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费财务管理模式及保障机制研究

2015-03-19 00:52天津城建大学张敏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学校管理

天津城建大学 张敏

教学经费财务管理模式及保障机制研究

天津城建大学 张敏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扩招之后,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进程。教学经费是保障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不断完善教学经费管理模式,克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创建财务管理平台,完善经费保障制度建设并不断规范财务基础工作以适应高校新会计制度的要求。

教学经费 财务管理 保障机制

截至2013年,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2198所,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在校人数世界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普通高校生均拨款不低于12000元,招生规模越大,国家经费就越多。但是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我国无论在培养质量还是经费投入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将走提升质量展现内涵、开拓创新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健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及质量保障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下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国高校将利用大数据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及本科教学质量状态数据中心,及时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根据绩效评估并积极探索差异化的生均经费拨款机制,有效利用办学经费,提高办学质量。因此,不断完善高校生均拨款制度,是健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重要途径。

教学经费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一个重要因素的,经费高低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合理使用教学经费,不断加强教学经费管理是保障高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目前,教学经费在高校教学活动和日常开销过程中存在使用不规范,缺乏统筹安排,造成教学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加强教学经费管理,不断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适合高校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并建立长效机制势在必行。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并不断克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规范财务基础工作,建立科学的基础定额系统,强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手段,注重支出绩效评估,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财务管理模式及应用平台

(一)财务管理模式

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根据集中和分散的原则可以分为集中管理模式、准集中管理模式、准分散管理模式和完全分散管理模式四种。目前高校校财务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的选择首先应该根据学校的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合理安排,不断完善现有管理体系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注重绩效考核和资金利用效率。将资源配置和资金的有效使用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规模较小的高校通常采用的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高校设置财务部门统一领导,对学校经费统一管理,学校收支都是通过学校财务处实现,各个二级学院及各系内部没有任何财务权力。规模较大的高校通常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的特点是:学校也设定财务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同时也会在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设立二级财务机构。在高校统一领导经费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各个二级学院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合理地使用资源。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我国大部分高校均采用这两种模式进行管理,在实际运行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适当分级管理将会成为高校资源配置的发展方向。不仅能够促进各二级学院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还能够调动其挖潜节支积极理财的主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

教学经费预算的基本原则是要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一方面要注重教学、专款专用,根据学科建设,招生比例、实践环节、卓越工程师培养等要求对教学经费进行量化,合理制定预算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制定长远规划,根据学科未来发展战略,提前制定教学需求预案,进行设备更新和实验室改造方案制定,践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还要坚持论证立项制,即先论证再立项拨款,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为学校节约资金。

(二)创建财务管理模式应用平台

高等学校应该构建以分级管理为中心、以目标管理为手段、以绩效预算为纽带的三维一体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支持。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使得学校各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迅速地对项目支出和利用效率进行追踪,并能够对财务收支及其他相关数据分析整理,并对高校的成本控制和绩效目标分别考核。财务管理应用平台应该包括财务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个人其他收入发放及所得税管理系统、网上综合查询系统和票据管理系统六个基础模块,以及银校互联、网上收入申报管理、网上报账、教学经费管理等系统的拓展和完善计划。目前类似的平台已有高校在探索实践,并且运行效果良好。

二、教学经费管理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0〕21号)规定要规范预算编制,加强经费管理。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经费的核算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新会计制度主要是针对高等学校制定,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高校会计核算准确规范。新的制度不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提高学校会计信息质量。各高校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根据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特点,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和集中核算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充分保障了教学经费合理使用和绩效评估。

(二)加强经费监督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办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因此教学经费的管理也必须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案对高校教学经费情况实施评估和监督。将评估结果反馈给高校,不仅能够引导高校不断重视教学经费的投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还可以为高校横向对比不足。另外,监督机制能够使高校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明确权力与义务的关系。高校在教学经费使用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教代会、工会及师生员工等的监督作用,整合和协同各方面的监督力量,建立教学经费评价考核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和问责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高校信息管理平台上建设教学经费监管的数据信息,不断加强对学校财务及教学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

(三)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内涵式发展进程中,信息化管理已经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高校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才能使用高等学校的发展需求。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管理队伍,应该涵盖管理学、会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领域。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每年进行继续教育和参加相关培训以适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要通过在继续教育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复杂的高校财务工作。

四、结束语

高校在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管理手段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加强高校教学经费管理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保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管理体系并不断探索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有效地利用教学经费,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李智敏,李敏.高校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之网上预约报账管理[J].财务与金融,2013:2,46-50

[2]杨松令.试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J].教育财会研究,2009,20(6):36-40

[3]刘卫民.高校教学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国农业会计,2008,7:8-9

[4]段世芳.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经济,2013,3:181-184

[5]王春举,陆秋平.我国高校经费监管体系框架设计研究[N].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100-106

10.16266/j.cnki.cn11-4098/f.2015.13.149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学校推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