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稳健性问题研究

2015-03-19 00:52山西财经大学景婵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稳健性经济学制度

山西财经大学 景婵

一、会计稳健性与制度演化的概述

会计稳健性的概念在1983年在我国会计正式制度中得到应用,其实这一概念并不是源于我国,而是从西方国家移植过来的,所以发展相对落后,一直饱受争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许多学者对会计稳健性是否真的适合我国的发展,是否应该抛弃产生了很多想法,从另一方面来说,理论有指导实践的作用,所以对于会计稳健性在我国制度中是否保留,还得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大部分人所普遍遵循的固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会计稳健性的产生从一开始就与管理,原则的制度规范的概念相联系,所以说会计稳健性的本质问题就是制度问题。

争论是学科发展前进的动力,多样化的见解是学科发展演化的动力。会计稳健性争议用制度演化观念来分析,就会发现一些决策者从某方面肯定了惯例的作用,但是又不能运用演化发展的观念准确认识惯例的动态发展,因此在逻辑框架内产生自身矛盾。如果要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制定规范,从整体去考虑事情的发展。

演化发展的事物要用演化的观点去看待。会计稳健性是一个专业术语,但是我们并不能只是看到它的浅层意义,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要赋予它跟多的意思,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使它跟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国内外会计稳健研究概况

参照戈弗雷等人对会计理论研究划分了几个标准,按照通用科学时期、规范时期和实证时代对西方国家会计稳健性进行概括的描述。在通用时期一些研究者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仅仅处于对实际问题做出解释的认知阶段,完全建立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靠经验去分析问题而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缺少了逻辑思维。规范时期人们过多的把目光集中于计量研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对会计稳健性研究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规范时期的研究只是获得了会计稳健性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在实践中我们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去指导生产。在实证时代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由会计准则和学术团体构成。由于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实证研究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基于研究过程中视角的多样性,其得到的会计稳健性结论也具有多样性。

我国对会计稳健性研究比较晚,从改革开放以后,会计稳健性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在各个时期,由于主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对会计稳健行规则的实施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对象之间存在着差异,就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用演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因为表观状态的不同,才会产生相应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因为不同的表观现象产生的结果。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现阶段研究比较薄弱,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国的一些研究存在着模仿的现象。如果能运用演化发展去研究会计稳健性问题的话,应该会得到相当有价值的结论。

每个学科都存在演化发展的过程,在这里当然也包括制度经济学。在现实中不同的学派研究者对制度经济学产生激烈的探讨,都试图把自己的理解作为科学论断,让别人来遵守。其实仔细的想一下也可以知道,社会上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当然制度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被人么所接受。从个人观点出发,我认为所谓的制度经济学的演化就是在老的制度经济学基础上,添加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东西,从而形成的另一制度经济学。在制度经济演化发展过程中,就是各学派所持观念的集合体发展的过程。

制度经济的发展兴起及内部各学科的相互交融体现了这度的重要性。想要彻底的理解制度,那就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制度演化,正如霍奇逊主张的“制度经济学就是演化的经济学”一样。掩护视角下的制度分析更加注重如何在实践中操作而并不是应该怎么样,指导人么怎样快速的找到制度构建规律及根本问题所在。

三、会计稳健性演化分析

演化角度下的一切东西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演化分析的框架内,关于会计稳定性的演化过程实际上是从之前的经验论转到现实的唯物论,即在实践中去发展变化,从现象到表观再到本质一步一步的进行剖析研究,而后运用主体的差异性去分析会计稳健性的多样化,最后就是根据其本质属性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进一步发展壮大。

实际上,会计稳健性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制度,它的不确定性在将来都是确定的。会计稳定性跟公允价值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会计稳定性是由时间引起的不确定性,从本质上讲,其所面对的一切不确定到以后都是确定的,而公允价值则着重解决当下和将来都不确定的金融工具的价值判定,因此二者共同完成着对经济完善的作用。

制度演化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更多的营养价值来发展自身,为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去证实。会计稳健性的发展也不是历史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对现实现象的分析来带动其自身发展的,同样它的发展也要借助与制度演化理论。总之制度演化视角的会计稳健性研究是一个充满乐趣的研究领域,给予理论和现实基础发展起来的学科。

[1] A.C.利特尔顿著,林志军等译,会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版

[2] 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陈今池译: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9年版

[3] 白慧霞.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J].经济师,2011(12):158-159.

[4] 蔡咏.西方财务会计中的“稳健主义”[J].会计研究.1985(4)40-44(19)

[5] 陈讳.充分应用稳健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一份稳健原则问卷调查表的启示[J].会计研究,1995(3):16-21

[6] 陈旭东,黄登仕.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一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3):10-17

[7] 陈一江.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J].会计研究,1998(4):26-2

[8] 陈盈.公允价值、会计本质与会计演进[J].经济研究参考,2010(59):81-84

猜你喜欢
稳健性经济学制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经济学