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标识文化与地铁商圈经济关系探究
——以西安地铁为例

2015-03-17 11:13
中国商论 2015年12期
关键词:西安文化

地铁标识文化与地铁商圈经济关系探究
——以西安地铁为例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史娜

西安是一座活着的古城,也是一座极具吸引力的新城。西安地铁工程是西安市历史地位与现代作用的集中体现,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点,是一个良好的交融契机。西安地铁的修建,以及西安地铁内部所宣传的文化对西安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通过走访西安的地铁,分析其内部文化与其经济之间的关系。

地铁文化 西安 经济利益 关系

地铁文化的存在是因为地铁交通的存在而存在的都市文化,也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而发展的都市文化[1]。王伯瑛指出: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

到访西安北大街站、钟楼站、小寨站、北客站、五路口站、朝阳门站、康复路站共七个站点,惊叹于站内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怀于西安人民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对未来发展的渴望。

1 西安地铁文化与环境的分析

1.1 地铁出入口

地铁的出入口是连接外界与乘坐地铁的媒介,它把外面与地下乘铁联系起来。乘坐地铁必然要通过地铁的出入口。它相当于地下和地上之间的“门”。因此西安地铁把门的概念加入到了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上。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门的样式是有很多样式的。而且西安还是一个古都,更加继承了中国“门”的传统类型。中国门的特点是充满威严并且不失简洁。在西安地铁公园站、北苑站的出入口设计中,把西安城墙的颜色神韵加入其中。对于宣传西安的古城文化和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西安地铁出入口方案设计中,不仅把门的表象加入其中,并且加大了对门的深度理解。西安的过去和现在都通过地铁出入口的颜色和形体设计展现出来。传统回纹窗把地铁红色的门和弧形的玻璃连接起来,如流水线一样自然流畅。整个设计具有古代文化的气息又有现代文化的特点。使得地铁出入口具有明显的标志性特点。

1.2 站厅文化墙

到达地铁通道的尽头便走进了西安地铁的站厅,整堵文化墙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和现代的时尚气息扑面而来,临近细看,慢慢发现壁画表现的都是西安人所熟知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2号线是以唐风为主题并且贯穿南北的线路,它作为西安的主轴线设计了23个站点。其中换乘站有行政中心站、北大街站、钟楼站、永宁门站、小寨站5个,在换乘站流动人口数量比较大,可以很好地作为宣传地铁文化的地方,所以它们可以作为设计的重点。这次到访的7个站点中涵盖其中三个站:北大街站,钟楼站和小寨站,另外考察了五路口站、朝阳门站和康复路站,北客站没有文化墙的设置。

北大街站不但是目前地铁中正在运营的唯一换乘站,其特殊性还体现在拥有两幅壁画上面,其他车站都是一幅。这两幅壁画的名字分别叫《百变》和《尽染秦林》。

《百变》是歌颂、弘扬唐风遗韵的文化性题材。金属质感的高浮雕人物与大理石质感的浅浮雕的唐服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有唐装雍容华贵的画面美和现代人物曼妙多姿的线条美,霓裳羽衣交错之间尽显传统和时尚的气息。

钟楼站是直通古钟楼景点的地铁车站,地处钟楼以北,是西安的中心坐标,日客流量较大,是地铁站点中宣传西安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因临近西安的易俗社(陕西伶学社,著名秦腔科班),文化墙被命名为《大秦腔》。该文化墙有三个部分内容:一为四幅秦腔脸谱(做成灰色背景部分),二为鲁迅当年为西安易俗社题写的“古调独弹”四个大字(古调独弹,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难觅知音同道,位于彩画之间,起到穿插的作用),三为著名秦腔四部戏剧的造型(为彩色浅浮雕,造型突出,传统戏曲设计,稍带漫画的Q感)。

五路口站是火车站与朝阳门站之间的枢纽车站,位于五路口的十字路口处,并与解放路交汇。文化墙主题便得名《解放西安》。“解放西安”通过庆祝解放西安胜利的热烈场景,以团花锦簇为背景,以军民互相交织的人群为刻画重点,以头戴白色毛巾、腰系大鼓、面带笑容的陕西农民团团围绕着戴安全帽的工人和扛枪的军队为人物的主要排列形式,反映了爱国主义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3) 将液压油管路上的90°直角弯头全部换成平滑过渡的大弯头,从流体力学的角度看,平滑的大弯头产生的压损小于直角弯头所产生的压损。

朝阳门站位于西安市新城区。文化墙主题:《旭日东升》。朝阳门地处西安城墙的东段,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西安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朝阳门站的文化墙以红、绿、灰为主打色,描绘了人们在朝阳门附近迎着红彤彤高升的太阳和绿树晨练的景象,21世纪的新新人类在古城门前锻炼的这一幕,彰显活力、健康、积极的意义。

康复路站的文化墙主题《白衣天使的温馨笑脸》,通过白衣天使与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相搭配,和平鸽飞翔于绿林间,象征着绿色、生命、健康、和谐。画面两侧是幸福家庭的剪影,映射出幸福美满的好生活。

文化墙有金属工艺的、现代工艺的、陶瓷的、花岗岩的,都是不燃材料,以壁画形式出现,基本上不占用地铁站内的空间,但却突出了西安的古都风韵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1.3 车站标识

