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2015-03-18 18:29戴文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年画案例

□戴文霞

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课程建设的困境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但是当前《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这门课程的发展面临重重困境。

(一)来自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和开发的困境。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民族个性急剧消融,地方特色土崩瓦解,传统文化面临危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三个核心内容就是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民间文学、民俗,这三块内容在商业文明和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迅速萎缩,甚至消亡。如年画,按照其制作工艺可以大致分为木版年画、手绘年画和胶版年画。其中木版年画曾经在中国普及到每一个村落,并且具有巨大的销量。然而现在过年时民间对年画的需求量锐减,木版年画由过去的生活用品转变为收藏艺术品。大多数年轻人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亲眼见过木版年画。

(二)来自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开专业,专业的开设和发展没有经验可循,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交叉学科,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三个专业的知识整合,但不是简单的三个专业叠加。目前部分高校只是把这三个专业的课程平移过来,或者干脆以管理学或者经济学为主体再加几门文化课。在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开设《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这门课程的几乎没有。因此,该课程建设难度比其他课程要大很多。

(三)来自这门课程自身发展的困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这门课程在全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开设得比较少,该课程的相关教材也寥寥无几,只有少数与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有关的教材;该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很薄弱。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课堂教学改革

因此,要想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这门课程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亟待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评四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一)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目标上。应该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三维立体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知识目标为基础,能力目标为核心,情感目标为终极目标。能力目标要增加一个内容就是学生的创意能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因此确立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原则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的文化人才。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立体教学目标。以知识目标为基础,能力目标为核心,情感目标为终极目标。这三维立体教学目标不但是教师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的,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导向。其中,能力目标相比以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意策划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要避免面面俱到,我国民族众多,疆土辽阔,要把所有民族、地域文化都搬到课堂上来只会显得空泛和肤浅。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资源比较零散、隐藏在民间有待开发和利用。因此在内容上必须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尤其多涉及湖南本土民族和民间文化、适合产业化的文化事项。该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独特性与丰富性相结合、本土化与世界化相结合的特色,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湖湘文化,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1.强调实用性。课堂教学内容要选择比较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可以产业化的文化事项,为之后的实践课程打基础。

2.加大实践性。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相关知识的获得,更加注重以知识材料为媒介,对学生看问题的洞察力、观察分析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加经典案例分析和模拟产业策划等教学内容。

3.体现时代性。既要传承民族民间乡土文化知识,又要紧跟时代步伐,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亟待颠覆,因为任何一个老师都不能确保比学生更有创意,或者能够直接传授给学生创意。应该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就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课堂教学应该多用案例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开设专业研讨课等方法。

1.案例探究法。案例探究式教学可以分为全景式案例探究、片段式案例探究两种,通过模拟或者介绍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案例场景中,通过自主探究或者集体研讨进行学习。案例最好能够视频展示,让学生得出最直观的、最实际的感受和思考。案例教学不应该只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通过让学生分析整个案例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形成一套正确的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2.开设专业研讨课。开设专业研讨课,可以通过事先布置学习主题、让学生搜集资料与自学研究、学生分组讲授的方式,指导学生看书、读书报告、专题讲座、研讨会、教学实习或观摩等。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专业书籍,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组织专题研讨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课堂教学评价上。本文认为应该从评价主体构成的完善、科学评价指标的确立、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成果与考核、评价结果的去向四个方面提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应该包括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并且以学生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成果与考核方面,既不能照搬传统的理论考试方法,也不能仅限于“报告(论文)+PPT”的单一考核方式。做好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成绩纳入到教师考核评价以及学生总体成绩考核之中。

三、结语

本文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这门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对推进文化通识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其他应用型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储冬爱,朱贝伦,黄学敏,傅春鸣.大学生群体与民间文化的现代传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110~114

[2]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冯骥才.年画行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陈明淑,安志龙.搜集民间文化实施课程改革[J].作文教学研究,2011,7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年画案例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牛年画牛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年画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缸鱼年画之旅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