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法治化思考

2015-03-17 21:37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法治化网络空间舆情

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法治中国的号角,尤其是强调了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完善网络信息服务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保护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治理网络行为的重要性。这标志着法治化将作为未来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在过去八年一直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对此次全会传达的精神和网络法治化目标感触颇深,从网络安全从业者的视角,我想先谈谈对网络空间概念的几点理解。

网络空间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初期就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我国互联网正在快速地实现全民普及,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渗透,引起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但也给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家战争的新阵地,国际争斗中最常用、最危险的手段,不是军事武力,而是网络渗透和控制。某些国家凭借网络技术优势,可以掌握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绝密情报,可以瘫痪其通信网络、金融信息系统和军事指挥系统,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网络空间是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空间,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空间,掌控不了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无从谈起。

网络空间是社会舆论的控制源头

在我国网民规模和手机网民规模达到数亿的今天,社会舆论向导逐渐网络化,网络舆情影响急剧增大,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水军都督”,利用网络的低门槛、匿名性等特性,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虚假信息,操纵舆论、妖言惑众,严重践踏社会底线和公众道德良知。所以,缺乏管制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社会不良舆情的孵化器,长此以往将进一步扰乱网络秩序,煽动不满情绪,诱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安全,侵犯公民权益,甚至颠覆维系社会安全的主流价值观,恶化和毒化舆论环境。网络空间舆情的控制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斗争,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舆论环境,是维系民心和社会治安的源头和关键。

网络空间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

经济在网络空间的发展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在中国的生根落地以及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国际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聚焦在网络空间。所以,保证网络空间安全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在保护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网络空间是公民权益的延伸领域

当前,我国是一个互联网大国,我们身处的时代已经是名符其实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现实空间的重要延伸,公民的个人权益也由线下转为线上。但由于国内缺乏对网民权益的基础保障,泄露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层出不穷、网上诈骗愈演愈烈、网络谣言混淆视听、网络诽谤颠倒黑白,即使公安机关查处、打击这类行为也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如果任由泄露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泛滥,我们的个人信息将会被不法之人利用,危及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所以,加强网络空间法制化是保证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重大举措,关乎公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网络空间治理是一个关乎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只有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网络社会才能得到良性、持续发展,网民的参与、表达和监督的自由才有法律保障。为此,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推进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化建设。

1.加快推进网络空间立法

数亿网民让中国的网络空间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快网络空间立法才能规避风险,净化互联网环境。因为从国家层面看,立法能防止重要机构的机密外泄,保障国家利益;就企业而言,立法规范商业信息的保护,能避免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推进产业良性发展;而对于老百姓来说,立法能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全存储,这样,老百姓才愿意上网,敢于上网。近年来,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法律框架已基本形成。但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今年互联网+口号的引领,网络安全形势变得更为严峻,网络空间立法工作稍显不足。我们必须紧跟潮流和形势,加快制定符合时代现状和基本国情的网络空间法制法规。

2.贯彻网络法治执行理念

我国虽然在网络和行政监管立法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如果执法不当造成负面影响,会损害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进程。我国互联网行业之间的合作密切度和配合度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综合治理规则,不利于执法部门事后追溯取证,

立法虽重要,执法是关键。一方面,各地网信办要认真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统筹资源,加强本地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机制建设,确保本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相关管理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职责,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网、依法管网,用法治来规范网络空间的行为。

3.做好网络舆论正确引导

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成为政府与公民沟通的重要渠道,我们应该以网络空间为平台,在与网民的良性互动中抢占舆情的主动权,宣传网络空间治理政策,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上,避免因盲目激进推进网络法制管控而带来的民众情绪,降低政府形象,影响法治化进程。所以,必须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为网络空间法治化全面铺开打好民意基础。一方面,要重视政府及其部门官方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及时利用网站平台发布信息,开设网民诉求通道,回应网民应该的各种问题,有效化解隔阂和对立情绪,在收集网络舆情上发挥自身平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网站和论坛,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收集相关舆情资讯,为深入推进网络法制工作提供行动参考。

猜你喜欢
法治化网络空间舆情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消费舆情
舆情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