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势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2015-03-18 17:13辽宁省鞍山市二一九公园景区管理处张效民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企事业电算化会计信息

辽宁省鞍山市二一九公园景区管理处 张效民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会计信息化能够保障法规制度、会计准则和内控标准实施,有助于改进监管方式,优化人才结构,拓展理论研究,具有基础作用和服务效能。新形势下,全方位的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会计体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时势。

一、会计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就是全球的趋同化,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全球产业格局下主导着行业和市场。为了使我国会计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让我国制定的规则得到国际认可,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第一,我们充分研究国际会计信息化标准,以便快速与国际接轨。选拔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方面的人才,把我国当前的情况与会计信息化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完善当前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第二,提高中国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国际影响力,通过自主创新来赢得国际市场。第三,树立中国特色会计信息化品牌,用中国的影响力来辐射世界。

我国要制定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从制度化、规范化的角度来逐步实施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政府积极规划,宏观指导,各个单位主动配合,社会广泛响应。全社会要形成上下合理共同促成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我国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台了会计工作一系列规范,明确了政府、企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和应用中的责任义务,成为会计信息化的雏形。随着本世纪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会计电算化等不断得到更新,在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中,会计工作成为了整合资源管理的技术行为,原有的会计电算化内涵得到了发展和丰富。在经营管理和市场活动中,会计信息化的需求也更为明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会计信息化会在改革中向更全面、更集中、更智能方向发展。

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更好的实现职能。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健全管理体系是新形势下会计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

二、加快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转型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系统相融合,有助于促使企事业单位等市场主体的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升级。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等的整体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更方便于企事业单位财务系统的内部管理。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主要就是在企事业单位中下功夫。企事业单位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会计电算化一路走来,逐渐迈向会计信息化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快从会计电算化到信息化的转型,使会计工作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可见,会计信息化在企事业单位等市场主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会计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在大中小型企业中,会计信息化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工作普及度不高,尤其在财务报告中,信息利用率偏低,很难实现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为了使会计信息统一化、标准化,实现会计部门信息资源共享,要打造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促进信息监管和共享,社会利用信息平台方便查找数据,搭建会计信息平台能够提高数据信息的精确度,防止数据多头。会计信息化建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实际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建立起会计信息共享平台,就会出现会计报表产生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虚假信息。所以,搭建一个统一的信息报送平台能够减轻企事业单位负担,预防作假,还能起到一定的数据监督作用,使财务工作简单便捷,而且保证信息资源可靠可用。

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与搭建会计信息化平台同步。会计信息化是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系统。会计信息化相关服务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软硬件产品、技术和咨询服务。会计信息化的前提是大量的工具软件作为技术支撑,呼吁开放、透明的会计信息化环境就要设计出标准的现代化财务信息软件,相关软件的开发和研制又能够为会计信息化提供质量上的保障。纵观30年来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史,会计软件厂商、咨询机构和会计信息服务商等市场主体分别起着重要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相对弱小,尤其是在技术领域,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还有很大欠缺。要提高国际竞争力还需要在长期中摸索我国特色,立足优质服务,打出信息服务品牌。在会计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互通有无。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我们要积极参与财务报告国际信息化标准制定,与国际的项目分类标准趋同。

三、在政策、技术等多领域建设会计信息化系统

会计信息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在财政方面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既要求相关政策先行,又要求技术等级得到国际认可。在社会范围内,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政府统筹规划,目光长远,循序渐进。

(一)推进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进入新常态

首先,尽快形成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制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必然需要一套新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化。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关系,从而更好的指导和规范广大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其次,建立部门间协调推进机制,用机制来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在各个部门成立会计信息化办公室,专门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各个办公室之间通过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化交流平台推动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再次,将会计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对接。整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系统、在职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系统等,将这些原本分开的内容进行归并、集成和浓缩。最后,做好会计监督信息化工作。会计监督信息化是在会计监督工作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在方式和手段上实现会计监督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来提高监管手段,利用网络多方位、多角度的提高监管范围,形成立体式监管系统。尤其需要建立日常的、动态的监管机制,把监管工作放在日常管理中,而不是事后补救。

(二)督促企事业单位按照国际标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吸引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加大对自主产品的创新性研发。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基地,鼓励人才对会计信息化问题做专门的技术攻破。确保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服务质量,无论是软件产品还是技术服务都按照国家统一规范来执行,着力于软件的更新换代,跟进国际市场,根据企事业单位等市场主体的实际需要做现代化的信息更新。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到参与国际交流,聘请国际会计信息化领域专家对我国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快速学习领先技术并按照实际需要搞好自主研发,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胡仁昱,汪慧甜.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财政监管的必要性分析[J].财政监督.2012(29)

[2]罗红.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21)

[3]周元元,庄明来,汪元华.ERP系统实施、制度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3)

[4]周阳.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1(03)

[5]毛华扬,全姣.SAAS模式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07)

猜你喜欢
企事业电算化会计信息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企事业的几点思考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