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5-03-19 00:52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袁春竹廖敬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工学双师人才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袁春竹 廖敬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地操作技能,从事某项技术性行业的专门人才。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目前创新驱动、内需扩大的经济发展阶段,越来越体现出其经济发展动力的作用。

一、高等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高素质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保障。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间接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单体现出教育质量的提高,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上世纪60年代,德国发现其经济发展不断萧条,究其原因,是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从整个世界来看,职业教育对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

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适配中的问题

(一)对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定位不清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尚处于年幼阶段。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都是模仿普通高等教育的运行方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前身是中专、职专等,这些看起来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实质上其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与高等教育应该有不同之处。部分高等职业学校把自身定位为高等教育学校,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技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双师型”人才,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师资人才。双师型人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但是我国目前双师型师资人才稀缺,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有待完善

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认识到,促进院校与企业工作单位的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传统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封闭,只在校内进行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并无太大贯通,因此教育结果并不理想。目前,工学结合虽然被提出应当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但成效并不突出。

(四)教育专业过于普遍,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度不高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对地区经济发展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当地实际需要相结合,理应探索与地区需求相对口的特色专业,培养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快速直接贡献的人力资源。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上并没有体现出地方特色,而是广泛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模仿,其进行的适当改变也只是与经济发展挂钩,导致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针对性差。

三、高等职业教育配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变革措施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其经济高速发展的秘密武器。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高质量的应用性、操作型人才。

(一)合理看待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人们应当合理看待高职教育的三个功能:一,职业功能。在专业设置和办学理念上,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出职业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的教育功能,构建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二,服务功能。学校应当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特点,培养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现出其服务功能。三,就业功能。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很大的原因即是希望在就业上能有一定的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越明显,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合理定位自己的功能,社会公众也应当重新合理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二)工学结合的模式应当有所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直接体现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化的特点。为企业输送人才已经成为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方向。富士康、康师傅等著名企业,均有专门为其培养人才的高职学校。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关系密切,有利于工学结合模式创新和改革。学校、企业应共同投资,尽量让学生能进入相关企业直接进行实践培训和锻炼,在教学和生产上,院校与企业之间应当通过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将企业的教育力、学校的服务力和学生的发展力充分结合,创新出工学结合的新模式。

(三)培育双师型教师资源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于学科型院校。这类师资缺乏职业培训。培育双师型教师资源,应当建立对教师先培训后上岗的机制,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我国技术更新速度相当惊人,这要求教师应不断接受实践型、技能型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跟得上时代。

(四)借鉴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先进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很多年前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与这有直接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和平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领导者要加快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同时与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直接广泛的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能型人才,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不断得到深化。改革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更多人才,提升地区经济实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地区经济,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1]李田贵,侯云霞.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5):83-87

[2]周天生.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1):156

[3]李丽娜.辽宁区域互动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J].学园,2013,(23):59-59,60

猜你喜欢
工学双师人才
人才云
盐工学人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