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贸易环境分析及政策选择

2015-03-19 00:52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商贸学院李湘滇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经济体国际贸易贸易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商贸学院 李湘滇

在国际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国际贸易而独自发展经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过去十四年,在此期间,我国国际贸易规模急剧扩大,对整体经济的拉动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秩序的变化及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增加了许多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分析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及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并由此确定适合我国国际贸易的政策选择,具有重大意义。说明一点,本文所提的国际贸易环境为广义的国际贸易环境,既包括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宏观环境,也包括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具体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环境。

一、多边贸易发展及贸易保护增加并存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是国际共识,也是国际各大经济体共同努力的方向。二战结束后,为了优化国际经济秩序,各国谈判制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多边贸易体制并开启了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之后进行的多边贸易谈判渐进地、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及各种形式开放协议逐渐地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可预见性和安全性,从更广阔的层面不断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WTO成立以来,各国为以上国际贸易自由化作出了各种努力。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审议机构2014年1月31号发布的《2013年国际贸易环境发展回顾年度报告》,WTO第九次部长级会议通过《巴厘一揽子协议》,这一次谈判成果对国际贸易的多边贸易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对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有巨大意义。巴厘部长会议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是各成员对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视及国际贸易现实的需要。在本次部长会议之前,各国对WTO能否建立多边贸易体系和向前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存有疑义。此次会议重申了对多边贸易及贸易自由主义的承诺,并要求各成员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在国内提高多边贸易合作益处的认识和支持。取得各成员国支持,能使WTO成员更好地设计和执行后巴厘工作计划。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再次低迷,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与之并存的贸易保护主义依然是影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有效复苏的重要障碍。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际贸易发达成员国提出全球经济失衡论,进而要求全球经济再平衡,试图继续掌控全球经济增长的控制权。为达到此目的,以上国际贸易发达成员国一方面积极推动出口,力争扩大本国产业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采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保护其本国市场及产业。根据《2013年国际贸易环境发展回顾年度报告》的统计,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全球新增407项贸易限制措施和贸易救济行动,而在上一份年度报告中,这一数量为308项。新增加的贸易限制措施影响了1.3%的全球商品进口,这在原有国际贸易限制措施和其他阻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阻碍。2013年,各成员国报告的贸易救济行动共355项,其中绝大部分是反倾销和保障措施。2013年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有217项,终止调查或现有关税的有138项。显然贸易救济行动正在增加。2013年,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降至107项,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162项。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和终止贸易救济行动的数量,仅占报告中总措施数量的1/3,这显示了多边贸易限制措施与贸易便利措施的比例。2013年WTO成员的贸易政策审议表明,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是在原有全球贸易限制措施的基础上新增的,这些措施抵消了贸易在增加收入、创造就业和发展经济方面的潜力。

二、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多国际贸易新风险

从国际贸易所依赖的经济总量上讲,国际经济总体趋势有好转,但新兴经济体增长后劲不够,且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产生了许多国际贸易新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陷入低潮。构成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经济体有美国经济体、欧盟经济体及世界新兴经济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球贸易总量将增长4.7%,比2013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世界新兴经济体在2013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采取提高利率、紧缩财政等措施,对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及国际贸易提高有较大帮助。2014年以来,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资本持续外流状况得以逆转,特别是新兴大国资本回流较多。但不少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性矛盾叠加,一些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整体经济存在下行的趋势,这将较大程度地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贸易规模与结构。进入2014年以来,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美国亚太战略中心转移至亚洲,中日关系日益紧张,朝鲜半岛也不平静。中东问题依然难以解决,恐怖主义有加剧的趋势。最严重的是,今年以来的乌克兰危机将世界几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纠缠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地影响欧洲、美国及俄罗斯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增长,同时这对国际贸易环境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国际贸易的风险也就增加了不少。

三、我国外贸结构不合理,且将长期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

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平衡,但面临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现实,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运行,使我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向下的趋势下能够一支独秀,到今天为止能够平衡发展。根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4)》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与往年比较增长7.6%,一举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是首个货物贸易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的国家,创造了国际贸易发展史的奇迹。中国外贸发展不仅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国际贸易结构方面却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我国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十多年时间里,由于我国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加上我国经济实力还不雄厚,这决定了我国出口在单一创汇目标引领下,以农产品及高能耗、高投入、粗放型产品结构为主。这种产业结构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的可持续性造成极大的压力,我国的政策决策层早就关注到这一点,很多年以来,就提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由此带动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这是我国国际贸易企业正在经历的阵痛,更是我国国际贸易环境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多样性增加及我国国际贸易处于适应国际贸易规则而非主动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阶段等原因,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将长期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我国遵循世界贸易规则,建立公平、高效、透明的贸易救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努力维护公平贸易环境,加强多双边领域的政府合作并促进国际贸易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贸易交流机制及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适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制度建设方面,我国按照WTO规则修改和完善了贸易救济立法,相继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和相关部门规章。以上工作对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有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较短,加上前面所分析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多样性,中国企业和产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等的意识还不够强,我国国际贸易机构主动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与制度的主观意愿与实践行为还较弱,通过依法、公正、合理地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及相关贸易规则,有效维护公平竞争的贸易秩序等的能力还有限,这就决定了我国国际贸易企业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更为复杂,使得国际贸易竞争将较长时期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

四、我国国际贸易政策选择

从上面我国国际贸易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可以知道,要增加国际贸易规模、优化国际贸易结构,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水平与质量,我国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企业要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层面提高自己的实力,从事国际贸易政策管理的政府及机构要从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改善等宏观层面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具体说来有如下方面的选择:

首先,国际贸易企业要全面提升企业的产品品牌优势、企业管理水平及企业文化,增强国际贸易综合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环境,企业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包括构建符合国际趋势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物质文化及企业精神文化等方面打造企业文化,在国际贸易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潮流完美融合的现代企业文化;企业要专注产品的国际品牌建设,使企业的品牌具有国际通行的能力,为企业国际贸易较大市场份额奠定产品基础;企业要不断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使企业有持续发展的内涵,为赢得企业国际贸易竞争提供效率基础。

其次,中国企业要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国际贸易方式。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质量及增长速度都有较好的基础上,我国国际贸易出口总体处于顺差状态。但从国际贸易结构上分析,国际贸易的产品较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因此,我国要从宏观经济层面多措并举稳定进出口增长的同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而实现外贸转型升级。并且人改革传统国际贸易方式,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增强中小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结合电商运营模式,建设国际营销网络。配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新兴产业,并改革国际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及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

最后,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及管理国际贸易事务的政府及相关机构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贸易规则的制订,培养国际贸易纠纷解决人才,熟悉国际贸易环境及相关法律规则的变化。从国家层面讲,我国强化经济实力,通过国际宣传树立大国形象,与更多的国家与地区建立紧密的国际贸易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的谈判中去,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它国际贸易机构与平台,影响国际贸易规则的制订与修改,不断拓展我国的国际贸易空间,争取实现国际贸易的主动性。

[1]《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4)》,全球政务网,www.govinfo.so

[2]《2013年国际贸易环境发展回顾年度报告》,014年2月27日,世界贸易组织,www.wto.org

[3]熊志祥.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贸易策略影响的探析[J].中国商界,2011年11月第11期,第25页

[4]徐梅.后危机时期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J].学术交流,2013年8月第8期第119页

猜你喜欢
经济体国际贸易贸易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贸易统计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