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

2015-03-17 20:58黄湖滨邹欣欣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市州升级办学

黄湖滨 邹欣欣 魏 来

(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岳阳414000)

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

黄湖滨邹欣欣魏来

(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岳阳414000)

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主要有五:一是转型发展战略;二是开放发展战略;三是规模发展战略;四是内涵发展战略;五是创新发展战略。

市州电大;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转型发展战略

所谓转型,是转换办学型体的意思,即由市州广播电视大学转型为市州开放大学。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就是办学主体要在转型中谋求发展,在转型中推进发展,在转型中实现发展;这是谋求、推进和实现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首要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战略的要旨大致有三:

(一)从名不副实型体转向名实相副型体

创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市州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多年的办学发展,其办学载体和办学资源早已告别了“广播电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计算机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办学主体如果继续沿用“市州广播电视大学”这一型体办学,显然名不副实、名实脱节,也大大落后于时代;倘能尽早转用“市州开放大学”这一型体办学,则必然名实相副、名至实归,也能与时俱进了。可见,实现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有赖于办学主体从名不副实型体转向名实相副型体。

(二)从相似大学型体转向现代大学型体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市州电大的办学型体包括办学架构、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大体上介于大学与中专之间,中专元素占比大,大学元素占比小,顶多算是相似大学型体。而以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为契机,正能实现办学型体转向现代大学、回归现代大学,真正实现办学架构大学化、管理体制大学化、运行模式大学化。可见,实现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有赖于办学主体从相似大学型体转向现代大学型体。

(三)从一主一从型体转向一体多元型体

综观和回望市州电大30多年的办学实践,在相当长时期内,多数市州电大的办学型体基本上属于“一主一从”型,即以远程开放教育(学历教育)为“主”,以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为“从”。而由市州电大转型升级而成市州开放大学,理当坚持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包括网络教育)为主体,以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网络教育为多元[1];换言之,市州开放大学的办学型体属于“一体多元”型。可见,实现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有赖于办学主体从一主一从型体转向一体多元型体。

二、开放发展战略

开放,是开放大学的核心基因、根本底色,是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主旋律、主动力。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就是办学主体要在开放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推进发展,在开放中实现发展;这是谋求、推进和实现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开放发展战略的要素大致有四:

(一)对教育对象的全纳性开放

市州电大创办之初,主要是对部分在职成人进行学历补偿教育,后来发展到在举办学历补偿教育的同时,对有需求的在职成人进行非学历继续教育。此外,也有少数市州电大参与或举办针对未成年人或准职业人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可见,此前市州电大的教育对象并不是那么开放的,至多也是有限开放的。而伴随着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市州电大应当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需要,求实进取,大胆创新,在继续办好针对成年人、职业人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针对未成年人、准职业人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逐步把教育对象拓展到少年儿童、待业青年、下岗职工、退休老年人、党政干部等群体,逐步展开基础教育支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网络教育等。总之,要着力实现对教育对象的全纳性开放,积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二)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性开放

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应当从过去办学过程中过分依赖系统教育资源的定势中走出来,对教育资源进行利用、引进、挖掘、建设等整合性努力,充分利用系统资源,适当引进优质资源,着力挖掘地方资源,自主建设有关资源,并向学员、向学习者、向社会整合性开放这些资源,以有效开展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一体多元”教育,助推市州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总之,要着力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性开放,积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三)对教育方式的综合性开放

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应当着力克服过去教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传统、静态等弊端,根据学员、学习者的不同特点,综合性开放与运用科学、艺术、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诸如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导学约课、网上交流、线下沟通、作业训练、实践教学、社会调查、竞赛活动、考试指导、毕业论文、随岗实践等等,以不断推进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一体多元”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竭诚服务于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总之,要着力实现对教育方式的综合性开放,积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四)对教育师资的兼容性开放

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应当积极顺应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一体多元”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锐意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师资队伍实行专兼结合、内外结合、长短结合、破格聘用、跨界聘用、多层组合、多元组合等兼容性开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学员和学习者的成效感与满意度。总之,要着力实现对教育师资的兼容性开放,积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三、规模发展战略

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这四大办学要素中,规模居于首位,处于基础地位。离开了一定的办学规模,任何办学主体都难以有所作为、实现价值;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更离不开一定的办学规模的支撑。实施规模发展战略,就是办学主体要正确处理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的辩证关系,谋求、实现和确保一定的办学规模,从而竭诚服务于市州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这是谋求、推进和实现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实施规模发展战略的要义大致有四:

(一)现代远程开放学历教育规模稳中求进

现代远程开放学历教育规模是市州电大也是市州开放大学办学规模的主体和重头戏。市州电大实施规模发展战略,成功地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首先必须确保现代远程开放学历教育规模稳中求进,即在稳定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力求有所进步、有所增长。为此,办学主体应当积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成人教育生源减少、成人教育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境况,主动适应市州产业升级、社会转型、市民终身学习的实际需要,着力加强招生宣传,不断完善招生服务,努力挖掘生源潜力,切实改善生源结构,确保现代远程开放学历教育规模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增长,从而有效实施规模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二)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量”“质”齐升