车站标识根据车站附近的古建筑、新建筑等代表性建筑,运用抽象与具象的手法,以及毛笔字体的提名手段,为每一个车站赋予了独特的标识。

例如朝阳门站,车站标识为西安城墙朝阳门及升起的太阳。小寨站,车站标识为西安国际贸易中心主体建筑和小寨环形天桥。康复路站,车站标识为象征医疗与健康的十字、双手和被托起的心脏。站台支柱花纹,每站各不相同。属于天花板的“藻井”设计。

中国宫殿式建筑,涂画文彩的天花板,谓之"藻井",又称"绮井",是一种装饰用的图案,在敦煌壁画中就有许多藻井图案,井然有序,光彩夺目。它的形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由这个部分产生精美华丽的视觉效果。藻井是中国建筑民族风格在室内装饰上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

站台座椅侧面是铜车马,正面是西安地铁的LOGO,表现古今的宣传重点。

1.4 公益广告文化传播

调研过程中,主要对地铁所处的地理位置,人群流动特征,所在位置的周围环境为对象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地铁里面的广告文化是跟周围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广告是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合作的经营模式,其中政府规定广告场所和主题,企业投资建设,这样西安地铁就起到了全面宣传西安文化和西安历史的作用。这使得西安地铁成为承载西安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于宣传西安的历史文化和促进西安的旅游及地铁周边的环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这样在人们乘坐地铁的过程中既可以受到西安历史文化的熏陶,也会对西安的环境加深理解,甚至会激起深层次理解的想法。

此外,西安地铁内部的设计具有与历史相呼应的特点。其设计是采用西安过去具有代表和良好意义的历史元素,用现代设计手法设计广告,利用颜色刺激视觉使环境得到完美补充,这样地铁内部的公益广告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营造了浓郁的充满人文气息视觉空间,也使得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很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由于其中的设计跟地铁所在的位置环境有关,乘客可以通过观看广告而了解其所在的地理位置。

除此之外,地铁内部广告的布局具有鲜明的视觉特征,既展现了西安的文化又能够明显地区分地铁内部各部分的作用,在路线上也对于乘客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地铁内部的设计不仅要在视觉上鲜明有层次感,还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广告设计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在展示地铁文化的时候具有自身的优点,比如样式多样宣传作用于美化空间并存。由于地铁的广告设计是以西安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但是又不是统一不变的,这种变化是随着现代人的审美可以做出相应变化的,以适应现在的市场需要和人的心理需要;在所宣传主题的内容与数量方面不会固定不变而是分时段进行更替,既可以充分宣传广告内容,也可以提高对地铁有限空间资源的利用率。这些将西安地铁的环境在实用性和文化性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2 地铁文化与其周围的经济的关系

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化的直接产物,使得文化的作用除了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之外,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文化。文化对政治、经济的渗透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就越突出。随着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文化与政治、经济日益一体化,文化力与经济力、科技力、政治力、军事力、保障力等共同构成综合国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的文化与其周围所带起来的经济一样,地铁里所含商业是经济基础,地铁文化是上层建筑,发展经济就是带来文化上的突破[3]。

西安是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古都,建立了很多朝代并且历史悠久。它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是中国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文化底蕴深厚,地表、地下历史遗存丰富,温厚古朴的城市形象由来已久、深入人心。

西安也是我国拥有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随着地铁的建立和交通的发展,也形成了以地铁为中心的商业圈。

地铁广告文化所带来的效益尤为重要。地铁作为重要交通手段其媒介传播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创造了很多经济效益。地铁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地铁广告就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像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等这些大型城市的地铁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用广告来增加收入并且根据其效益吸引传播公司投放广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间接地影响了地铁周围及所在市的经济。

地铁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如西安小寨站地处城南小寨商圈,位于雁塔区,也是旅游胜地,客流量大站,3号线开通后将是2号线与三号线的换乘车站。小寨文化墙用一幅唯美的《侍女琴箫图》向人们展示了端庄稳重的乐者风采,整幅作品以明暗对比的手法,凸显了在如夏花烂漫的背景下,几位女子深情鸣奏,像是在诉说心事,也像是用心感受音乐的美妙。在作品前部是几位现代乐者,他们以生动的神情和活力的姿态,把小寨商圈作为年轻人购物天堂的地位展现的淋漓尽致。整幅作品层次分明,明暗对比强烈,设计构思巧妙,把古今文明的历史沿革和沟通交流,以独具匠心的手法表现出来,更加凸显古城西安的文化魅力。促进地铁旅游业的发展。

一方面,地铁出入口流量增加,加大了对西安市的宣传,同时对即时消费和旅游需求的增加,其商业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地铁通道内部所代表的地下商业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无论是投资地铁出入口站广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是地下商业都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1] 贾云平.城市地铁文化建设研究[J].城市观察,2012(5).

[2] 王伯瑛.地铁文化建设策略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0).

[3] 张越.西安地铁文化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F572

A

2096-0298(2015)04(c)-134-03

猜你喜欢
西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西安2021
Oh 西安
年味里的“虎文化”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谁远谁近?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