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的发展对策研究

2015-03-18 10:41赵晋忠重庆理工大学重庆40005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校园民族传统

□ 谢 晖 赵晋忠(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4)

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的发展对策研究

□ 谢晖赵晋忠(重庆理工大学重庆400054)

西方体育虽然在短短一个多世纪就占据我国学校体育主导地位,但西方体育无法完全超越和替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作用,本文阐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西方体育文化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优秀成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内流传并发扬的体育文化。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不仅涵括许多精彩的身体活动项目,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宝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然而,西方体育自19世纪传入我国,短短一个多世纪便强烈的冲击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现已在我国体育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世界体育全球化的趋势使然,也跟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得力的手段有关。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但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中举步维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挖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资源,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中得到传承并发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西方体育占领学校体育的原因分析

18世纪自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扩张,西方体育亦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传播到世界各地。当今世界,从西方体育文化发展而来的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唯一主体。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自然成为西方体育传播的重要途径。西方体育之所以能够很快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推广,除了得到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助力外,亦有其先进的体育文化作为基础。如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注重对人类自身的超越,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1]。上百多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民族交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世界各国人民认可和接受。

为了和世界接轨,各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也逐渐以西方体育为主,尤其是奥运会项目率先得到各国的重视和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在此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学校体育阵地自然也被西方体育所占领,而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严峻挑战。

2、西方体育在中国校园的“水土不服”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对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但西方体育是在“竞争、超越、公平、自由”等西方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其强烈的“竞技性”以及其追求个性解放,崇尚个性自由的文化特征和东方追求“天人合一”传统文化毕竟不是完全相同的,其在中国校园依然存一些“水土不服”。几千年来,东方文化一直追求人的身心平衡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也更加注重身体活动的娱乐性和养生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使西方体育文化无法完全超越和替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当前,受奥运金牌论的影响,学校体育过也出现了一些失衡。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了多少奖项往往成为衡量一所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标准,而金牌往往是学校通过各个运动队的集训所获得的,但是大部分学校的运动队在广大学生当中并没有很好的起到体育锻炼带动作用,相反,还挤占了普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有限资源。不仅如此,大部分学生家长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参与激烈的体育竞技,许多学生也不愿意参与体育比赛,他们更多的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身体、感受文化和增进友谊,而不是仅仅去拼搏获胜。

3、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3.1、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能够为体育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寓竟技性和技巧性、游戏娱乐性、艺术观赏性、趣味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体育活动,包括:传统体育舞蹈,竟技性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性传统体育项目,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民族传统扎根民间,具有丰富的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活动形式。加上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则比较简单,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不高,便于操作,易于在各类学校开展。

3.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积淀深厚,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宝贵的历遗产,除了形式丰富,往往有很深的寓意,如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太极拳以中国传统道家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可见,在课程上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哲学思想,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

3.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浓厚的趣味性,使参与者乐在其中。虽然很多民族传统体育缺乏竞技性,但其娱乐性、健身性和技巧性对于广大普通学生来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校园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自然有责任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唤起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意识,继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

4、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发展对策

4.1、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纳入相应的课程,培养师资和编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

现行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及教材,主要按照竞技运动的体系编排,同时,也缺乏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师资。所以,编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迫在眉睫。科学地编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要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而不是随机的汇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要大力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师资,一方面各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院校要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师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4.2、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规范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标准,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校园教学的基本保证。所以,选择一些项目作为了解项目,一些项目作为必修项目,在项目考核上能量化的可以采用定量考核,不能量化的可以采用定性考核。

4.3、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优势互补,使民族传统体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不是对西方体育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走向世界、努力向世界靠拢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上,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各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校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使校园体育文化更为丰富和充实。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3-124.

[2]郭鸿.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文化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4(5):67-68.

猜你喜欢
校园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