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化建设规律

2015-03-17 21:37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运维信息化建设

企业若想管控信息化、提升信息化、驾驭信息化,必须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方能有所发展;违背规律,逆势而动,不仅难以成功,还要遭到规律的惩罚,并付出代价。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想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进一步探索信息化建设规律、管理规律、技术规律、运维规律、应用规律、效益规律,使信息化走向更加稳健、成熟、自信的发展轨道。

本质篇——信息化建设的动力与实质

企业有信息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自支撑运营管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管理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即服务,其本质是信息共享、开放交互、互联互通。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是引进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企业业务流程、运营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机制等不断优化升级,从而提高企业整体运营管控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是管理问题,信息化只是推动决策部署落地、管理精神贯彻的工具和手段,而整合企业管理、梳理业务流程,却不是信息化所能解决的。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质首先是一种管理上的变革,其次才是一种技术上的提高,“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名言反映出矛盾具有特殊性与普遍性。凡是成功的信息系统,一定是有效支持企业业务改革、管理变革,注重用户体验,提高应用实效,即利用信息化降低运营成本、减轻工作强度、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规范、提升工作质量。凡是失败的信息系统,缘由云云,总体上都只有一个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管理体制的创新问题。须知没有管理创新思路,企业即使采购了最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然而,一些企业对信息化存在着神秘化、简单化、项目化、万能化的观念误区,将企业经管理体质增效的希望寄托在信息化上,要么求大求全、追赶时髦,要么一哄而上、盲目跟风,要么追求政绩、装潢门面,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迁就于落后的管理模式,使信息化成为昂贵的装饰品,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变成了沉重负担。综上,企业切勿搞没有效益的信息化,更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规律篇——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认为,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所有事物都遵循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普遍规律。信息化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规律,这一点是由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成熟度有待提高,信息化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现状决定的。以上规律决定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全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分立到统一、从集中到集成、从系统集成到深度融合、从深度融合到持续完善的发展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循序渐进、重复而持续的实施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取得的任何实际成效都不是靠运气,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新需求不断被发现、被满足的过程,并且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客户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系统更新换代无法避免,这不代表前期信息化建设的失败,而是代表企业上一个信息化发阶段终结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信息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信息化通常涉及单位部门人员范围广,科技密集程度高,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快,投资大风险高,消耗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是一项必须有长远规划、整体规划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在战略层面进行需求分析、制定蓝图规划,在建设层面明确建设模式、确立重点项目,明确信息化的建设思路、方法、要求、路径。唯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使信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业务流程的改造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每个企业都有其独有的业务特性和管理特性。因此,企业信息化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照抄的模式。所以,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应当首先对业务管理进行全方面的自我诊断和分析定位,充分明确管理要求、业务需求、核心数据、工作流程,这样才能避免“供需脱节”。

实践证明,“统筹规划、效益驱动、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小步快跑、整体推进”,既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企业信息化提升的最佳路径和有效策略。这一点,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经验总结,甚至上升为信息化发展规律。

道路篇——信息化工作的经验与方法

(一)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1.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整体发展规划,制定统一的信息平台,搭建稳健灵活的企业级信息化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集成架构,通过规划解决信息化过程中难共享、难集成、重复建设、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问题,通过规划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聚力量与智慧。

2.坚持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衔接,信息化规划要符合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对信息化建设整体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瞻前”也要“顾后”,必须妥善处理好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避免“前任建后任拆”、“翻烧饼”式的来回折腾。

3.坚持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紧密融合,妥善处理好技术、业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好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规范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管理要求和业务需求为导向研发设计信息系统,为企业主营业务提供坚强支撑,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辅助。

4.坚持信息化建设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推动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带动企业整体运营管控水平的提升,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全员的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效率意识。

