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京剧舞台布景的流变

2015-03-18 00:27刘晶华黑龙江省京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戏剧之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特技布景景物

刘晶华(黑龙江省京剧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浅论京剧舞台布景的流变

刘晶华
(黑龙江省京剧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京剧舞台没有复杂的布景,往往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它会随着人物的出场,变化出许多不同的环境。京剧舞台公开表明舞台的假定性,不依靠布景制造环境,而是依靠虚拟的表演和连续上下场的结构形式,在舞台上制造各种环境气氛。虚拟表演就是演员用想像演戏,观众用想像看戏,使舞台上下充分交流。

京剧舞台;布景;流变

京剧是集诗歌、音乐、舞蹈、舞台美术为一身的、高度综合的戏曲舞台艺术。传统京剧主要用演员的表演来写景,演员的各种动作,如“走边”、“趟马”、“行舟”、“坐轿”、“上山”、“下山”、“水战”等虚拟动作,以及间接地描绘出来各种自然景物,都染上了人物的情绪色彩,观众在欣赏这些虚拟表演的过程中,也透过人物去看他周围的客观世界,有山、有水、有马、有船……而这“人走景变,景随人走”的虚拟的、暗示性的景物变化,始终在演员和观众的想像之中进行。这种“虚拟”表演,带来了时空转换的高度自由。如《雁荡山》的“陆战”和“水战”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而变换场景的。这种虚拟的表演动作带来的景物变化,在写实的话剧《赫哲人的婚礼》的“水战”一场中,也被成功地运用了,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前,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在写实布景的基础上再增加变幻的特技因素,就成了所谓的“机关布景”。哈尔滨“中台大舞台”、“折舞台”、“华乐舞台”等戏园业主,在京剧《七侠五义》、《讨天无道》、《水泊梁山》、《西游记》等连台本戏中,竞相制作机关布景。为了宣传“机关布景”的“绝技”,甚至在海报上以醒目的大字写道:“霹雳一声,新剧出笼,五彩灯光,机关布景,与众不同。”许多舞台布景特技,变幻莫测地出现在舞台上。如在《天河配》中,用“桥断水流”表现王母娘将牛郎和织女相隔于“天河”的两边。在《济公传》中也运用很多机关布景特技,来表现济公的法力无边、济世救人的艺术形象。

当时出现在京剧舞台上的“机关布景”确实也增加了票房收入,也得到了一些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但是,一些京剧业内人士和文化界名人却认为:“戏以人重,不贵物也。”即认为,戏剧,归根到底“人”是最重要的,应强调表演艺术。尤其是那些由于商业化的刺激,走向以炫耀景物的特技手段为主,而忽略表演艺术的偏激做法,更被人们否定。新中国成立以后,机关布景曾几度“复活”,却因提高不大,不久后被陆续废除。但戏曲观众中仍保持着它的一群爱好者,它也是争取新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有力手段。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同其它戏曲剧种一样,采取了“推陈出新”的方针,舞台布景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新的尝试。京剧设立专职导演(包括能说戏的演员导演)与舞台美术设计人员进行合作,在继承京剧舞台表演艺术中以演员的表演来写景的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借鉴话剧的景物造型之长,使京剧舞台美术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京剧《闯王进京》以满台的龙柱为背景,显现明代宫殿的雄伟景象;《孔雀东南飞》利用每场幕布的巧妙变化,来表现景物的变化;《打金枝》以不同色彩、图案的更换,暗示皇宫和郭府等不同时间、地点的景物变化;《火焰山》以写意式的景物来烘托剧情,加强了神奇的色彩。在近四十多年中,得到发展的是装饰化、单纯化的布景。这类布景既可以保持剧情地点,又可缓和布景与京剧表演的矛盾。它给演员表演留有一定的空间,演员的表演可充分地发挥,而不受布景的局限。装饰化布景是通过削弱写实性,即通过各种装饰手法,与景的自然外貌拉开距离。如《双玉蝉》一戏中,运用装饰化的手法,将剧目的主题、戏剧情节和剧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得十分鲜明、清晰,并且给观众以丰富的联想。

单纯化的布景,尽量以简胜繁,以少胜多。这种手法给演员的各种表演技术和表演技巧的展示,留有较大的空间。例如,《打金枝》以单纯化的布景,把人们的视线引进了金壁辉煌的皇宫、驸马寝宫和皇帝、皇后的后宫。这种运用景片更换地点的简洁手法,突出了演员的表演,对塑造人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J813

A

1007-0125(2015)02-0018-01

猜你喜欢
特技布景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The performer of bamboo drifting on the river 霓裳青山间,一苇渡绿江
写写冬天的景物
巧用“特技镜头”写美文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景物描写要准确
天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