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管理研究

2015-03-19 00:52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柏成军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公安标准化岗位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 柏成军

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管理研究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 柏成军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一系列文件的实施,对如何更好的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广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使各项财务活动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不仅保证了公安财务工作的标准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也是公安财务改革和建设标准化公安队伍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公安财务工作如何进行标准化管理进行探讨。

公安 财务工作 标准化管理 研究

一、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管理概述

标准化管理最早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就是规定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手段在规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就是将标准化的一般原理与财务工作相结合,形成具有公安特色的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并通过采用一定手段使全体公安能遵守和执行标准体系,推动公安财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公安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工作标准化使财务工作分工更加细致、岗位职责也更加明确、基础性工作更加扎实。实践证明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必要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标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理论根据,标准化管理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并将该方法作为从事此类工作的行为标准,以此来获得最大效益,这与公安队伍标准化的工作性质是一致的。公安财务工作以标准化为支点可以有效的破解各种财务难题。时代性体现在:建立一支纪律严明的准军事化队伍,实行标准化管理是公安工作的工作特点也是现代警务的发展趋势。现代警务的核心是信息化警务,主要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难题,也就是所谓的标准化队伍。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将财务管理的经验转变为科学标准和保证技术,所有管理活动都具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这和建立现代警务的思想是一致的,具有不可逆转的时代特性。而必要性体现在:标准化管理是公安财务工作的迫切需求,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公安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重复、低效、浪费的问题。”标准化管理是一种手段,规范化才是真正目的,通过标准化实现财务工作规范化,促进正规化。

二、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框架的构建

(一)明确岗位标准,做到权责明晰

明确岗位标准是实行财务工作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财务工作标准化的基础,岗位标准包括岗位职责标准和岗位业务标准两方面。“岗位职责标准要求岗位设置要全面,岗位职责描述要明确,囊括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财务主管岗、预算会计岗、固定资产岗、涉案财物岗、出纳、档案管理等岗位,对于各个岗位职责的描述要抓住关键点,做到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如凭证制作与审核分来,出纳和会计分开。岗位业务标准主要是对事,即该岗位需要完成那些业务,每项业务的完成过程和完成结果要达到什么标准。例如对于预算管理、工资管理、决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岗位将其业务细化,并制定一定的实施标准,让每个岗位上的民警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为了使实际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可以采用“一本一册一图”的方式,一本就是指各个岗位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使各项业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一册指岗位说明书,阐述该岗位的内容、职责、工作步骤、实践标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册子描述力求做到简明扼要。”一图主要指业务流程图,通过流程图的形式标明各项业务的工作步骤以及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使其一目了然。

(二)公安财务管理具体工作标准化实践

1、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就是每项基础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在处理各项工作时有章可循,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理性。一是,会计核算的标准化。会计账簿的启用、会计科目的设置、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摘要的填写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日常会计业务的核算方式、财务报表的编制、办公办案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保证规范化、标准化。二是,资产管理标准化。对于资产的购置、流转、处置遵循一定的标准。固定资产要建立台账,做好日常维护与保养,并及时做好报废更新工作。常用资产要定期进行盘查,盘盈、盘亏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三是,综合业务的标准化。其中涉及凭据的传递与粘贴、财务资料的借阅、人员的培训与借调等制定统一的标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2、公安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的标准化

预算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涉及以下几点:一是,预算编制的标准化。“公安财务预算的编制要根据本单位的财力和预算定额确定。分析历年来公安部门财务收支规律,结合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公安实际工作实际需要的办案业务经费和公务费用的定额标准,做到财政范围的每一笔钱都有出处,每一笔开支都符合标准,确保各项经费使用的最优化,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预算执行的标准化。财务工作编制的预算一般是全面预算,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将预算及时分解到各部门,明确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标准。三是,决算的标准化。”决算是对预算是否科学、合理的验证,准确的决算结果不仅考核预算的质量,同时对下一年的预算工作进行指导。因此,决算要按年度预算和实际开支情况进行编制,确保决算的准确性。

3、公安财务支出控制的标准化

公安经费保障不足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曾经是公安财务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培养广大警务人员树立节约意识和成本意识。对财务人员而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和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实施成本控制,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资产年限控制,对于固定资产要定期保养维护,加强固定资产的共享,提高使用效率。二是,公安部门公用经费的控制。根据警种、人数、车辆、案件数量确定控制标准,形成以基层队所为节点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成本控制的管理力度。对于机关管理费用的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审批程序制定一定的标准,促进内控制度的全面实施并形成联动机制,保证支出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4、监督控制体系的标准化

健全、有效的监督控制体系是确保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顺利开展的客观保障。“根据公安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体系,实现监督机制的内外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结合。日常与重点结合。不断完善经费监督机制,将监督管理拓展到财务收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进一步规范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把财务管理的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纳入监督重点。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并规定其限期整改。”[6]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本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对存在的漏洞及时改善。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中的作用

标准化是规范管理的核心,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载体作为支撑,而信息化则是标准化实现的最好载体。标准化与信息化是内容和形式、软件和硬件的关系。由信息化的支撑标准化才能保证标准化实施的效率,才能保证标准化长久实施。在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将财务标准化确定的内容纳入公安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用可控的电脑程序来规范财务工作和财务活动的操作流程,不仅保证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保证标准化实施的效率。[7]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信息化在财务工作标准化中的应用,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同时,在熟练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培训与学习,促进财务工作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1]陈洁.公安财务工作标准化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财务会计,2014(12)

[2]张秀丽.全力提升公安财务工作标准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

10.16266/j.cnki.cn11-4098/f.2015.13.150

猜你喜欢
公安标准化岗位
标准化简述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公安报道要有度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