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及对策

2015-03-19 00:52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倪超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坏账账款民营企业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倪超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国家鼓励下得到长期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的繁荣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对资金相对并不充裕的民营企业而言,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民营企业概念界定

国内经济学界以产权来界定民营企业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宽派:主要包括国有民营企业、国有控股民营企业、非国有控股民营企业、城乡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和三资企业;次宽派:国有民营企业、国有控股民营企业、非国有控股民营企业、城乡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中派:非国有控股民营企业、城乡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窄派: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

本文所讨论的民营企业偏向于窄派的观点,即主要探讨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并且是其中绝大部分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

二、民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分析

(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世界经济陷入长期萎靡状态,我国经济也受到巨大冲击,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逐年降低。在国内贸易和对外出口方面,经济危机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影响尤其巨大。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以及欧洲等原本生机勃勃的市场开始衰退,而且速度极快;恰好这两大市场又是我国民营企业出口中占比重相对较大的两大市场,因此,在国际竞争中,民营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这必然坏账风险加大。

对外出口的业务受到极大波及,同时,民营企业在国内贸易中也步履维艰。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审查力度加大,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条件更加苛刻,这使得民营企业贷款成本增加。而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原材料成本以及劳动成本却是不断上升。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维持经营,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比以前更加宽松的赊销政策。但这样的后果是,销售收入虽然增加,但应收账款也随之增加,由于应收账款难以收回,民营企业的现金流会更加紧张。

(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企业发展需要和我国在商品交易上的客观实际,促使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不得不接受延期付款的现实。但是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相当数量的企业或单位不能严格信守合同契约,恶意拖欠账款,使许多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完全收回,许多企业应收账款账龄期限延长,甚至出现坏账。多数企业为求生存,对客户企业的拖欠款,不敢轻易对簿公堂寻求法律保护,只能容忍。

除此之外,我国民营企业在应收账款追回的相关法律法规上,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执法部门在执法力度上不够严格,使得债务官司一直拖下去,最终得不到民营企业预期中的结果,反而是付出了较大维权成本。也正是因为即使打赢官司也因为执行问题难以收回账款,甚至收回的账款不足以支付官司成本,这才导致了许多民营企业宁愿把应收账款挂在账上,也不敢和客户企业对簿公堂。

(三)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秀的的企业往往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察制度,而企业管理水平在企业的发展中毋庸置疑有着最关键的作用。民营企业多数是私人企业或者家族企业,相对于管理日趋合理化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管理严重滞后。

同时,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在管理中还存在着任人唯亲、赏罚不严,员工积极性差的情况。还存在任人唯亲,对员工的奖惩责罚不力,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情况。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并且我国许多民营企业是家族式企业,这就导致了公司内部人事关系比较复杂,许多的企业内控制度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企业内部权力与责任出现不对等的情况,这样一来,当出现应收账款风险时,原本不能赊销的情况,责任心不强的销售代表,就极有可能漠视风险,盲目赊销。

三、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基于应收账款在民营企业中愈发重要的地位,一旦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民营企业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极度依赖现金的民营企业来说,后果是难以估量的。这里所指的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主要是指盲目赊销所带来的应收账款过度膨胀问题。综合而言,有以下弊端:

(一)容易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在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在产品投放市场初期,为了尽快抢占市场,往往没有对客户企业做深入调查,盲目赊销。而在赊销之后,大部分企业又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加上企业内控不健全,这就容易导致应收账款相当一部分比例容易发展成为坏账。在会计上,坏账是资产的抵减项,是企业资产的损失,这就导致了企业净收益和净资产的减少。

(二)容易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赊销其实并未真正增加企业现金流入,相反,赊销还会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从而加速了企业现金的流出。我国多数民营企业都存在现金缺乏的情况,现金的流出,势必给企业来带极大负担。并且,应收账款过多增加了会计人员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最终会增加应收账款管理成本,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出现现金短缺,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三)容易影响企业资金循环

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缩短营业周期和加速资金循环是其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然而,如果一个企业应收账款过多,营业周期势必延长,企业资金循环也势必受到影响,这会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破坏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在我国,国有企业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比民营企业有更丰富的银行借贷资源,因此资金相对紧张的民营企业若是出现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情况,企业营业周期延长,将会很难从银行贷款。这样一来,企业资金链势必受到严重影响,轻则出现短暂资金缺口,企业资金循环受到影响;重则企业正常经营被扰乱,各个环节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因为资金瓶颈问题而破产倒闭。

(四)容易使企业虚增营业利润,与企业现金流脱节

在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没有货款回笼的销售收入仍需要确认,这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账上利润的增加,无形中就夸大了营业利润,并最终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的预缴。这就会使得民营企业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与企业账面上的利润严重脱节,虽然账面上好看,但企业实际上资金已经捉襟见肘。

这种虚增利润或许能使企业账面上好看,但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好处,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这反而会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出现严重问题。

四、控制民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对策

风险控制的对策有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本文着重从规避风险和减少风险的角度提出对策。具体阐述如下:

(一)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盲目扩大赊销,但是对企业信用风险却不重视,这样一来,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在账上看上去不错,获利丰厚,但是实质上企业却是资金匮乏、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一些企业因为担心应收账款出现坏账风险。又不敢盲目赊销,患得患失之下,必然会导致企业一些获利机会溜走,是企业陷入销售与回款两难的困境。因此,在当今市场越来越重视企业信用的情况下,我国民营企业应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建立良好的信用评价体制,做好对客户企业的信用评估,尽力防范和降低信用风险。

(二)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在进行赊销前,各部门赢全力配合对目标客户和目标业务进行审查和评估,同时,目标客户的资质、信用情况等要建立好档案资料和台账,并跟踪调查客户对于业务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动态。除此之外,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销售部门反馈的情况及时做好财务核算,将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化以及余额情况要及时、准确地反应出来并加强管理;还应定期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及时、准确的地向销售部门及上级领导提供应收账款的账龄及余额信息。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监控

企业在向目标客户提供赊销之后,事情并没有完,还应该定期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测算和评估;尤其是要对目标客户的信用状况的经营情况要做到及时了解,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事后监控,降低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和监控,主要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一是账龄分析法,主要是根据应收账款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账龄越长,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二是平均收账期法,通过计算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收回所耗时间,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应收账款的监控提供依据依据。

五、结束语

应收账款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资产,在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总体上相对于国有企业或者外资企业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在销售过程中,更可能会有更大比重的赊销额,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总体而言,民营企业应该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对于企业赊销的事前、事中、事后都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并保证整个过程的收益大于成本。如果能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定能大有作为。

[1] 陈立军,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衡华.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与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2006,(8).

[3] 吴金星,吴宝安.如何进行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李亚.民营企业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5] 陈忠书.论如何依法追讨债务及方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4

[6] 盘飞.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财会经济,2007;2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民营企业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