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是市州电大也是市州开放大学办学规模的重要一极。市州电大实施规模发展战略,成功地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必须确保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数量”与“质量”一齐提升、增量扩面与提质增效同步实现。为此,办学主体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地方发展、职场发展、职业发展的潮流、趋势与规律,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技术、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精心策划、及时衔接、着力开发、有效推进有需求、有价值、可复制、可持续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确保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数量”与“质量”一齐提升、增量扩面与提质增效同步实现,从而有效实施规模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三)终身教育特别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规模逐步做大

鉴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列为战略目标,开放大学包括市州开放大学将义不容辞地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2]。因此,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应当以终身教育特别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作为自己办学的重要使命和办学功能的“重要一元”,切实把终身教育特别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规模逐步做大,着力构建市州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努力践行“让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的信条,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人人乐学”[3],为构建市州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规模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四)干部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等其他教育规模适度发展

干部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等其他教育规模也是市州电大(市州开放大学)办学规模的重要一极。市州电大实施规模发展战略,成功地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应当确保干部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等其他教育规模适度发展。为此,办学主体应当紧密结合市州经济发展状况和行业发展特色,用心找准市州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场所的需求点,积极顺应加强市州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切实办好中高等职业教育并维持其相应的办学规模,着力推进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并逐步扩大其办学规模,适度发展其他新兴教育项目,从而有效实施规模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四、内涵发展战略

无论是对市州电大来说,还是对市州开放大学而言,内涵都是其生命,内涵发展都是其发展的核心战略。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就是办学主体要始终聚焦内涵谋发展,建设内涵助发展,提升内涵促发展;这是谋求、推进和实现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核心发展战略。实施内涵发展战略的要点大致有四:

(一)在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管理服务中聚焦内涵

加强专业建设管理服务,加强课程建设管理服务,是市州电大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关键举措。在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管理服务中聚焦内涵,是市州电大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成功地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核心环节与关键举措。为此,作为办学主体,一方面要切实加强、不断推进、锐意创新专业建设管理服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地方产业行业发展、支持学习者学历素质提升、助推地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精选和调整专业设置,参与和丰富专业建设,改进和完善专业管理,做实和做优专业服务;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不断推进、锐意创新课程建设管理服务,把握“坚持人才标准、顺应职场要求、减轻学员负担、增强实战功能”的价值取向,精选和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参与和丰富课程资源建设,改进和完善课程教学管理,做实和做优课程教学服务。

(二)在改革教育教学培训方式方法中强化内涵

大力改革、锐意创新教育教学培训方式方法,是市州电大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着力点之一。在大力改革、锐意创新教育教学培训方式方法中强化内涵,是市州电大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成功地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重要一着。为此,作为办学主体,一要大力改革、锐意创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和逐步推行“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天地网’结合式网络教学环境为平台,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综合应用,导学、自学、助学、督学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管理、监控和评估,全方位研究、高效度解决开放教育教学深层次的问题;二要大力改革、锐意创新非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培训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和逐步“以学员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员优势为立足点、以师生共进为着眼点、以教学互动为着力点”的教学培训模式,切实加强非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培训过程的设计、组织、管理、监控和评估,认真研究、切实解决非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培训中的问题;三要大力改革、锐意创新其他教育教学培训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和逐步适应准职业人心理特点、干部远程学习特点、市民社区学习特征、老年学习特色的教学培训模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干部网络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教学培训的水平与质量[4]。

(三)在提高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中彰现内涵

着力保障、切实提高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市州电大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加强内涵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与着力点。在着力保障、切实提高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质量和水平中彰显内涵,是市州电大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成功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环节。为此,作为办学主体,一要潜心研究、准确把握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知识基础、能力水准、心理特点等情况,为提供热情、周到、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奠定基础、作好准备;二要悉心探索基于网络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准确把握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内容、基本方式、基本方法与基本规律,切实提高学习支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精心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绩效评价模式,尽力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个性化的学习绩效评价服务。

(四)在增强“一体多元”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中提升内涵

不断增强、持续提高“一体多元”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也是市州电大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着力点之一。在不断增强、持续提高“一体多元”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中提升内涵,也是市州电大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成功地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作为办学主体特别是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广大专业教师,一要强化科研意识,端正科研动机,把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作为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和推进;二要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研环境,舍得在科研条件改善、科研课题申报、科研活动组织、科研团队建设、科研成果发表奖励和转化等方面,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三要创新科研管理,磨砺科研精兵,从完善科研政策、组建科研团队、立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出版科研专著、推广科研成果等环节创新科研管理,磨砺和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科研精兵;四要激励科研成果,激化科研效应,通过对科研课题、科研论文、科研专著、科研团队、科研先锋等成果和要素的肯定、表扬、表彰、奖励,不断激化科学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引领、支撑、推动等积极效应[5]。

