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抽奖》的隐喻解读

2015-03-18 03:07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长治04601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夫斯格列亚当斯

张 杰(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短篇小说《抽奖》的隐喻解读

张 杰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隐喻是文学语篇生成与理解的重要机制,是作家赖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重要手段和源泉。通过分析作品中的隐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更深刻体会作者的用意,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美国作家雪莉·杰克逊在她的代表作《抽奖》中成功运用了隐喻手法,达到了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效果。通过对小说中隐喻的分析,能够加深对其人物的理解,深化对小说主题的认识,让普通人时时警醒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边人的“残忍”与“不人道”。

隐喻;短篇小说;《抽奖》;人性

一 引 言

雪莉·杰克逊(1916—1965),美国著名作家,被称为“哥特小说女王”,她的小说以哥特小说惯常的冷峻写实 关注人性,作品有强烈的隐喻风格。

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抽奖》一出版就在美国社会激起千层浪,后来又被封禁多年。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美国村庄发生的抽奖事件,深刻剖析了人性的阴暗面。小说于 1948年刊登于《纽约人》杂志,立即收到了该杂志从未经历过的读者反响,不计其数的读者抗议信投向杂志社和作家本人,有很多读者因为该小说而要求退订《纽约人》杂志,就连作者的母亲都加入了谴责的队伍当中[1]63。

直到今天,关于该小说的争议仍在继续,但与此同时,它又是美国文学史上重版次数最多的短篇小说之一,并获得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小说中隐喻手法的成功应用也是小说一大特色。

隐喻是人们以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看待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而人类语言中有大量隐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通过隐喻来完成整个思维过程的[2]62。隐喻是文学语篇生成与理解的重要机制,是作家赖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重要手段和源泉[3]16。因此隐喻就像在作家与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使读者更好的品味作品的艺术价值。短篇小说《抽奖》中应用大量的隐喻手法,对其加以分析可以更好理解小说中的人物,体会小说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二 作品中的隐喻解读

(一)“抽奖”的隐喻

小说的题目是“抽奖”,从字典中的释义可以得出,抽奖意味着:第一,赢家通常有奖励;第二,输赢全靠运气。按读者正常的理解,这是一件好事,而且小说的开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事情发生在晴空万里的六月,到处繁花似锦,碧草如茵。上午十点左右,人们开始聚集到广场上来参加抽奖。孩子们打打闹闹,大人们聚在一起闲聊,空气中似乎都洋溢着假日一般的欢乐祥和气氛。但直到小说结尾,村里人向中奖者泰西扑过去,用石头将其砸死,读者才感觉到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息。原来中奖的奖品并不是获得而是失去,且是失去最宝贵的生命。正是由于题目“抽奖”二字的误导,读者才有了错误的期许,而结局的出人意料更增加了小说的哥特式效果。

“抽奖”一词可以说统领全文的情节,从一开始参与者的聚集翘首以待,到活动组织者的出现,到活动开始,人们按姓氏字母顺序抽奖,到宣布中奖家庭,到第二轮家庭内部抽奖,到最终中奖者的产生。该词的隐喻意义也昭示了小说的主题:人性的冷漠与自私。“抽奖”意味着“非理性”,并非依靠道德或理性的判断来裁决一个人的生死,而是全凭运气,运气好不被抽中,运气不好只好牺牲。这种“非理性”更加突显了受害者的无辜。最后抽中的泰西并非因为她做了坏事应该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而完全因为运气不好。

年复一年,每一年会有一个人死于同村人掷去的石块。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传统持续了很多很多年(村里年纪最大的老华纳已经经历了七十七年),而且仍在继续,为什么没有人加以制止,甚至鲜有质疑?

文中当亚当斯对抽奖提出异议时,老华纳说了句流传下来的谚语:“六月抽奖,丰收在望”[4]37。为了整个村庄的丰收有望,个人必须做出牺牲。我们无从证实老华纳的说法是否属实,因为仪式的久远已经让人忘记了它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但有一点,即仪式与自然有关,也意味仪式已经成了村里人自然的生活状态,人们就像不去质疑吃饭睡觉一样不去质疑它的存在。除了老华纳,其他村里人没有一个给出举行仪式的原因,而且他们也不愿去思考,只是相信他们必须年复一年地这样做。作者用“抽奖”一词来隐喻现今文明社会仍然存在的种种人人认为理所当然实则不可思议甚至非理性非人道的现象,社会中的普通人对于自己的同类会做出相当残忍的事情。

小说中唯一对此有过质疑的仅有两个人,一是最后被选中的泰西,另一个是亚当斯。但泰西是在何时质疑的呢,在自己家庭被选中后,她才喊道不公平,而在此之前,她表现了不异于其他人的积极参与,甚至比其他人还要积极。她出场比其他人晚,自己解释说完全忘记了这码事,但想起来以后马上放下家务赶来,甚至连围裙都没来得及脱下来[4]36。在轮到自己丈夫抽奖时,她是在场女人中唯一催促丈夫的,引起周围人的哄笑[4]37。因此,她质疑的并不是这一非理性的传统本身,而是自己被选中的地位,自己将面临的可怕结局。之前她积极参与,或许是因为她没想过自己会被抽中;试想如果这次抽中的是另一个人,她将会像其他人一样狠狠地朝不幸者扔去石块。而如今,自己将要面临可怕的死亡之时,才想到去质疑程序的不公平(而且也只是程序的不公平,不是活动本身)。让人性的冷酷自私暴露无遗的是,在得知自己家族抽中之后,泰西甚至要求已经出嫁的女儿来参加第二轮抽奖[4]38,以减少自己家庭抽中的几率。

