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邹志磊:FMC2.0趋势凸显现阶段处黎明前的黑夜

2015-03-16 07:34黄海峰
通信世界 2015年30期
关键词:宽带运营商华为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华为邹志磊:FMC2.0趋势凸显现阶段处黎明前的黑夜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邹志磊

视频特别是超高清视频及其相关应用的规模普及,放大了人们对带宽的需求。业务创新将推动融合运营,MBB、FBB、超高清视频、智慧家庭融合运营等将有助于提升运营商和用户的价值,面向FMC2.0的融合运营将成为新常态,这些终将对电信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

谈到电信运营商的挑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运营商语音业务面临OTT冲击,收入增长遇到天花板。另一方面,运营商进一步建设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投入巨大且回报周期长,因此对继续全力投资宽带基础设施犹豫不决。

这是事实。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是摆在电信运营商面前的一道难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表现得很悲观,认为运营商前景黯淡;另一些人则认为机遇无限。

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服务了全球绝大多数运营商,从以往的行业追随者到如今的领路人、开拓者。那么,华为是如何看待电信业的未来前景,如何帮助电信运营商赢得未来成功?

近日,华为运营商BG总裁邹志磊接受了《通信世界》记者采访。他并未像记者预料的那样认为通信行业困难重重,而是认为:运营商移动和固网业务尽管面临挑战,但未来发展“一片光明”,蕴含诸多机遇。

按照邹志磊的话说,FMC2.0(固定宽带FBB+移动宽带MBB+内容Content,此处“C”升级为内容,而以前指融合Convergence)将成为发展趋势,全球许多领先运营商如英国电信(BT)、韩国电信(KT)等已在积极实践;4K超高清视频业务将成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并且处于黎明前的黑夜,“井喷之日”可期。

邹志磊提出这样判断的原因是什么?FMC2.0成为趋势后,运营商又该如何抓住其带来的机遇?视频产业涉及网络、平台、内容、终端等不同层面,各自进展和应对之策是什么?

视频将成运营商“基础业务”

以往运营商的主要业务是基于宽带基础网络的话音、短信、宽带接入、流量等,视频业务并未成为运营商的关注焦点,主要因为那是OTT厂商以及广电运营商的“菜”。但随着宽带提速,情况发生变化。

“整个世界都开始走进宽带化,同时我认为我们也将逐渐步入视频化的社会。目前网络流量中70%左右都是视频,而且这个比例还在继续上升。”邹志磊表示。言下之意,视频业务占据管道流量的主体。

回顾视频业务的发展历程,业界首先会想到IPTV。很多传统固网运营商都开展了IPTV业务,在视频业务方面有一定成绩,但是目前受到OTT视频业务的冲击,遇到了业务模式单一、捆绑销售难度增大等问题。

而类似“丰富内容、提升体验、实现视频无处不在”的模式可以打破该困境。比如4K超清电视,可以大大提升用户观看视频的体验。一些人提出疑惑:4K业务是否有必要,是否能成为用户刚需。

在邹志磊看来,用户享受了4K高清视频之后,将无法忍受传统低清晰度的视频;享受了高保真的音乐,也会无法再忍受失真严重的音乐。

除了IPTV娱乐视频,还有更广泛应用场景的通讯视频和行业视频。人类获取外部信息70%来自于眼睛,视频传递信息的效率是语音文字的几何倍数。

邹志磊举例表示:3位在不同城市的朋友,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聚在同一间客厅观看精彩足球比赛,现场一起欢呼共同评球的体验,对用户吸引力绝对不小。

在网上购物,你想买件衣服要看穿衣效果就只能浏览图文。倘若直接播放模特视频或是提供虚拟试衣功能,肯定比传统模式强。这种极佳的体验必然倍增购物网站的吸引力,提升企业业务量。

与此同时,教育、医疗以及相当多垂直行业的智慧应用都是基于视频。BYOD和Video Conference(视频会议)也是基于视频,而美国仅推行这些应用每年就能节省一亿桶原油。“无人机之所以能‘火’起来,很大原因是因为人们可以借此方便的实现航空拍摄,获得更多角度的视频。”邹志磊指出。