(二)信息化基础与管理

1.坚持争取领导重视支持、亲自参与。高层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决策者、企业管理变革的组织者、企业信息化规划落地的推动者,其作用的发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企业信息化需要对运营模式、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等进行一系列改造升级,涉及权利和利益的广泛调整,势必和一些习惯势力产生碰撞,从而引起个别人对信息化实施的应付、阻挠甚至抵触。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头羊”站出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管理理念将无法得到彻底贯彻。只有高层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坚定信心、亲自参与、决策部署、督促指导、带头示范,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2.坚持提高认识、全员发动。广大员工是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者、参与者、实施者,必须坚持加强全员信息化培训,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政策引导,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打造坚实的信息化建设“统一战线”。没有员工信息化能力的普遍增强,就没有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试想一下,无论多么优秀的信息系统,假设业务部门不按照规范操作或者不及时进行系统维护,数据源头或者数据质量长期存在问题,信息化应用上水平根本无从谈起。

3.坚持信息化项目严格规范管理,建章立制、明细职责、落实责任。在项目立项过程中,严格做好需求调研、方案论证、立项评审、部门会签和决策审批;在项目研发设计过程中,信息化部门和业务部门要分工协作,业务部门要明确管理要求、业务需求、核心数据和工作流程,信息化部门要明确技术架构,做好整体设计与系统研发;在项目推广过程中,信息化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做好技术测试、业务验证,试点先行,在经验总结后稳步推进。

4.坚持狠抓高素质高技能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重点加强规划设计师、系统架构师、项目管理师、信息安全工程师方面的人才库建设,加强信息化专家人才、创新人才、业务骨干的储备,加强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梯次发展、能打硬仗的信息化中坚队伍。

5.坚持标准先行,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纲领性、规范性、指导性作用,必须自觉做到重视标准、制定标准、宣贯标准、改进标准,将信息化标准要求自觉贯穿融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各个工作领域,积极运用标准规范指导应用系统规划、设计、研发、推广、运维等各个环节,提升应用系统的建设质量与水平。

(三)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1.坚持全力打造和持续优化统一平台,信息化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建立统一平台,统一平台必须具备高度的兼容性、连通性与复用性,必须能够支撑统一门户集成、流程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实现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

2.坚持统一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建设要求,实现信息系统从“系统+系统”的单线推进方式向到“平台+应用”的整体推进模式,从部门级应用到企业级应用,从竖井式建设到一体化建设格局的转变,防止新的信息孤岛,避免各自为政,防止应用竖井,避免独立性,防止“铜墙铁壁”,避免绝对化,不断提升信息系统的业务支撑度、技术集成度、应用协同度、信息共享度。

3.坚持深度分析挖掘企业数据资产,打造统一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实现“数入一库、数出一门”,以数据为基础建立统一的企业级决策中心、分析中心、报表中心、监控中心、预警中心,为企业据决策、计划、绩效、目标、对标等管理业务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数据分析服务,

4.坚持纵深开展系统综合集成,站在技术、业务、管理三位一体的角度,以业务管理为导向,围绕管理融合、应用协同、流程集成和数据共享,全方位、深层次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撑企业业务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企业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效能化管理水平。

5.坚持对原有信息系统不断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更高的应用要求,避免推倒重来,确保信息化科学可持续发展。

(四)信息化安全与运维

1.坚持信息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要不断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与责任机制,确保贯彻落实,以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和认识为根本,坚持技术与管理同步、制度与教育并行、检查与考核结合,不断健全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增强信息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持续提升信息网络安全与运维管理水平。

2.坚持运维管理常抓不懈,企业信息化部门要明确职能定位,实现由个人运维到组织运维、粗放运维到精细运维、被动运维到主动运维、技术运维向管控运维的转变,要加强对信息化设备的巡检巡查与跟踪保障,优化运维工作流程,加强运维绩效评估,提高运维工作满意度,增强系统故障的预警、预防和预测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次数,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总结

面对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企业必须树立全新的、开放的、前瞻的观念,遵循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效益作驱动、需求作牵引、技术作手段,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从业务信息化向到管理信息化的提升,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的转型。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企业信息化必定将走出一条稳健之路、成熟之路、自信之路。

猜你喜欢
运维信息化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