再来看亚当斯,在抽到纸条但没打开之前,亚当斯向旁边的老华纳说道:“有些地方已经停止抽奖了”[4]37。在整部小说中,这句话算是整体附和声中一个微弱的异议。但请看亚当斯说这话的时间是在结果未公布之前,害怕自己成为牺牲品;而在小说结尾处,泰西抽中后,亚当斯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老华纳正吆喝着,‘老乡们,冲上去,冲上去。’史蒂夫·亚当斯冲在人群的最前头,格列夫斯太太在他旁边。”[4]40与泰西一样,当厄运发生在他人身上时,亚当斯会助纣为虐;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会去质疑种种不公平。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小说写作背景,是在二战刚刚结束之后,也许正是对于战争的反省促使作家写下了这部饱受争议的小说。二战中犹太民族遭遇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不也正是非理性的产物?令人深思的是,战争中犹太民族面临种族灭绝,流亡他乡时,很多国家都对他们关上了大门(而中国是二战中为数不多的为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国家之一)。这种对于同类命运的冷漠麻木无异于在做纳粹的帮凶,与小说中的村民何异?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尼莫拉曾是纳粹的受害者:“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正是对人性的拷问:当不公平没有降临到自己身上时,我们是会挺身而出加以抗议,会作为旁观者缄默不语,甚或因为不幸没有降临到自己身上而暗自窃喜,还是会像小说中的村民一样成为暴力的参与者或是帮凶?当然,对于非正义挺身而出进行抗议确实需要勇气,成为第一个站出来说“不”的人更需要有与大多数对抗的决心,但“沉默的大多数”却只会助长这种不人道继续下去,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是自己。

(二)主要人物的隐喻

小说的主人公泰西是一个“替罪羊”的形象,却又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类似形象不同。 “替罪羊”是指当社会面临危机或灾难时,被选择来承载灾难的个体,他们是将无形的罪恶转移走的有形媒介。俄狄浦斯(Oedipus)本人充当了“替罪羊”,为了平息忒拜城的灾难,他刺瞎眼睛、将自己放逐他乡[5]。因为他本身处于一个充满罪恶的社会之中,他的“不知情”才会导致城邦的灾难,因此他这个“替罪羊”是无辜的。他用自己的牺牲拯救了整个城邦,在读者唏嘘其不幸命运的同时不禁对其人性中的光辉肃然起敬,俄狄浦斯甚至成为悲剧的英雄。他和泰西一样,是罪恶世界的“替罪羊”;他又和泰西不同,他无辜而让人同情,而泰西作为“替罪羊”本身却是自私有罪的。正因为此,作者对于人性黑暗的揭露更深入了一层,或许这也是《抽奖》带来如此多争议的原因之一。

小说中的老华纳,代表着反对一切新生事物的传统力量。他的名字Warner在英语中是“警告”之意,作者显然有意为之。在文中当亚当斯提出“北边一些村子正商量取消抽奖”时,老华纳嗤之以鼻,“警告”说这样只会让村庄倒退到洞穴时代;而且自豪地宣称自己参加过七十七次抽奖,我们不禁想到他是何其幸运,又是何其残忍!七十七次参与过这样的血腥狂欢!我们实在难以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与这样残忍的仪式联系在一起。原型分析中有一种人物叫做“年老的智者”(the Wise Old Man),他们以智慧、洞见、善良、乐于助人为特点,不仅自己是道德楷模,而且会去测试他人的道德水准,在故事主人公遭遇险境一筹莫展时,“年老的智者”会挺身而出,帮助他们脱离困境。而老华纳却是以上种种的反面。小说末尾处,老华纳吆喝着:“冲啊!大家快冲上去!”众人随即向泰西扑去[4]40。知道结局后,再回过头来看他的“警告”,处处散发着顽固腐朽、麻木与嗜血的气息。