五、创新发展战略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6]。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谋求、推进和实现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点大致有四:

(一)创新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办学理念往往决定办学思路,创新办学理念能够引领学校发展。创新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是市州电大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着。为此,作为办学主体,一要创新价值理念,引领行为选择,在创新中树立“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学员成长、服务教工幸福”的价值理念,从而引领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科研管理等行为的选择;二要创新教育理念,引领教学实施,在创新中树立“引导成长、支持成才、激励成功”的教育理念,从而引领教育教学培训支持服务的实施;三要创新学习理念,引领学员成长,在创新中树立“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人人乐学”的学习理念,从而引领各类学员和学习者的成长成才与满意快乐;四要创新管理理念,引领学校运行,在创新中树立“管理就是引导、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促进”的管理理念,从而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态运行;五要创新绩效理念,引领事业发展,在创新中树立“社会效益为先、经济效益为辅、教育效益为本”的绩效理念,从而引领“一体多元”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创新办学项目,服务地方发展

有价值、可持续的办学项目往往支撑着学校发展,服务着地方发展。创新办学项目,服务地方发展,是市州电大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着。为此,作为办学主体,一要着眼地方发展需要,创新策划办学项目,始终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性地策划、申报、获批有特色、有价值、可复制、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办学项目;二要紧贴地方发展实际,创新实施办学项目,紧紧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创新性地启动、实施、展开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办学项目;三要服务地方发展要求,创新推进办学项目,竭诚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对职业人、对社会人的素质要求,创新性地推进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办学项目;四要利用地方发展反馈,创新管理办学项目,充分利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反馈与信息反馈,创新性地、在更高水平上管理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办学项目。

(三)创新办学活动,激励师生发展

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办学活动往往具有很强的教育力、感染力、影响力,能够激励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创新办学项目,服务地方发展,是市州电大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着。为此,作为办学主体,一要创新办学活动氛围,激励师生意识发展,通过创新教育教学培训服务等活动的实施氛围,激励师生员工观念意识的合时发展;二要创新办学活动内容,激励师生品德发展,通过创新教育教学培训服务等活动的内容要素,激励师生员工思想品德的向善发展;三要创新办学活动形式,激励师生思维发展,通过创新教育教学培训服务等活动的形式载体,激励师生员工思维品质的优化发展;四要创新办学活动品味,激励师生灵性发展,通过创新教育教学培训服务等活动的品质品位,激励师生员工灵性美感的和谐发展;五要创新办学活动成效,激励师生素质发展,通过创新教育教学培训服务等活动的成果效益,激励师生员工综合素质的动态发展。

(四)创新办学机制,驱动事业发展

健全而良好的办学机制,总是能够驱动办学主体的特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创新办学机制,驱动事业发展,也是市州电大着眼于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着。为此,作为办学主体,一要创新办学决策机制,驱动事业健康发展,通过创新办学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决策机制,驱动“一体多元”教育事业正确健康发展;二要创新办学运行机制,激励事业正态发展,通过创新办学育人的运行机制包括校本运行机制与系统运行机制,驱动“一体多元”教育事业实现良性发展;三要创新办学调控机制,激励事业向前发展,通过创新办学活动、办学过程的调控机制,驱动“一体多元”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四要创新办学保障机制,激励事业平稳发展,通过创新办学的政策保障、人力保障、财力保障、技术保障、服务保障等保障机制,驱动“一体多元”教育事业平稳有序发展;五要创新办学激励机制,激励事业更好发展,通过创新办学活动、办学机构、办学力量的激励机制,驱动“一体多元”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7]。[参考文献]

[1]黄湖滨.新形势下推动地市级电大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10(4):10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07-30(2).

[3]黄湖滨.开放教育初论[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17.

[4]黄湖滨.新形势下地市级电大教师面临的新要求[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18.

[5]黄湖滨.开放教育再论[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4:92-97.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2).

[7]陈美中,黄湖滨.市州开放大学构建研究[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118-119.

(责任编辑:吴克峰)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municipalRadio and TVUniversities to themunicipalOpen Universiti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the first is the developmentstrategy of transformation;the second is the developmentstrategy of open-up;the third is the developmentstrategy of scale;the fourth is the developmentstrategy of connotation;the fifth is the developmentstrategy of innovation.

[Keywords]Municipal Radioand TVUniversity;Municipal Open University;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development strategy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unicipal Radio and TV Universities to Municipal Open Universities

HUANG Hu-bin,ZOU Xin-xin,WEI Lai
(Yueyang Radio&Television University,Yueyang,Hunan 414000)

G724.82

A

1008-7427(2015)02-0003-05

2015-02-27

国家开放大学2014—2015年度委托课题“市州电大向市州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研究”(G14G2706W)。

黄湖滨(1957-),男,湖南岳阳人,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教授,研究方向:文章学、成功学、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与开放教育。

猜你喜欢
市州升级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回暖与升级
试论市州开放大学与市州电大的联系和区别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