戴尔并购EMC对于其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众所周知,尽管传统科技企业都在进行转型,但支撑其营收和利润的核心仍是传统业务,具体到戴尔和EMC,与具有对标性质的企业,如惠普、IBM等相比,其体量确实过小。例如从营收角度看,EMC去年的营收为244.4亿美元,戴尔的估值营收为560亿美元左右,与惠普、IBM等接近千亿美元的营收相比,确实不是一个级别,尤其是与惠普相比(由于IBM已经没有PC业务,且偏重于软件,所以戴尔更直接对标的企业应是惠普),戴尔和EMC在由服务器和存储为主要构成的企业级业务上均存在明显的短板。

例如EMC在存储上虽然领先,但在服务器业务上几乎是空白,戴尔虽然都有存储和服务器业务,但与惠普相比均处在下风。例如在服务器市场,据Gartner的统计,今年第二季度惠普无论是在营收还是市场份额上,均领先于戴尔。其中在市场份额上,惠普为21.7%,戴尔为18%;营收上,惠普为25.2%,戴尔为17.4%。而据IDC的统计,在存储市场的营收份额上,惠普也以16.2%领先于戴尔的10.1%,与排名第一专攻存储的EMC差距仅为3个百分点,即2.62亿美元。更为关键的是,在存储营收上,惠普同比增长8.7%,而EMC和戴尔则同比下滑了4.0%和2.9%。从这个对比和趋势可以看出,无论是戴尔还是EMC,在服务器与存储市场的单打独斗均无明显优势,尤其是戴尔,在上述两个市场与惠普均存在差距,而在并购EMC之后,至少让戴尔在存储市场(例如营收上)远远超过了惠普,并以此在服务器和存储市场与惠普的角逐中找到了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从整体营收的角度,戴尔并购EMC之后,其年营收有可能达到800亿美元,与之前各自独立的戴尔与EMC相比,其体量上已经与惠普、IBM处在了同一阵营。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戴尔并购EMC之后,还会在存储市场拉开与IBM的差距,对于此前将x86服务器卖给联想之后,一直有传闻称IBM下一步可能会将其存储业务出售的IBM在存储市场的信心将是一个打击。如果未来IBM真的如传闻般将其存储业务出售的话,在存储市场,戴尔无疑又少了个竞争对手。而另据分析称,由于戴尔并购EMC,另外一家存储厂商NetApp也有可能被思科或者甲骨文并购,届时存储市场对手的不断减少,将会更有利于戴尔。

如果说上述是戴尔在传统科技巨头转型过渡期利用并购做大规模,而与惠普、IBM等量竞争降低自己被淘汰风险的话,那么此次并购EMC对于戴尔立足和把握未来产业趋势也无不裨益。

“EMC目前采用EMC联邦(EMC Federation)的运营模式,包括EMCII、VMware、RSA和Pivotal4家公司。其中VMware、Pivotal和RSA代表的虚拟化、云存储和大数据平台才是未来存储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为何VMware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其去年营收已超60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且市值已占EMC总市值的近75%的主要原因。”某业内分析师告诉记者。

由此可见,戴尔并购EMC近一半的钱是花在了VMware上,联想到2014年EMC进行包含拆分、售出等多个选项的评估,EMC股东对冲基金 Elliott Management Corp一直敦促 EMC 分拆拥有80%股权、市值高达340亿美元的VMware以提升股东价值,也彰显出VMware未来的价值。另外,在Gartner Symposium对于未来3年相关企业对于产业发展加速性和抑制性的可视化分析中,虽然戴尔、EMC、惠普、IBM等多数传统科技企业均集中在抑制性范围内,但VMware却在加速性范围内,且名列前茅。这似乎再次验证了戴尔并购EMC(包括了VMware)对于其未来的价值。

传统IT企业云转型 三足鼎立成一足

当云计算成为趋势之时,传统IT企业除了采用上述戴尔并购EMC之类整合之外,也在针对云计算推出整合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及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何市场分析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注:Synergy长期跟踪云基础设施设备市场,它选择的厂商包括:硬件制造商惠普、思科、戴尔、IBM、EMC、联想和甲骨文,软件供应商微软和VMware,以及其他一些提供构建云或管理云的云软件供应商)很早就推出有关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和软件集合在一起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设备统计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些统计中,惠普、思科、戴尔、微软、EMC、VMware、甲骨文、联想等这些传统科技巨头的竞争你来我往,进而促进传统科技巨头在云计算产业中与亚马逊和谷歌等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作为传统科技巨头的IBM、甲骨文、微软等在云计算市场的增速相当迅猛。例如在过去的2014财年,IBM云业务增长幅度达到60%,今年其云业务有望超过77亿美元;甲骨文最新财报显示,其今年云业务的增速将超过专门的云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达到23亿美元;微软更是按照营收计算已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云计算提供商,实际上在目前云计算市场中(主要是公有云)的前四大企业中,传统科技巨头已经占据两席(微软和IBM)。

另据市场研究公司451 Research对17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报告称,许多企业对公共-私有云的混合模式感兴趣,在它们自己的服务器上运行最重要的商业应用,在需要的时候访问IaaS提供商的服务。而通过利用混合云架构,50%的受访者把应用/数据由公共云中迁移到私有云中,而混合云(主要是私有云)恰是传统科技巨头的优势所在(因为亚马逊、谷歌的云服务更多是公有云性质的服务),这意味着传统科技巨头在顺应云计算市场需求的同时,在未来很可能会抢夺基于公有云服务的亚马逊和谷歌等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在目前的云计算市场,以亚马逊、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和以微软、IBM、HP、甲骨文、思科等为代表的传统科技巨头,以及以AT&T、Verizon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企业,已经形成公认的云计算的三大阵营,传统科技巨头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云计算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

猜你喜欢
戴尔惠普巨头
海里的巨头蝌蚪
戴尔新品发布 全方位提升混合办公体验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近期将评测机型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科技巨头的未来:科技巨头为何应该害怕欧洲 精读
莫夫里太太家的怪物
石化巨头35年成长记
值得安利 ZUKZ2 Pro
惠普增加裁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