除了人与人的交互,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物”需要“看到”视频,例如无人驾驶技术,就需要把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直接传递给机器加以分析决策。

邹志磊介绍,在ITU2015展上匈牙利一家企业就展示了无人驾驶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连这种小企业都投身到无人驾驶中,可见视频确实将成趋势,因而蕴含巨大机会。”

“视频一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下一代通信一定基于视频业务。”通过上述分析,邹志磊判断:在不远的将来,视频将无处不在(Video Everywhere),贯穿人的一生,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

可以看到,英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BT全力投入视频内容建设,于2013年在英国全境发布16M以上的超宽带业务(SFBB),之后又拿出20亿英镑,分别购买“英超”和“橄榄球赛”的版权,并尝试性开通BT Sport频道。目前BT的积极尝试已取得卓越成果。

除此之外,西班牙电信、德国电信、阿联酋电信(ET)及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都纷纷投入视频业务。他们均认为,视频是填充管道的“肉”,将成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

随时随地视频:FMC2.0成发展趋势

“行业走到今天,不得不开展FMC。”邹志磊表示。据了解,业界此前频繁提及FMC,那时FMC属于1.0阶段,更多强调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可是固定网络架构和移动网络架构存在较大差异,双方无法在根本上实现融合。

在业务方面,此前FBB和MBB的业务发展尽管有交织,如业界提出三重播放(Triple-Play)等概念,但应用并不多,也未成为主流。而作为FMC重要驱动力,视频业务此前只是运营商“增值业务”,并非重点。

回顾整个宽带网络发展历史,在3G时代,几乎主流的运营商都聚焦移动宽带,如果没有基站等方面的投入和移动话音业务开展,市场经营都会遇到挑战。

这是因为移动业务高速发展,能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现金流。而运营商另一支柱业务固定宽带,则显得逊色太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在此背景下,很多运营商转投移动业务阵营,甚至卖掉固定宽带业务。

因此我们看到,很长一段时间通信业各方聚焦MBB,除了3G,4G也得到规模建设,甚至超前的5G研究都迅速兴起。但在运营商享受LTE带来的“流量红利”时,新的危机悄然而至。

统计显示,80%的移动数据流量其实来自于室内,传输网里的流量以每年50%的速度高速增长。如此一来,运营商不得不再次提升室内移动网络覆盖,提升网络容量,以应对流量剧增的挑战。

获得更多频谱资源是运营商解决容量挑战的“法宝”,但也遇到了新问题。邹志磊介绍,与之前无线频谱价格低廉的情况不同,如今各国频段迅速升值,拍卖价格越来越高,海外诸多运营商对频谱资源有点“消费不起”。

此外,运营商移动业务一直享受的“人口红利”也渐入尾声。比如在我国,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13亿,确实遇到增长的“天花板”。

在此背景下,业界调转目光,开始重视固定宽带,毕竟用户产生的大部分流量来自室内,而室内覆盖是固网的长项。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大力投资固定宽带建设,提升家庭接入速率。

日韩美等领先运营商均提出国家宽带战略,大幅度提升宽带接入速率。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在“宽带中国”战略驱动下,加大了固定宽带网络的投入。甚至一些欧洲固网运营商的用户ARPU值大于移动运营商的。

与此同时,固定宽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视频业务的促进。邹志磊表示,未来运营商业务不再以短信和语音为主导,视频业务将成为基础业务,如果没有强大固定宽带支撑高体验要求的4K等视频,运营商就很难获得商业成功。

当然固网业务受青睐并不意味着移动业务“失宠”,随时随地的视频业务体验,需要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如今各种终端设备、最终用户的多元接入需求,已经把固网和移动网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FMC已成为重要的趋势。”邹志磊表示。

近几年,欧洲掀起新一轮并购和业务重组的潮流,无线运营商、固定运营商以及有线电视企业互相渗透。比如BT早先卖掉了无线业务,现在又花费190亿美元并购无线运营商EE,以布局FMC,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无缝视频体验。

总之,FMC2.0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视频体验,让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且满足监管部门发展国家宽带的战略的诉求。

