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金融宏观调控和改革问题的思考

2015-03-18 21:20□郝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金融监测

□郝 瑶

截至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都在贯彻国家金融改革政策的前提下开展宏观调控并积极落实各项金融政策,将各种货币基金政策有效运用,并借助市场调控手段对货币信贷的总数进行调整。通过这些宏观调控的综合运用,有效控制了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状况,并在不断顺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使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最终得以实现。金融改革势必成为改变金融发展模式,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其改革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金融宏观调控的方法

我国在2004年就已经开展了金融调控,这次的金融调控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发展观,并将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金融调控的重点内容,在认识了以往的金融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能够有效顺应实际情况的变化。金融宏观调控逐渐呈现出科学、先进性以及有效性特征。金融宏观调控的方法有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金融监测体系。我国人民银行能够行使央行的诸多功能,并在寻找金融监测体系方面做足了很多工作,但是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适合金融行业发展的金融经济监测预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多金融类职能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性,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为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日趋复杂的金融环境和世界金融新形势,必须积极寻求有效的金融宏观调控方法。对各种宏观经济金融信息做好收集和分类以及加工后,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样才能使金融宏观调控真正做到真实、有效和科学。鉴于上述原因,我国在央行初步建立了一套系统全面的经济金融监测体系,体系中主要包括利率、基金、汇率、投资以及信贷等方面的内容,很多行业的发展都与金融宏观调控密切相关,这些行业能够及时掌握金融方面的动态信息,并进行实时监测,以此来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按照相关银行的要求以及实际需求,在建立了监测网络以后,要适当对以下这些问题进行强化:一是将监测的范围增大,将监测的内容适当增加,要实现既对银行机构的监测目的也要实现对与银行相关机构的监测目的;二是要对共性问题进行监测,而同时也要对特殊性内容进行监测;三是要对银行宏观调整的现状进行监测也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测,为解决以后的金融问题打好基础;四是要不断建立规范化的监测制度,通过各项规范化的法律制度对各项职能进行约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使监测变得更加全面和系统。还要不断对监测方法进行改进,在原来的监测方式上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不断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可将凌乱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部门领导要适当加大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业务效率,保证监测结果具有权威性和系统性特征。

(二)稳定货币价值,兼顾全局。如果货币不稳,各项经济建设将很难正常发挥,但是国家下发的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之间往往不能有效结合起来,会受到一些环境的制约,不能真正发挥自身作用。与此同时,企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只有将土地政策、信贷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因此,金融宏观调控首先保持货币基本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与各项产业政策充分结合起来。

加强宏观调控与产业政策的结合。要对一些能源消耗大、资金投入高、收益低的产业发展进行限制,在对一些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产业进行宏观调控时,重点要加强其投资方面的宏观调控,并给予农业、煤炭产业等薄弱产业适当的扶持。在区域上,货币政策要能够体现公平。在不断开发东部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加大对西部经济资源的开发,加强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逐步形成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要不断对货币形成机制进行完善,时刻保持人民币在科学合理的水平上增长。要能够准确掌握国际货币和外汇储备变化和发展的趋势,重点放在防止国外巨额套利现象的产生。

二、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

在做好了金融宏观调控以后,就要深化金融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国家金融形势。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对工商银行以及农业银行加快改革。不但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力度和速度,并要在总结工商银行与农业农业银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工商银行与农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台出更先进更科学的改革方案,以此不断提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实力。

(二)要对工行以及农行的改革问题加强研究。在结合了农行金融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最新的改革方案,以此明确各个银行独具特色的功能,使金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显现。

(三)对于金融改革已经非常纯熟的改革方案要尽早出台并实施,以此实现新的突破。尤其是在解决资金回流、农业保险的办理以及农业产品市场流通等方面内容时,要尽早将这些改革的政策真正落实。还要加强对民间符合法律法规的融资手段予以引导,并要进行监测,确保其有序开展。

(四)加强金融监管。在了解了国家出台的金融改革政策以后,就要明确分工、建立一套适合金融行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并要保持金融安全。要对金融行业中的各项活动加强管理和研究,对于非法行为或者不严格按照国家金融政策改革方案落实改革工作的人员予以制裁。

(五)建立一套调节国家汇率收支的市场机制管理体系。相关单位和人员要对国内的人民币汇率状况加强研究,还要积极研究国外收支对汇率的影响,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进出口的资金流通效果、资本收益以及非贸易形式的资金流通。为此,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不断提高投资和贸易的便捷化,多引导企业学习国外的优秀改革方法,而对于流动进国内的资金要严格监管和把控,不断规范国家外汇市场的职能。

三、结语

本文主要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表现了要想实现金融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在方法上进行变革,并对金融改革的重点进行了分析,表现了加强金融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1]刘广明,薛亮.对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的法理思考——基于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考察[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2]岳国华.货币政策透明度规则及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

[3]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金融研究中心.改善金融调控政策环境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评述[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4]李德.市场运行平稳改革尚需深化——中国金融业2005年回顾与2006年展望[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5]杨承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的若干问题——兼析金融私有化、自由化的几个观点[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6]张宇.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在金融市场开放与改革的横向分析[J].时代金融,2014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金融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P2P金融解读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宏观调控“三部曲”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