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长春市现代农业发展

2015-03-17 15:20吴笛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长春市现代农业农产品

文/吴笛

加快长春市现代农业发展

文/吴笛

2015年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吉林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在农业发展史上属于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这主要是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加以划分的。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阶段,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范畴。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其本质包含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总之,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一、制约长春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制约长春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速度较慢,集约化、规模化经济效益没有得到体现。国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正在逐步推行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但推进速度还是太慢,土地流转期限依旧太短,因为土地的分割生产,导致规模经营效益难以显现。2014年长春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三十多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流转期限在一年的占比较大,再加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入的土地被分割成块,这样十分不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流转期限短将直接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的长期投入,破坏性用地,过度开垦用地现象将会出现,这将造成对土地的挤压式经营。

二是农业生产要素呈现双低走势。长春市发展现代农业,目前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要素呈现出双下降走势,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下降上。首先,长春市为了保证粮食产量,黑土地的化肥使用量在持续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极少甚至没有,这就直接导致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兴起,城镇规模的扩大,大量的农用耕地被占用。虽然国家“占补平衡”措施保证了耕地指标,但补充上来的土地,质量已经下降,最终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使现代农业的发展丧失了后劲。其次,在人力资源要素方面,在乡务农的劳动力素质呈现出结构性下降的趋势,留乡务农的农民年龄偏大,以老年人,女性居多,并且务农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下降。现有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劳动力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的要求,特别是在接受新事物、应用新技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三是农业经营资金瓶颈问题严重。农业经营资金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讲,他们往往规模大,投入高,对金融机构的依存度高,不同于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方式。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供给水平仍然偏低,贷款难的问题依然严峻,这也是目前吉林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长春市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对策选择

(一)巩固农业基础,强化现代农业装备建设

切实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在数量上要保护住耕地红线,加大对耕地的质量建设,在长春市继续实施“沃土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议政府对承包地实行有机肥最低施用量制度,以培养提高东北黑土地地力,保护长春农业生命线。

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问题。以优化农机具结构为切入点,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尽快提出符合长春市农业发展实际的农机具优化配套方案,并以此指导全市的农业机械化工作。政府可以改进农机具补贴制度,以此调控长春市农机具的结构,推进全程机械化进程。

(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面向长春市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发展的客观需求,重点围绕农作物超高产育种和栽培、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构建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步伐。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除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外,应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向农业科技的投资,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化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从而,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用于长春市农业科技的创新。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长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从而把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到了新的成长阶段,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升级。长春市要特别注意依靠资源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把长春市建成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在政策上应向强势企业注入资金,做到重点突破,抢占优势行业的制高点。

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注意引导农民合作社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认证等方面发挥组织和带动作用。同时,要培育社会化培育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体系。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长春市应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总量的基础上,引导瞄准市场需求,增加市场紧缺和优质特色产品的生产,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打造松花江大米、杂粮、梅花鹿等各种农产品品牌,推动长春市农业向绿色、特色和品牌方向发展。继续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培育出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的村屯和乡镇,打造若干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形成规模效应,培育主导产品。立足长春市丰富的粮食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吴笛,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

责任编辑 董金荣

F127

10.13784/j.cnki.22-1299/ d.2015.05.005

猜你喜欢
长春市现代农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登泰山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奔跑的小浪花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