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2015-03-19 00:52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卜晓艳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预算编制财政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卜晓艳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卜晓艳

“预算公开”已经是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新常态,财政、审计,人大等相关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资金状况从多个角度频繁调度,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详述了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针对以上挑战提供了具体应对办法。

事业单位 预算公开 挑战 应对

一、研究背景

“预算公开”已经是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新常态,尤其,2016年预决算要对社会全面公开”,这表示预算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要接受社会更为深入、广泛、立体、多方位的监督。

近年来,财政、审计,人大等相关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资金执行情况频繁调度,从银行账户情况、存量资金、三公经费、小金库清理等多个维度掌握预算资金执行情况,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驻地核查,委托事务所审计,要求我们定期报表等等,时间间隔上由过去阶段性的(大多以一年为周期)已升级为每月、每季、每年和不定期。

同时,财政项目预算资金拔付方式由以前的一次性审批调整为按季申报逐月拔付,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它的直接影响就是财政将预算资金把控得更加严格,资金使用被实时监控,压缩预算单位主导分配资金规模,预算单位手中没有多余的结存资金,资金使用日趋紧张。

那如何管理好预算资金,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既保障预算单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能满足上级领导部门的相关要求并通过其多方位审查,更能经受住社会公开的考验,这对预算单位的财务工作的确是个挑战。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预算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而且,很多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机构设置相对简单,没有配备足够的人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这些事业单位预算意识不强,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简单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对其重要性了解甚少,甚至有的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部门自身也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预算管理空有其表,形同虚设,导致预算资金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完成,不能符合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从而很难经受住新形势下的财政、审计、人大等各方考验。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法规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管理法规相对缺乏,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具体的执行细则,这样就造成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无法可依”,在预算资金的使用上随意度较大,出现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内容不符,超预算支付等现象;在票据管理上不够规范,存在假发票;在报销审核流程上,存在签字不全或造假等种种不规范现象。

(三)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

“零基预算法”这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财政正在倡导和推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事业单位很少采用。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时间不到1个月,而且往往集中在每年的8至9月份,而这个时间恰恰是各部门业务最繁忙,正在集中完成当年工作任务的高峰期,一方面,这使得预算编制部门难以调动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职能部门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相关的预算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认证,往往都是沿用“上年基数+本年因素”的滚动预算的传统方法来编制下年预算,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和来年的实际业务情况有很大出入,预算编制不合理、不科学。

(四)预算缺乏执行力

预算编制的不科学,造成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财务预算部门很难将预算恰当地分解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另一方面,严格按预算内容执行,会将事业单位工作管的太死,与实际工作需要相悖,影响预算单位工作任务和目标的达成;如果不按照预算内容执行,则不符合预算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经不起上级领导部门的审计、监督和检查,从而造成预算执行困难;再有,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预算的执行结果没有与相关人员的绩效挂钩,预算执行率低,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低。

(五)内控监督缺位,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受单位性质和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事业单位常以吃“皇粮”自居,没有设置内部审计监督部门,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和财务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这些内控监督的缺位,导致预算单位风险预警功能的丧失,最终加大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预算工作应对挑战需要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的重视程度,更新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要紧跟财政体制改革的步骤,按照上级财政、人大和审计等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要给予预算工作足够的重视,从而带动其他部门人员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彻底转变财政预算资金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由过去被动核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管理,更新预算管理理念,摒弃过去预算编制采用的基数增长法,科学采用零基预算法。

财务部门改变过去被动的工作作风,要积极主动向领导汇报当下经济形势和财政、审计、人大等相关部门的最新要求,寻求领导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召开预算资金调度会、当面或电话询问等形式向相关业务部门传达当下项目进展情况及相关要求,得到相关人员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实行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完善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把预算执行的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责任人,明确考核指标,并与个人的绩效评价相结合,形成与责任人利益相关的全面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提高预算资金的执行效率和执行效益,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强化预算的编制、执行

科学、详细、合理的部门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按财政要求,2015年的预算编制又增加了一个考评维度,由原来的项目、功能科目进一步细化到经济类科目,预算编制的细化就要求我们预算编制时,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保证预算编制质量。

首先,要对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查找原因,借鉴经验。其次、结合预算年度的工作计划,加强对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目标预测,详细规划、可行性分析,保证预算的编制可行性、合理性、可控性和科学性。

收到预算批复后,预算管理部门必须第一时间着手组织实施对预算的整体分配框架的构建,通过对预算指标的分解,按项目落实到各个部门和相关岗位,并且要具体对应到各个支出内容,即经济类科目,从而建立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的预算执行体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利用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调整,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预算管理部门要与相关业务人员加强沟通与协调,就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推进和监督,从而强化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执行率。

(三)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工作制度,规范预算工作流程

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工作制度,规范预算工作流程,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预算管理工作体系,使单位在预算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流程可遵照;预算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权限划分明确、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构建立体的预算资金管理和分配框架,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调动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参予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各位岗位的工作潜力,发挥其相应的效能,共同将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工作完成好。

(四)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团队的能力建设

要搞好财务预算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提升财务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真正建立一支团结、优秀、有战斗力的团队。首先、要强化财务预算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其次、要增强财务预算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有,与时俱进,财务预算人员要了解当前的国家财政的方针政策,根据上级领导部门对预算资金的各项管理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进而调整自身的工作内容,适当添加辅助核算,或者修整工作流程,从基础的财务日常核算抓起,进而完成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工作,从而做好财务决算,保障本单位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并要满足上级部门各方的管理要求。

(五)加强预算监督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监督体系,是预算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目前,财政、审计、人大等相关部门已在预算监督方面很下功夫,对事业单位已经进行了全方位的预算监督。比如在定期报表方面,上报的年度决算报告、按季的用款计划的批复,按月的银行存款资金账户情况;在系统方面,财政集中支付系统、预算编报系统等等。事业单位应加强与上级领导部门的沟通、反省借鉴,消除隐患,规避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接受社会对预算的监督,满足财政、审计和人大等相关领导部门的要求,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并完成预算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的重视度,更新管理理念,强化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工作制度,规范预算工作流程和内控制度,提高财务自身的团队建设,加强预算监督,从而提升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为完成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保驾护航。

10.16266/j.cnki.cn11-4098/f.2015.13.151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预算编制财政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