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探索

2015-03-18 17:35杨延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时 悦 王 红 杨延娇 姜 虹

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并强调农业推广硕士侧重于培养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 号)决定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范围。此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如何确保如此大规模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时也提出要通过改革提高各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进一步指出要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一、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的规模日益扩大。2013年,全国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22.49 万人,约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42%,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达到53.92 万人,当年毕业12.99 万人。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0年,国家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单位逐年增加,目前已有103 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为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要,教育部于2003年批准设立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该领域目前已有61 家培养单位,其中,农林院校及科研单位37所,非农林类招生单位24 所。该领域招生数约占全部农业推广硕士招生总数的一半。

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异质性较大,增加了培养难度。在15 个农业推广硕士招生领域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招生规模是最大的,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但由于社会对该领域认识的匮乏,导致研究生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再加上人们对涉农专业的固有偏见,使得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在招生方面也面临着较大困难,每年报考农业推广硕士的人数很有限[1]。招生单位的选择余地很小,这就导致被录取的研究生在专业背景、学缘背景、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方面差异显著,这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中都比较突出。这些差异的存在,无疑增大了该领域研究生培养难度。

(二)课程体系需要完善。课程教学是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上,各培养单位基本都采取“公共课+领域主干课+选修课”的模式,公共课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都要开设6 ~7 门,学分一般在12 学分左右。如果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为30 学分,留给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其它培养环节的学分只有18 学分左右。对于2年制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一个学期要专门用于学习公共课,一个学期要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如果要如期毕业,最迟不能超过第三学期初就得开题。专业课学习时间较短,而且可选课程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可以说,公共课课时偏多,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2]。

(三)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证。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整体起步较晚,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就该领域的发展需要而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大多都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师资,专业硕士学术化培养的现象比较常见,教师授课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别不明显,这样很难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校外第二导师的作用亟待加强,培养单位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要有第二导师,但对学生的指导基本上都是由校内导师完成,第二导师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四)实践环节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按照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并重,全日制专业硕士则强调课程学习、实践训练与学位论文并重。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会实践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显然与本领域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即使到实践基地参加了社会实践,但学生实践目标不明确,不能通过实践发现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显然实践环节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学位论文缺乏应用导向。撰写学位论文是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本领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日趋规范,质量逐步提升。但学位论文应用导向差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很多专业硕士指导教师都是学术研究生的导师,使得专业硕士论文学术化的倾向仍然比较明显,重理论研究轻实际应用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所提出的建议或对策缺乏可操作性。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数量庞大,但真正能用于指导实践的论文不多。

三、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把好招生关,适当提高生源质量。各高校普遍面临研究生招生困难的问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作为一个新领域,其重要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还没被用人单位认识到,再加上考生对涉农领域固有的抵触情绪,本领域的招生难度也很大。为了确保本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招生单位在招生时不应该只盯着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应该适当提高入学门槛,尽量招收一些有一定专业基础或从事相关岗位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学员。这样做虽然会使招生单位的招生数量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看,这样做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该领域以及招生单位的健康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合理且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应该给培养单位预留较大的调整空间。公共课模块中,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外,其他课程的学时可以适当压缩,调整教学内容上有交叉的课程。允许招生单位根据研究方向,自行设置领域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鼓励招生单位在课程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甚至可以考虑专门的案例课程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教学内容,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学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以教指委发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为依据,培养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指导能力,更要注重提高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引导和鼓励相关教师到企业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实践方面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

(四)强化实践环节的作用。对于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生而言,实践环节的功能已不单是检验和验证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实践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校内实践,也可以是校外实践。长期看,培养单位需要建立稳定的研究生培养和创新基地。

(五)提高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可以从学位论文选题来源、论文形式以及指导过程方面提高论文的实践应用导向。学位论文选题可以来源于指导教师的横向或纵向课题,更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地调查发现并凝练论文题目。按照教指委关于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调查报告、农村与区域的项目规划、设计、经济、环境及社会评价,也可是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也可以针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发展需要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确定了论文的来源和形式之后,校内指导教师应该和校外指导教师通力合作,确保论文不但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水平的要求,更要注意论文及其成果的实践性。

(六)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建立合理可行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也能为日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必要的基础。鉴于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更加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很有必要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尽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

[1]宋冬冬,刘荣昌,田树耀.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2

[2]付翠莲,倪素红,李松.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学位撤销法律规定的现存问题与厘清完善
——以《学位条例》的相关修订为例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