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探析

2015-03-18 17:13招远市人民政府泉山街道办事处李玉海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资产事业单位评估

招远市人民政府泉山街道办事处 李玉海

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而言,改革的重点一直放在管理体制问题上,但是,相关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改革的进度和发展相较于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却略显滞后,甚至存在着一些问题。在部门编制年度预算前,资产管理部门联合财政部门根据已有的资产管理报告和财务信息系统,对部门的资产存量进行审核,并根据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和项目制定拟配置资产的品类、数量、价格等,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部门或单位可将资产购置计划列入年度预算,并将预算批复递呈同级财政部门,作为预算依据。可以说,事业单位作为承担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载体,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是其平稳运行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和预算管理,才能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必须顺应新形式、应对新挑战。近年来,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实施了一揽子改革措施,具体退出了包括收支两条线、政府集中采购、国库支付、公务卡、公务仓等改革措施,促进公共资产管理体系的建构形成,为提高资产管理和预算分配的科学性提供了积极的作用。财政部在广泛听取群众、人大代表、专家教授意见的基础上,分别出台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两个暂行办法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以辅助,确保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改革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规范和办法。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越来越向着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整合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的方面发展。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却面临着“重财务、轻管理”、“重钱轻物”的思想倾向。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效率低下,与市场经济的效率机制相悖,而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形势,必然需要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根源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东中西部经济差异大、城乡地区经济差异大,而事业单位作为受地方财政影响较深的组织,对于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无可避免的存在着资产配置不公平、资产配置较为随意、资产使用效率偏低、资产预算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迫切需要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具体实情,创新出台资产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绩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反贪反腐体系等,强化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系统理论研究,协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我国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的道路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涉及面广、难度大、负责程度高,如何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意义重大。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资产的科学化配置

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工作中,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保证资产配置根据不同的部门性质、人员编制、活动类别等,参考各类资产配置的性能、价值等,制定出最合理、最高效的资产配置的有效范围,优化资产的配置结构,确保资产管理和预算工作有据可依,顺利开展。在编制资产配置标准的过程中,要做到以预算为前提,将预算的项目细化,并结合事业单位的资产报告为基础,以资源在最优化配置为目标,制定出合理的配置标准。资产配置标准的制定,是一个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问题,涉及到部门资产特点、人员编制、费用安排、预期效果等因素,必须在多个限制性条件下求解最优解。尤其对于大型资产,其配置的类型和数量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单位、部门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配置时应考虑到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国家的核定标准,尽量做到资源的最大化使用,保证公正、透明、规范,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制度化资产配置标准,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有效率的使用,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良性、健康发展。

(二)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人员管理意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首先培养领导层和执行层的管理意识,从思想层面首先肯定和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充分意识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提高企业各部门间的整体配合。提高管理意识,首先需要领导和员工接受相关的管理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获得理论学习的机会和熏陶;其次,对于政策法规方面的宣传,则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参加政策培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让管理层和员工都了解当前的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不仅加强理论的学习,也要注重实务的影响,双管齐下,保证员工从思想上重塑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认识,使得这两项工作都能重新得到重视,这些培训内容和政策宣传是上岗员工应知、应会、应当遵守的。只有每个员工都能自主提高管理意识,积极参加,才能使培训收到预定的效果。同时,在这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可以寻求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理念的创新,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两项工作成为辅助我国事业单位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有效减轻财政支出的压力,减小财政年度间支出的波动,降低地方性债务风险。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监督工作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通过信息网络,一切的信息搜集、处理、传送都可以轻松搞定。同样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不仅能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工作的工作量大大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处理,使得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完全透明公开,信息更为真实准确。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升级,调整了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提高了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同时对于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在系统的开发、使用、监督中采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评估风险和效率,不仅是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升级更新,同时也是对相关的审计、财务监督等工作的密切配合,信息系统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传达给资产管理与预算相关部门,在保证预算控制的前提下,保证资产的高效运行,同时为审计工作、财务监管等工作提供参考。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得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监督工作更有效率可言。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数据开放和透明的程度更高,带给政府监管更多的责任和挑战,而把层级组织和开放的网状组织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真正强大的透明的政府。

(四)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绩效评估机制

加快建设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有利于降低事业单位的管理成本,提高资产和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为打造节约型、高效型政府增砖添瓦。因此,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目的既是为了评估工作成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为了落实责任制度,保证权责对等的事实依据。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结合各单位的具体实践,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估,是在确认评估对象、评估范围、评估内容、费用测算的基础上,坚持重要性、可及性、完整性等原则设计评估指标,保证评估方法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实现评估结果的准确度高、参考价值高。绩效评估需要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各资产使用部门密切配合,对资产标的所产生的收益和耗费的成本精确计量,从而达到节省费用开支,优化资产绩效评估体系,保证责任落实到人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目的。评估中也应注意,如果仅仅把经济成果作为衡量绩效的标的,那么可能产生人们为了取得结果不择手段,甚至产生与社会道德相悖的言行,因此,也因将社会效益和道德因素考虑进去,综合评价。

[1]廖明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探讨[J].财经界,2013;5

[2]黄永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4

猜你喜欢
资产事业单位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评估依据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