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立德—中国画鉴赏拓展课的实践与探索

2015-03-18 08:27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画情感艺术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刘 洋

大文化背景下,中国人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应如何看?艺术人生如何活出美来?如何与世界互动?美术教育应担负起审美教育之功能,“美育者,与智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内心回归,可以明心见性,可以身心修炼、可以生命共振,强调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悠悠中华文明史,中国画是其间最为灿烂辉煌的艺术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中国画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感悟到中国画艺术所蕴含的基本意义,学会欣赏中国画艺术语言,其次是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完美德行。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吃、串、驻、行”教学法,对于教材要“吃得准”,教学内容要“串得妙”,道融于心要“驻得下”,紧扣热点问题要“行得通”,将中国画课教学从传统的古典形态转变成现代形态,与学生对聊、论道、明理、立德,初窥传统文化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画的精髓,陶冶艺术情操,开拓思维空间,增强艺术鉴赏力,对学生立德有积极的意义。

中学阶段,属于发展的拟写实期,也是学生学习美术最容易失去兴趣的时期。在此阶段,如果想让学生继续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一定要讲究一些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中倾注大量的情感。但是,现在的许多美术教学失去了情感,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使美术课成了其他学科的陪衬,可有可无,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悲哀。问题的关键是在于不了解美术教育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和装饰,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境界。美术教育教学并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标,而是要使学生能够感悟美、学会欣赏美。青少年时期,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需要提升的能力是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任何教学都应围绕这三种能力的培养,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中国画审美教学中的学习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感知能力等的发展与别的学科有较大差异,它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启迪学生对美的感受,激励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提升,提高美术的教育教学质量。

绘画不仅是一种基本技能表现,而且对于青少年的开智增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绘画艺术是以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东方式的智慧,一直追求本质之“真”,艺术之“真”和心灵之“真”,在多元的世界艺术中闪耀出它独特的光辉,博大精深、温尔文雅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画更注意对人的品格的重视,“重品”,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画家从来都重视品格修养,并把画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认为“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甚至把人品列为第一位,要求“学画者先贵立品”。古往今来,无数画家以画松、竹、梅、兰、菊来隐含人的追求,象征人的品格,寄托心中高远的境界,悠远而绵长的意韵,古人谓之“心画”。对人生和大自然深沉真挚的爱心,必定有坚强的内省力。例如,人们常说山水画可以“饱游饮览”,而在心旷神怡地展看欣赏山水画卷之时,即可作“纸上踏青”般的“画中游”,费力不多却能满足寻幽访胜的心愿,便会情不自禁地要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真可谓:“滋心养目,目之所察,心之所悟,收之毫端,形清意趣。”这也正是审美教育的写照与内涵的阐释,以画品心,以画促情,自我观照,天人合一。中国画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性,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或强健体魄,而应是立德,好比以“营养”来比喻,一个正常人所需营养应该是较全面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生活,是美之所在。画以情为本,强调情感的自由表现。中国艺术家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饮吸无穷于自我之中,把美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发展起来,把审美境界看作是人的表现意境的创作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强调读“画”,首先是精神上的,读出艺术家对于生活的体验,通过“洗眼”,感受思想上的震撼,学生的情感在欣赏中进行着厉炼和升华。看的修养就是自身精神的修养,眼的锻炼就是自身的人格的锻炼。天才的思想常常在画中,心界现象最难捉摸,惟有借图画以描写之。艺以人重,这是我们民族的艺术观,也是品评的一把标尺,画品与人品应该在一起,高尚品格,精湛艺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把人品与画品分开来不可取。人们对于有助于国家,民族和志行高洁之士,片诸只字,视同拱壁,面对国贼、权奸和趋炎附势之徒的图画作品,尽管造诣精深,也弃若敝履。例如,八大山人笔下白眼向天的小鸟小鱼,残山剩水表现出他悲天愤世,恰好反衬出他对明朝故国的深切爱恋;白石老人画的精妙生动的草虫,出自他质朴纯真感情的神来之笔,谁见了都会击节激赏,喜爱万分的;潘天寿的山花野草,雄鹰巨石,表现出浑雄奇绝的风格,有一股催人奋进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学生通过欣赏,谈自己的感受,进入画中情景与作品产生共鸣,使学生自觉产生了一种坚定、奋进的心境,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作用,德得于立。

画如其人,以画品心

“用心造境,以手运心”,别具一格地表达了画家个人心灵的感悟和体验,发自真心和爱心的需要和追求。古人谓:喜气画兰,怒气画竹,各有攸宜,笔墨之间,本足观人气象。学习而得的功夫技巧,情感的天然流露,落实到具体的作品和作者,它们又都带上特定的色彩、共性、个性……这一切都将为我们提供无数美妙的思考题,成为透过作品去揣摩、追求、体验、品察种种世界万端景象。学生欣赏作品时,不能仅作为旁观者,而且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成为一名创造者,把审美的活动看作人改变世界从而改变自己或“实现自我”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深入自己的心田,得以积累凝聚成艺术创造的冲动和力量。在审美与生活教学中,通过审美认知、情感体验、领悟开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应用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不局限于前人,更要有突破、有创新。我在中国画鉴赏拓展课中,通过“吃、串、住、行”教学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来欣赏,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审美层次,通过美术作品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看并不停留于想象,而是要积极主动地转化为艺术。整个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抒发过程,只用心情去表达,我又一次地体会到了学生“其身与竹化”的意境之美,是从自身的内心世界“流”出来的表现。天机的培植,在活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成就,将自身的喜、怒、哀、乐全灌注在里面,这一幅幅作品,一个个课件,不就是一颗颗的学生的真心么!这就是“道”,美的境界就在这里诞生,它本于个性,发于天禀,肇目心源,基于学力,成于人品修养,流露于作品之间。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则动人无际矣!从而陶冶高尚品德和情操,热爱华夏民族悠久文化,进而真正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取神弃形,以画立德