用户体验:视频业务成败关键

既然FMC2.0成为趋势,运营商如何把握这个趋势?在邹志磊看来,体验为王的时代除了随时随地,宽带网络速率也十分关键。未来4K、8K、多角度MV以及虚拟现实等业务,都需要更高的宽带加以支撑。

“视频应用与体验效果密切相关。未来移动网络中高清视频将无处不在,从720P到2K、4K甚至更高。高清视频是一种端到端的体验,离不开宽带网络支持。”邹志磊表示,没有人喜欢开启耗时、总是卡顿以及有马赛克的“高清视频”。

因此,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业务服务,都应该抓住视频用户体验去开展,“更好的视频用户体验一定需要一个更好的宽带网络”。

据了解,华为每年依然将收入的12%以上、60多亿美元投入到创新技术研发中。邹志磊解释,华为认为高清视频等业务对带宽提出了巨大需求,华为看好宽带的未来发展,愿意与运营商一起开拓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这也是华为持续投入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研发的原因。”

事实上,为了更有效地拓展“数据红利”和“信息红利”,华为认为运营商需要对外提供“ROADS”的用户体验,即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服务自助(DIY)和社交化(Social)。而视频业务同样需要实现“ROADS”体验。

在把视频构建为基础业务的过程中,运营商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评估视频的质量以及判断用户的使用体验方面并没有统一标准。

为此,华为发布了视频体验衡量体系评价标准U-vMOS(video Mean Opinion Score),为视频行业提供统一的跨屏、跨网、跨业务的视频体验衡量体系评价标准,使得视频业务能够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下,实现更快速稳健的发展。

“华为在视频业务领域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视频质量保障,协助运营商提供极致体验的视频业务。”邹志磊表示。

对高体验视频业务的支撑,华为已携手运营商围绕视频构筑最佳体验的承载网络。如四川电信联合华为公司共同开展了4K超高清视频业务的探索,将“光纤宽带”和“4K超高清视频”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国内首个4K超高清视频业务的商用部署。

相比而言,国内运营商还面临更多的视频内容监管方面问题。好消息是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将从政策层面大力促进视频业务的发展。

邹志磊表示,除了宽带建设,在内容方面国内运营商可以尝试与广电、OTT等领域内容提供方加强合作。四川电信4K电视的成功也吸引不少地方运营商仿效,正着手搭建视频业务承载网络。

黎明前的黑夜:需政府和监管机构支持

当然,FMC2.0同样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如FBB和MBB体验及商业模式的差异等。此外,固定宽带建设难度大、投资回报周期长;而移动频谱也将逐渐稀缺。

邹志磊因此呼吁,FMC2.0的实现还需要各国政府和电信监管机构的鼓励和支持,在非通讯基础设施协同、路权开放、频谱资源释放、频谱规划便利使用等领域需要政府推动与改善;一些偏远区域还需要资金补贴实现宽带覆盖,以改善当地的基础环境。

“尤为重要但是频谱是助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资源,更多频谱不仅可以加快个人和家庭宽带的普及,还可以支持物联网(IOT)产业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ICT的创新。我们呼吁通过加大频谱供应,调节合理的频谱资费。”邹志磊表示。

事实上,FMC2.0的实现离不开网络、平台、内容以及终端芯片等产业链环节的合作。而华为公司早已提供相关网络和平台解决方案,业界熟知的BT和KT等视频业务拓展成功的运营商,其基础网络构建都有华为的支撑。

在内容方面全球发展迅速,比如今年4K视频生产的内容是去年的两倍。华为也在积极参与全球视频资源的整合,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内容平台,减少运营商获取内容的阻碍。

至于终端方面,4K电视等终端已逐渐成熟,大规模推广主要受限于宽带和内容,而全球运营商都在全力推进中。

基于这样的背景邹志磊判断,FMC2.0已经到了黎明前的黑夜,“井喷”就在2016年。因此,在视频成基础业务的前夕,运营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行业必须要有人站在未来看现在。此时加大在宽带基础网络、商业模式构建等方面的投入,将为未来实现视频基础业务转型,铺垫成功的道路。”邹志磊最后表示。

猜你喜欢
宽带运营商华为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装宽带的人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