抽奖仪式的主持者萨摩斯(Summers)和格列夫斯(Graves),英语中分别是“夏日”与“坟墓”之意,而且注意这里是复数,即“多个夏日”、“多个坟墓”。联系到仪式举行的时间——每年的六月二十七日,风光明媚的夏日,都会有一人走向生命的终点——坟墓,作者的意图不言而喻。他们的名字与各自的性格也是相得益彰。相较于萨摩斯先生的快活性格,格列夫斯沉静内敛。萨摩斯是煤炭公司老板,在村中颇有影响力,但即使他也得在格列夫斯面前宣誓才能开始仪式。格列夫斯在小说中没有任何语言,在对话丰富的小说中显得不同寻常。作为邮局局长,他主管着村人与外界的联系,他的职位使他在村中举足轻重,有可能也是他使萨摩斯当上仪式主持。在文中多数时候是萨摩斯在与村里人交谈,但格列夫斯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场却让人印象深刻。当格列夫斯走上前去抽奖时,作者的叙事视角一转,“人群中到处是大手里捏着折叠着的小纸片的男人们,正惴惴不安地把纸片翻来覆去”[4]38,似乎暗示着抽奖的残酷本质。格列夫斯的另一次出场更加重了小说的恐怖气息。当哈金森一家“中奖”后,小戴卫年纪太小没法独立抽奖,格列夫斯出现了,他从小孩子攥紧的小拳头里取出纸片,抓在自己手里,一旁的小戴卫迷惑地望着他。[4]39孩童的天真纯洁与死亡的阴森恐怖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抽奖”的不人道,也让人不由联想到电影《美丽人生》的纳粹集中营中屠杀小孩子时先哄骗他们去洗澡,澡堂里却放毒气把孩子们全部毒死。如果这次“中奖”者是小戴卫,我们真的不能也不愿想象村民向这个一无所知的小孩子扑过去的场景。这有可能是天真的小戴卫人生中的第一次“抽奖”,也是第一次参与到这场死亡游戏当中,(死者还是自己母亲!)由“坟墓”先生引领他学习人生中关于死亡、关于人性的第一课,是何其恰当!

(三)石头的隐喻

正像文中所述,“尽管村民们忘记了仪式,最初的黑箱子也没了,但他们还记得用石头”。“石头”这个意象在文中有着多重隐喻意义。

首先,石头是人类进化史上首次使用的工具,在人类祖先学会使用金属工具之前,石头在原始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石头”隐喻了抽奖活动历史之久远。在这里,石头成为谋杀的工具。我们可以理解为,从古到今,人性中善与恶的较量始终存在,永不变迁,而石头既可以成为帮助人类生存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人类之间互相伤害的武器,一切取决于人类自身。

石刑(stoning)作为一种死刑惩罚,会让受刑者在痛苦中缓慢地死去,正是这种延长了的痛苦,使其成为最残忍最不人道的刑罚之一。而在施刑过程中,众人都有参与,因此是一种集体惩罚,正是这种集体性会使参与者产生道德上的认同与归属感,甚至会生发出一种奇妙的“正义感”,仿佛大家都在这样做就能减轻事件的罪恶而增加其正确性。小说中从一开始孩子们就在收集石块,甚至看守在那儿以防别的孩子偷去。小孩虽然不明白这种仪式的真正意义,却在大人的带领下年复一年地执行着,而且会继续执行下去。孩子代表着未来,可想而知,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这些孩子还会将这一仪式教给下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尽矣。而最残忍的一幕莫过于小说末尾处,“孩子们都拿好石头了,有人塞给小戴卫几块小石子”[4]40。别忘了小戴卫正是“替罪羊”泰西的最小儿子,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年纪,却被人教唆用石头砸向自己的母亲。

最后,“石头”也可以隐喻人类社会中无形的攻击,如流言蜚语、对他人的污蔑,这些言语对个人的摧毁效果不亚于石头这种有形的攻击。尤其处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我们更能深切地感知网络谣言对于被攻击者身心造成的伤害,有时甚至会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我们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如果信谣传谣,就会像小说中的村民一样,对别人造成严重伤害而习以为常。

三 结 语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通过分析作品中的隐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更深刻体会作者的用意,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雪莉·杰克逊在她的代表作《抽奖》中成功运用了隐喻手法,达到了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效果。通过对小说中隐喻的分析,能够加深对其人物的理解,层层揭开人性的面纱直指人心,让普通人时时警醒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边人的“残忍”与“不人道”。这也许正是小说《抽奖》所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1]Friedman, Lenemaja.Shirley Jackson [M].Boston: Twayne Publishers,1975:63.

[2]王炳社.文学隐喻概说[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 62-67.

[3]魏在江.隐喻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3):13-16.

[4]Jackson,Shirley.Come along with Me[M].London:Penguin Putnam Inc.,1995:34-40.

[5]Sophocles.俄狄浦斯王[M].罗念生,译.北京:华文出版社,1970.

(责任编校:王晚霞)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in The Lottery

Zhang Jie (Shanx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angzhi Shanxi 046011)

The metaphor is a crucial factor in creating and understanding a literature work, and it is also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writers to use language in a creative wa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s, readers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as well as the intention of the writer so that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work can be fully appreciated. The Lottery written by American novelist Shirley Jackson uses metaphor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and themes. Analyzing the metaphors in this short story can help reader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s and the theme, reminding us the “cruelty” and “inhumanity” ordinary people may have towards each other in everyday life.

metaphor;The Lottery;humanity

I106

A

1673-2219(2015)11-0041-03

2015—09—15

张杰(1978—),女,山西长治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夫斯格列亚当斯
呆伯特
布罗卜丁奈格之行
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
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
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
缬沙坦联合格列喹酮降低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蛋白尿作用的分析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
天琴座
构成派雕塑家佩夫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