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观察

2015-03-17 04:38贺竞之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手术效果甲状腺肿瘤临床特点

贺竞之

摘要:目的 本研究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临床特点展开探讨,以便于为此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将行传统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患者腔镜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手术方式,其中以腔镜手术的疗效为最佳,且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腔镜手术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临床特点;手术效果

甲状腺肿瘤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甲状腺肿大以及颈部肿块[1]。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通常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且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手术治疗以及化疗是最为常用的方式,其疗效也相对较好[2]。为了对此类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特点进行全面了解,本研究将对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确诊的患者,且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有12例男性,33例女性,患者的年龄为20~78岁,平均(54.3±3.2)岁。对照组有16例男性,29例女性,患者的年龄为22~80岁,平均(57.3±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颈部均存在不同大小的肿块,且存在清瘦、多饮、多食、易怒、失眠等高代谢综合症,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颈部B超检查,同时对其行血液检查,以此来确定患者的血液甲状腺激素水平,排除存在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让患者处于平卧位,然后对患者给予局部麻醉处理,使其头部稍微后仰,在患者的病灶附近行4~6cm的弧形切口,将患者的皮肤与颈部括约肌切开后,对其皮瓣给予游离处理,然后再逐渐对其甲状腺以及带状肌进行分离,最后利用高频电刀来对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以及血管进行切割,待肿瘤被切除后,对患者给予常规引流管留置处理。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腔镜手术治疗,取其平卧位,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处理,使其头部稍微后仰,在患者的病灶附近行2cm的弧形切口,其暴露病灶的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待带状肌与甲状腺分离后,将腔镜置入其中,然后利用超声刀来对患者的血管以及甲状腺组织进行分离,并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来对其行引流管留置。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来进行分析,%表示计数资料,χ2为其对比结果检验指标, 表示计量资料,t为其对比结果检验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手术治疗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日渐复杂化,各类疾病的发生率也变得越来越高,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就病理学而言,甲状腺肿瘤主要包含了恶性和良性这两种,其中甲状腺癌症较为少见,还有部分甲状腺肿瘤具有特发性。临床医学显示,在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其方式相对较多,例如外放射治疗、放射性核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4]。

有学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40岁以上的女性是甲状腺肿瘤的高发人群,且以良性肿瘤较为常见[5]。一般情况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且病情进展较为缓慢,当患者为单侧病变时,其肿块通常会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其表面较为光滑,且边界明显,按压时其硬度较强。此类患者的B超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未出现粘连的情况,肿块的位置会随着患者的吞咽活动而改变,且肿瘤的直径基本上在10cm以下。

甲状腺的位置较为特殊,其位于气管两侧,甲状软骨下方,它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以及储存的主要场所,同时它还是维持全身热量以及耗氧量平衡,促进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基于此,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否则就会伤到甲状腺,使其功能受损,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损害。就解剖学而言,甲状腺的血流十分丰富,它与食管、气管以及咽喉部的动脉均存在密切联系,在手术时一定要避免伤到血管;同时甲状腺周围的神经分布也较多,且支配着食管、气管以及咽喉部的正常运转,因此,一旦手术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绝大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腔境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术辅助方式,其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创伤小、术后瘢痕较小等优点,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而言,采用腔镜手术来对其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副作用[6]。本研究中腔镜手术在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因此,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也相对较广。

综上所述,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病灶部位较为特殊,常规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差,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但其风险较高,传统手术的切口相对较大,视野相对较窄,而甲状腺周围的血管、神经以及组织十分丰富,这就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增加了难度。腔镜手术不仅切口较小,且具有放大作用,在对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治疗时,可以避免对正常组织、血管、神经等造成伤害,降低了颈部其它器官被累及的概率。由此可见,在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于禁忌症较少的患者,尽量选择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沈一松,刘小卫.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点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4,38(2):147.

[2]朱长康.甲状腺肿瘤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39-40,41.

[3]刘松.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点观察[J].医学信息,2014,(8):470-471.

[4]孙强.35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临床特点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8):1079-1080.

[5]李恒乾.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点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188-189.

[6]卢靖.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点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6):75-76.

编辑/王海静

猜你喜欢
手术效果甲状腺肿瘤临床特点
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腔镜与开放甲状腺肿瘤摘除术的对照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效果及对精子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