“化景为情,融情于景,境与神合,美在神韵”这是中华民族审美过程的境界的轨迹。审美教育并不仅仅着重于审美认知,从审美境界上升到表现情感的境界,让学生将眼光投向社会和人生,以乐观的、审美的态度来处理和观察世间的一切。万物有灵,灵性相通。清代画家恽南田对一幅山水画有这样一番描述:“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壁,皆灵魂所独群,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自然山水影响人的身心,一片山水就是一个人的心灵的境界,体会那淋漓充沛的“心象”痕迹,抽象性的自然氛围,流动性的乐感,错落有致的节奏与韵律,构成一曲人生的感慨和咏叹。一棵树,一根草,一片叶,都有各自的灵性,勃发着强烈的生命意念,回荡着自然生灵繁衍生息的律动,人为万物之灵长,以美的教育培养尊重生命,自然界处处充满生机,处处都有美的感动,要让学生以美丽的眼睛,去欣赏那多姿多彩的世界,才能深一层认清生命的美好,迸发生命的光辉——神。尊重生命,先从感受生命的价值做起,让学生感受物我合一的心动,从中体会生命的奥妙与可爱。中国画历来强调“写生”,但不是现化汉语中“写生”一词那种对景作画的含义,而是分为“写”与“生”两个方面来理解,“写”是对笔的强调,是方法,“生”即是要描绘出对新生命的活动状态,反映出它们那生命的物质——神。中国绘画正是抓住了“生命过程”这一核心,将花鸟精神与山境水情都在笔墨中画出了人的生命中之七情六欲,获得了别开“生”面与通情达理的效果。以生命的运动情态与人的精神发生照应,审美的精神与物质的精神所产生的融合。一定的形状、色彩、声响、旋律与一定的生活内容、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能在人心中引起不同的反应,大自然到处充满诗情画意,只要立足于社会自然生活,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基础,手中之笔,就是自己的榄浆,心中的意识,就是自身的漫天云水,撑起这自然和艺术的扁舟,作性情的远游,就能创作出生机勃勃,亲切感人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审美生活更在于它引人精神飞越,超入美境;在于引人由美入真,探入生命节奏的核心。

艺术家的“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立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界现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鸾飞鱼跃,活泼玲珑的“灵境”。在审美教学中,我强调“心悟”,尝试各种感官与“心悟”相结合,学生在欣赏与体验的交替转化中用心感悟,心悟者必博学,心悟者品处高,眼观取其形,心悟生其情。例如,《花鸟精神》一课,我把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一上课,就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上一曲《荫中行》,引发学生无限遐想,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白云飘忽,绿树成荫,百鸟嬉戏的场面,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种闻其声,临其境,悟其道的场景。让自己融入自然,通过想象来表现他们的洞察,把真实的情感赋予自然,为绘画创作奠定了思想感情基础;然后,让学生将这首乐曲画成一幅画。实践中,感觉到学生确实能在乐曲声中拓展思路,发挥想象,触发创作灵感,创造性思维逐步完善,从而提高了整体素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始终是中国艺术的创造心态,突出造化的境、情,都是为了表现自身追求的“神”。

对学生,只要心中有花,就开吧!好比黄笙、徐熙、郑板桥所见的表面上都是竹,实际上却因灌注的情趣不同,却各是一种境界。让每一件作品,成为自己心灵的镜子,成为其就地辟成的乐园。

自我观照,天人合一

“养气”是中国美学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审美创造的构思心理。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养气”,是心平气和地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感,思想激动时,畅写心怀,情绪低沉时,就停笔静思,不可强求,不可硬挤,只有这样修养自己的创造气质,才能写出有气势的作品。“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若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底”,博大精深,怎不感慨,怎不动情,有着心灵之家园,宁静之陶醉,使自己与自然神游意念,情因景发,让人玩味思考,拔动情感之弦,使观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看到画“背后“的东西。作为中国绘画的内涵,最妙之处是她的意境,这是人看不见,摸不着,但体会得到的东西。诗、书、画、印是精致的同时也是大众的。宋元之后的中国画大师无一不是中国文化的饱学之士,无一不是文坛赋诗作文的高手,我们可以通过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些优美的诗画作品,体会到优美的意境。重视亲身体验。国画是可以亲近的,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耐人寻味的高雅。只要心中有花园,不怕花园中的花没人欣赏,相信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结果

中国画鉴赏拓展课的教学既要保持中国画教育传统的特色,又要体现中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通过教材课程内容的延伸,重组优化教学结构,再遵循趣味性原则的基础上,渗透大量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通过游戏活动,学会认知,体验文明与发展、生活趣味、自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审美生活的活动中来。“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达到完成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培养的目的。”融合传统文化的教育于中学的美术教学中,既是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的作用,满足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诉求,更是对当前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创造性的发挥,对中学美术教学的各个层面起到拓展作用。

德立于美。让美的种子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着重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鉴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应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审美教学,积极开发艺术审美课程,不断拓展艺术领域,使教学方法审美化,艺术化,更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猜你喜欢
中国画情感艺术
中国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纸的艺术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